第145章晋江独发 - 大宋长公主 - 茶叶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宋长公主 >

第145章晋江独发

第145章晋江独发

十一月底的边关,已经开始下雪了。

这鹅毛大雪落下来,所有人都换上了厚实的防寒衣物。

早先来的时候,赵小宝便派人自备了不少过冬需要的物资。

无论是从荒山上砍下来的枯树,还是从发现的煤矿,运送来的煤炭。

为了不浪费煤炭,这些煤炭都会打碎了,掺和黄泥,兑水然后搅和到一起去。

最后固定成型,分发到全城给与百姓使用。

这边关的冬天与南方不同,甚至比汴京都要寒冷。

那寒风刮的脸蛋生疼,赵小宝那毛线编织的围脖,就起了作用,往头上一套。

只露出一双眼睛,头上再带着兔毛的帽子,完美!

得亏当初来的时候,就让人上山抓兔子,兔子不一定拿来吃,但养起来也是可以变成皮毛的。

这漫山遍野的兔子,简直抓不完的抓。

以前是没有条件,现在不同,山上几百个禁军一起,抓到的兔子往笼子里一塞。

养殖场里就有了好几百只兔子,将脾气特别暴烈的解决掉。

留下相对温和的,这些兔子也就老实了。

至于解决掉的嘛,自然是祭了五脏庙。(拒绝野味,从我做起。)

统一喂养的同时,还给兔子吃些预防生病的药物。

时间一长,兔子也都成了养殖了。

“麻辣兔头真好吃。”赵小宝忍不住回味。

在边关,比起读书,大家更崇尚武力。

家底稍微丰厚些的,都会送孩子去习武,实在没天赋的,才会去学那手艺,好歹混口饭吃。

像送孩子到赵小宝开办的学堂来的,那都是冲着免费,外加长公主大方。

只要学的好,那可都是连吃带拿的。

可不就是连吃带拿,学堂包吃住,考试考的好,还给发放奖励。

基本上家里情况一般的,都乐意送来,孩子来这读书,好歹能学到点东西。

他们不知道的是,赵小宝培养人才,那可是德智体全免发展的。

顿顿都能吃饱,简直是边关小孩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在学堂里,他们就能!

因为冬天冷,原本上十天休息两天的假期,也都改继续留在学堂里了。

每天赵小宝都是伴随学堂里,那郎朗的读书声醒来的。

“醒了?”顾景辰第一时间,就察觉怀里的人有了动静。

“嗯,他们倒是勤勉。”赵小宝笑着说道。

“这不就是你,要将宅子按在这里的原因吗?”顾景辰跟着笑笑,看的赵小宝眼睛都直了。

没办法,帅哥不管怎么瞧,都是不会腻的。

所以说找另一半,还是要找个好看的。

什么老实不老实的,男人就没有老实的,只有没用的男人才不得不老实。

对于妻子看呆了的表情,顾景辰还是很受用的。

虽然有些纳闷,毕竟赵小宝长的也不是一般的好,怎么看他还能看呆呢?

赖了一会的床,不得不起床。

虽然冬天了,但需要干的活,可不会停下来。

就好像在城内的大棚里,种植了不少蔬果,都是为了过冬吃的。

在这个年代,要吃上新鲜的蔬菜是很难得的。

赵小宝来的时候,就拉来了好几车的酸菜,冬天可以吃酸菜炖粉条,好吃!

陈州的酸菜也很受欢迎,只因为她当初在基地,种下了不少的大白菜。

等冬天过去了,到那七八月份,她要派人种植一批,到了收获的季节,直接藏在地窖中,慢慢的吃。

多出来的做成酸菜也不错,按照系统兑换产盐的地方,还有改良盐的方子。

如今的盐可是好了不少,顺便因为盐的问题,赵祯也觉得,当前对于盐的问题逐渐严峻起来。

就算赵祯住在汴京,也都听说了,民间私盐严重。

原因自然简单,商人重利,那盐的价格推的老高,百姓买不起,又不能不吃盐。

结果自然是买私盐,私盐躲避官税,损害的又是朝廷的利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