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迷茫中的坚定 - 逆时风华 - 漆漆萌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逆时风华 >

第2章迷茫中的坚定

她勉强撑起身子,环顾四周,发现自己躺在一张旧式的木床上,旁边的床头柜上摆着一台老旧的钟表,时针指向八点。房间的陈设简单、古朴,墙壁上贴着几张泛黄的海报,都是80年代流行的影视明星。床边还有一台老式的电视机,屏幕上还显示着黑白的画面。空气中有一股淡淡的灰尘味,仿佛这里已经许久没有人打扫过。

林清婉的心脏骤然收紧,意识到这显然不是她熟悉的环境。她猛地坐起身,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穿的衣物——一件简单的棉布睡衣,手腕上没有她平时习惯戴的智能手表,甚至连她的手机也不见了。

“怎么回事?”她的心跳越发急促,脑袋里无数个问号瞬间涌现。她努力回忆起昏迷前的场景:那场金融峰会、她的演讲、随之而来的不适感,以及眼前忽然变得模糊的一切……然后就什么也记不得了。

她急忙下床,双脚触碰到冰冷的地板时,身体有一瞬间的晃动,但她强迫自己保持冷静。她打开房门,走进了一条狭窄的走廊,周围的装潢与她的房间风格相似,老旧、简朴,还有一丝熟悉又陌生的时代感。

“小芸,起床了没?今天可是你开学的第一天,别再赖床了!”一个温暖又略带责备的声音从楼下传来,声音浑厚却充满了关切。

林清婉愣住了。这声音……她从未听过,但那种亲切感却让她的心中一动。

她顺着声音走到楼梯口,低头看去,只见楼下的客厅里站着一个中年女人,穿着一身灰色的旧式围裙,手里拿着抹布,正抬头看向她。这张脸上有岁月的痕迹,但那双眼睛却流露出满满的慈爱。看到林清婉走下楼梯,她立刻笑着说道:“你这孩子,昨天又熬夜看书了吧?我就说别学得太晚,今天第一天上高中,可不能迟到!”

林清婉一瞬间怔住了。

“高……中?”

她低头看着自己稚嫩的手掌,再看看身上的衣物,以及周围的一切,突然意识到——这一切都不对劲。她下意识的看向门口的日历,日历上显示着年份——1985年。

她仿佛被雷击中一般,整个人呆立在原地,脑袋里嗡嗡作响。1985年?这是1985年?怎么可能?她明明是2025年的金融界顶尖人物,怎么会突然出现在40年前的1985年?更可怕的是,她现在竟然成了一个高中生,一个完全陌生的身份。

她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但内心的震惊却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她环顾四周,试图找到任何能够解释这一切的线索,但一无所获。难道她是在做梦?可这一切都如此真实,真实到让她无法忽视。

“小芸,快点吃早餐吧,等会儿要迟到了。”那个女人再次出声提醒她,语气温柔但带着一丝焦急。

林清婉机械般地转过头,看向那个自称是她母亲的女人。她的记忆中从未有过这个人的存在,但眼前的情景又让她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她真的穿越了,回到了1985年,成为了另一个女孩。

早餐桌上,林清婉神情恍惚地看着桌上的饭菜,心里还在消化这个不可思议的事实。她的“母亲”絮絮叨叨地跟她说着学校的事情,还提醒她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不要忘记准备好文具和课本。

林清婉的思维依然处在高速运转的状态中,刚刚穿越到1985年,她的脑海中充斥着对未来的各种规划与思考。穿越前,林清婉的生活虽然也不算贫困,但她却并没有感受到任何真正的富裕和安全感。她来自一个中等偏上的家庭,父母是典型的城市知识分子,父亲是某大型国企的技术经理,母亲则是中学教师。家庭虽不富裕,但日常生活也过得安稳。

然而,这样的安稳并不意味着富足,家庭的经济状况并不能支持她随心所欲地去追求个人兴趣和梦想。林清婉的父母虽然有些传统,却深知教育对于女儿未来的重要性,因此尽力供她上最好的学校,希望她将来有更好的前途。虽然父母给予她足够的教育支持和物质基础,但在她眼中,家庭的束缚却始终存在。每一次被父母催促去复习,或者面对那份已经注定的“理工科”未来时,林清婉的心中都充满了抗拒和不甘。

