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过河 - 到底是谁觉醒了 - 隅隅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38章过河

这就是夏老师昨晚熬夜大半宿在谋划的事情吗?

凌一端着一铁盆的卤肉,站在厨房门口看着夏风。凌一对人类的美丑并没有具象的感知,她只知道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人审美都有不同,有的甚至截然相反,与其说凌一去对人的长相进行评判,不如说她会对这个人的五官分布、对称、端庄与否进行分析,更重要的是,凌一看人脸或身材,更注重健康。

但她此刻,看见夏风笑容如此自信又灿烂,竟然品出了一点人类口中的“美”。

从前的夏风来到茶水镇,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但她同时又很矛盾,她的理想不被父母亲友认可,因为亲友们不懂她出生在那么好的家庭里,为什么想不开舍弃父母给她铺好的路,一直这么顺风顺水下去。

可在昨天晚上,夏风看见电视里的女人挣扎又不甘的眼神,她好像看见了自己的老师,那个来自农村,却凭借自己刻苦的奋斗走到了大学教授位置的女人。

人的一生会遇见很多位老师,从幼儿园到大学,有的确实不好评判,但有的总会给自己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夏风幸运,也足够努力,她走进了大学的校园,接触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

可有多少人,甚至连小学都无法进入,她们被一重重大山和偏见挡在了外面。

夏风认为,自己或许没有搬走大山的能力,但她有可以破除偏见的决心。

她来到茶水镇,接触过那么多学生,可这些学生一个学期比一个学期少,那些曾经鲜活的面孔,在临走前留给她一个失落但还故作轻松的背影。

她是来教书的没错,在昨晚之前,夏风都是这么想的。可要是不先育人,教书教给谁听谁看?

夏风也曾想过去走访一些退学的学生家庭,但被那些听起来就偏远的家庭住址吓退了。

小王老师告诉她,大山村都算这些山村里比较好走的,至少有路进村,汽车、三轮车还有路可以走。像还有一些乡村,在更深的大山中,汽车都进不去。

夏风也曾因为小王老师的劝告而后退,想着算了,她教好自己仅存的二十多名学生就行,就算无愧于心。

可她为什么还会觉得不甘心,甚至是为此感到亏欠,总觉得,自己还能做得更多。

凌一不懂夏风心里在想什么,她脑子里想的则是原剧情里,夏风会在女主高中的时候因为家访,在泥石流中丧生。

夏秋季节是泥石流高发季节,且茶水镇附近有山有水,前几天也下了场大雨,剧情里的意外会不会提前,凌一不知道。

想了想,凌一朝夏风说:“我跟你一起去。”

夏风一愣:“啊?你生意不做啦?”

倒也是,凌一这个拼命三娘,一个月不给自己放一次假,上个月要不是赵小小过生日,她都还得开店做生意。

凌一想了想说:“今天放假。”

说完,她把铁盆放下,把闭店休息的木牌子放在窗口,自己嘴里还嘟囔:“以后每周放假两天,双休。”

夏风惊讶无比,她就是去家访而已,又不是打架闹事,凌一跟去干嘛?

