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2章,小世界意识
第2012章,小世界意识
于是接下来剩余的几天,冕一直被拘束在家里,听从自己父母的教诲,而父母也为她去请了一位老师,教导她各种礼仪。学习各种交往技巧,势必要把她培养成一个淑女,但这困难程度,不亚于教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学说话。
这也没办法,只能教下去了,当冕学的半斤八两的时候,千年大选的出发时间也定了。
于是冕就跟着自己的父母,一同参加了千年大选。
正是在这场大选中,冕遇到了她生命中的命定冤家。而这冤家就是黑曜。
冕和黑曜的相遇是一场意外,不知道该说是幸运,还是不幸好呢。
总之,冕和黑曜相遇了。
而他俩相遇的情节,也是特别的尴尬。简直就是玛丽苏剧情。
因为冕那时的年龄还小,大概只有1000岁吧!相当于人类的十几岁。
而黑曜已经是三千左右了,这相对于冕来说自然大了很多,但那时的黑耀正直少年最好的时光。
碰巧这时的冕,正好烦透了那群无聊的小孩子,黑曜的出现对这时的冕来说,就像是从未见过海的孩子一样。
看到海,总是会有一种新鲜感。
更别提冕本来就是一个喜欢新鲜感的孩子。对于冕来说,黑曜就是一个很好的玩伴,与其他玩伴完全不同的存在。
更不用说对于现在的冕来说,刚刚经历了猛烈地礼仪老师,以及礼仪老师上的课的摧残。
所以黑曜带给冕的是足够的新鲜感。
冕和自己的父母以及族人生平第一次跨过边界,这对于他们而言,是极为兴奋的。或许这一辈子,也只有这一次机会吧。
族与族之间的边界,是无形的,但又是有形的。无形的像是一面墙似的,有形的却是截然不同的天空,草地,环境。
让人打眼一看就知道这是两个不同的地方。但生活在两边的族群,却并不能看到这些。
他们透过屏障,看到的是自己族内领地的延伸,若不是冕和自己的父母,正在跨越这道无形的屏障。究其一生他们也不会发现这个秘密。
而这也是小世界的手笔。而像小世界这样的迷之操作,并没有几个人注意。
一是他们一辈子可能都不会跨过界限,另外一个则是那些可以跨过界限的人关注点并不在这儿。
他们在意的只有大选,大赛,终赛中小世界能给他们分配多少资源。
而这也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即便是周围环境变化有多大,如果不关注的话,也不会发现周边环境的变化。
而这些参赛选手正是如此,这也是小世界一定程度的让他们忽视周边变化的结果。
但这其中也会有例外存在,就像是冕一样,既是小世界意识选择的特殊人群,也是一个注意力较为分散,喜欢新鲜感,玩心重的孩子。
其中更有一点是最为关键的,小世界意识对冕开放了权限,让她看到一些事物的本质,别人所不能看到的东西。
于是冕就看到,在他们穿过屏障的时候,周围的环境发生的变化。
现在的冕和她的族人站在这条界线附近,冕和他的父母以及一同参加千年大选的族人并没有莽撞的直接踏过。
而是先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即便小世界意识给他们开放了权限,但权限也不是万能的,他们首先需要克服界限给他们带来的冲击。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在小世界内即便已经拥有了九级修为的武道修炼兽,也没有一个可以在没有小世界的允许下穿过的原因。
但这也是一个锻炼的机会,小世界会根据每个人的承受程度的不同,在他们穿过界限的时候给他们施加相对应的压力。
用以锻炼他们,通过施加压力,压力的施加让他们在巩固自己的修为,同时淬炼自己的体魄,以达到锻炼的目的,以及提升自己综合水平的目的。
而这种方式,既可以让他们体会到界限的神圣不可逾越,更能让他们在通过界限的过程中感受到界限的威力,产生敬畏之心。
其中有一点显得更为重要,那就是小世界会根据他们在通过边界时所产生的种种情绪获取力量,用获取的力量补充自己。
补足他们在通过界限时,使用和消耗的界限的资源。其中信仰之力和敬畏之心带来的能量更为丰富庞大。
而他们跨越界限这一行为,也并不单单只是这些,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小世界会通过他们跨越界限这一行为。
跨越的界限次数,跨越的哪些界限,来收录他们的活动轨迹。
以及通过他们的反应,来了解他们自身的总体综合素质,并且通过界限给他们施加的压力更能了解到他们的天赋。
以及爆发能力,或者说是抗压能力。
单单只是这么小小的一个动作,就可以知道这么多信息,达到这么多的目的,不得不说小世界意识的用心良苦。
而小世界的良苦用心,自然也没有几个人能够探查到,甚至会有一些脾气暴躁的武道修炼兽觉得这是一种挑衅。
但是对于这一部分人的看法,他们所认为的挑衅,不挑衅的,小世界意识并不会过多的关注,更不会在意这部分人的看法。
小世界意识更多的是把自己的关注点,放在那些特殊人群的身上。
小世界通过对他们跨越这一界限的反应,来判断推测,这人需要分配什么工作,承担什么义务。
小世界早已有了自己的人选,已经内定了人员名单,其中正是以特殊人群人数居多。
这是一种不公平的存在,但正是这种存在才显得他们自身所拥有的能力更为出众,出众到需要用特殊的方式对待。
需要小世界为他们开放特权。
而这特权也只是针对小世界里面的兽人,像许耀和秦放天,则不再此针对范围内。
这才是冕接近许耀和秦放天最主要的原因,至于其他的,这可不在俩人的考虑范围内。
“我们,就是这么一个作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