如今,穿越到1985年的她,不再是林清婉,而是陈芸——一个年仅15岁的小女孩,生活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在这个时代,很多人对于未来的想象和规划都是模糊的,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和飞速发展的关键节点,许多人都在期待一个全新的机会。然而,对于身处其中的人们来说,机会并非触手可得。陈芸深知,只有利用自己来自未来的知识,才能打破这一切局限,脱颖而出。

通过陈芸的记忆,可知目前自己的父亲,名叫陈建国,是一位国有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工作上兢兢业业,家庭对他来说是责任和义务的代名词。他并不像很多其他父母那样特别注重给孩子“非官方”的教育,更多的是倾向于一种传统的教育模式,认为孩子只要好好读书,未来就会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和生活。而母亲李秀珍则是镇上的一名小学教师,性格和蔼,责任心强,家里一切事务都由她打理。李秀珍虽关心陈芸的学业,但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如何培养一个“听话”的女儿上。

陈芸的家庭条件中等,父母并没有过多的财富积累,但足以让家里维持一个安稳的生活水平。家里有一辆不算新但功能齐全的自行车,住在一个两室一厅的小公寓里,生活简朴却温馨。这样的家庭背景,给了陈芸一种基础的社会认知,同时也让她对外界的世界有着强烈的渴望。陈芸的父母虽然平凡,但在她心里,却深深植入了对“规矩”和“责任”的观念。而在这股责任感背后,父母却也有着一种期望,那就是女儿将来能够通过“老老实实读书”走上一条稳定的道路。她的父母甚至还曾为她设定过未来的职业规划:读书、考大学,最终找到一个像父亲一样稳定的政府工作。

然而,这个“安稳”的未来,陈芸已经不再感兴趣。她从现代的金融世界中汲取了足够的智慧和胆略,知道自己如果依旧局限于这一条死板的道路,自己将永远停留在原地,无法摆脱生活的束缚,无法引领时代的浪潮。

“我知道,家里不富裕,但也没有贫困到无法支撑我展开梦想的地步。”陈芸一边机械的吃着早饭,脑海中快速梳理着自己的家庭背景与未来的机会。她知道,虽然现在的社会看似停滞不前,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许多曾经被束缚的经济活动将会迎来巨大的变化。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但前提是要找到正确的方向和切入点。

陈芸回忆起自己穿越前的生活,那个时代的中国虽然已经开始了经济的腾飞,但整体的商业环境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很多传统企业和国有企业仍然在依赖计划经济的体制,而市场经济的概念尚未完全渗透进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作为一名金融天才,陈芸已经可以预见到,未来的商业模式必定会经历巨大的变革,而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信息”和“预判”。她可以利用自己对未来市场的独特见解,在这片尚未被完全开发的土地上,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她开始认真分析自己当前的处境。虽然她暂时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但她知道,她掌握着未来数十年内所有商业模式的先机。她有足够的知识和见识去让自己的家庭脱颖而出,让父母从一个平凡的工薪阶层,跨越到拥有自己企业的创业者行列。

“我的未来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应付学业和做一个听话的孩子。”陈芸暗自决心,“我有更大的目标要去实现,只有打破眼前的束缚,才能真正迎接属于我的新时代。”

随着对自己处境的进一步分析,陈芸也逐渐明白,眼下最大的挑战并不是自己该做什么,而是如何在这个时空中将未来的商业思维与当前的社会现状融合,如何在不引起怀疑的情况下开始逐步积累资金与人脉,最终实现她的商业梦想。

她深知,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让外界对她产生怀疑。在这一时期,任何过于超前的行为都可能遭到质疑,甚至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于是,陈芸决定暂时收敛自己的锋芒,慢慢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寻找切入点,逐步开展她的商业蓝图。

吃完早餐后,林清婉拿起了“母亲”准备好的书包,准备前往学校。她不知道这一天会遇到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将如何重新开始,但她知道,命运给了她一次重生的机会,而她将不遗余力地去抓住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