但无论夏风怎么问,凌一都不说话。

凌一自顾自地上三楼,拜托刘大姐帮忙照看一下赵小小,赵小小不闹腾,好歹是个十一岁的大姑娘了,她自己没事在家看看电视看看书就行。

刘大姐当然是欣然答应,听凌一说家里两个大人都要出门,为了自己儿子着想,刘大姐还特意打听了一下夏风要去干啥。

凌一也没多想,就说夏风要去家访。刘大姐很不理解,那些学生退学就退学吧,少一个学生,工作还轻松些,夏风这是干啥呢。

不理解归不理解,但夏风这态度确实让刘大姐觉得她很负责任,一口应下帮忙照看赵小小的事,反正大家街里街坊的,互相帮衬一下总没问题。

凌一回来后也特意叮嘱了赵小小在家要注意安全,陌生人在窗口那儿喊就说今天闭店放假,要做衣服的把要求告诉赵小小,赵小小用纸条记下来,要买卤菜的等后天再来。

那一铁盆的卤肉,凌一给放进了冰箱里,切了一大块卤牛肉,用铁饭盒装着,配了点白米饭,准备她和夏风路上吃。

夏风提着公文包,凌一提着用布袋装的饭盒,两人就这么一起出发了。

出门时,夏风还疑惑呢,凌一带牛肉和饭做什么,她们家访到了村里随便买点饼子吃了就行。她完全没想到,有的村里,哪有卖饼的。

今天夏风打算去的是她们班上期末成绩排名第二的女生家,这孩子名叫韩春,成绩仅次于赵小小,但不见得比赵小小更差。因为赵小小如今跟着凌一生活,能够专心投入学习,这个孩子却因为家庭原因,每天都是熬夜学习,甚至上学来的路上,夏天都没鞋穿,原因是她爷爷奶奶把她的鞋藏起来了,就为了不让她读书。

结果这孩子,硬是趁爷奶还在睡觉,凌晨三四点爬起来,背着书包上学来了。

这学期她是好不容易读完了,但下学期真不行了,原因也很简单,爷奶说,她要是再为了读书天不亮跑出去,天黑了才回来,不如不要回来。要是被爷奶赶出去,她就没地方住了。

夏风觉得,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既规定了这些孩子接受教育的权利,也规定了父母必须把她们送去接受教育的义务。接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她要好生和韩春的爷奶说道这件事,如果韩春的爷奶继续阻拦,不让孩子上学,那就是违法的。

凌一愣愣地听着,也傻傻地跟着点头。她不太懂这个世界的法律,毕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但既然身为老师的夏风都这么说了,那肯定是违法的。

韩春家住在韩家坝,韩家坝和茶水镇相距较远,中间有一段路是水路,从茶水镇到码头不过十几来分钟的路程,走过去就行。但从码头到对岸,要坐船。

上船不需要买纸质票,一人五毛钱收费就行。

凌一出门揣了五十块钱,夏风也差不多。两人现在收入和工资差不多,随身揣个几十块那是没问题的。

夏风想着凌一是陪她来的,所以凌一的船费她掏了。

凌一见状,也不和她客气。两人拎着各自的包,上船后找位置坐。

这种船是由抽沙船改的客船,船身整体都是金属的,船板抵靠在码头,没有锚,而是从前船板上客人的地方有个孔洞,把一根非常粗壮的木柱子从孔洞中放下去,正好卡在岸边。

茶水镇有茶有水,茶种在梯田的山上,水指的便是茶水镇北面的莲江,莲江的对岸还不是韩家坝,对岸除了码头,就是一片荒芜,很多地都是荒地,只有土路没有国道马路。

并且去往韩家坝的路容不下汽车和三轮车,因为土路又窄又烂,下过雨之后,被踩踏碾压,一脚深一脚浅,土路又软,车子上去就容易轮子陷进去。

不过,任何地方,再艰难的环境,生活在这里的人都会想方设法找寻出路。所以除了依靠两条腿走进韩家坝,还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坐所谓的野摩托,是一些人为了靠摩托车赚钱,就会在河的对岸停靠,骑着老式的摩托车,踩着油门,载上两三个甚至是四个人出发,小孩收两块钱一个人,大人收三块钱一个人,不包来回。

今天这一来一回,两个人就是十四块钱,夏风想想还觉得有些肉疼,但要是能把韩春劝回来上学,她觉得也是值得的。

两人是早早上了船,但船并不会因为上了两个乘客就立即开船,而是要等到至少坐满一半乘客才肯开船。

这种抽沙船改的客运船比较扁长,没有太多复杂的结构,船头是甲板,上下客人,船舱就是没有窗户只有船篷支撑铁杆的座舱区,里面也没摆椅子,就只有船身两边凸出来的铁板座椅,中间很大空间什么都没有,要么自己站着要么自己坐着。后面一小截儿就是驾驶室,开船的师傅就坐在里面。

还好凌一二人来得早,上船时最里面的铁板座椅还有位置。这种位置不是一座两座的位置,而是一整条座椅,屁股能挤下多少个就坐多少个。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