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番外二:盛世传奇
第421章番外二:盛世传奇
新大陆的建设要分为几步?
第一步,找到一个适宜居住的入海口,停靠。第二步,所有人居住在要塞里,在将要塞里的田地果林全部打理好后,开始开发远离海岸的土地。
第三步,开始建房,驾驶木板船出海捕鱼,给家里添添菜。
第四步,建学堂、造纸厂、印刷厂、晒盐场等民生必备物品场。
第五步,到外大陆去捡人。
第六步,……
前四步,一群人花了三年时间,这还是在机器人的帮助下才完成的。
一群几百人终于在新大陆定居了下来,还建立起了这块大陆上的第一个城池——炎黄城。
不忘炎黄,牢记来处。
这三年在后世被称为启航时代
炎黄城的冬日不冷,这三年来,就下过一场雪,比之今南府那是暖和多了。
也是这个冬天,诺久书与闻光寒带着一半的青壮年,轻装上阵,辗转两月,从大郢又捡了好些难民和孤儿回来。
这些人被安置在难民所和孤儿所,难民们养好身体后,就要自己去开荒、建房,炎黄城会为难民们提供六个月的伙食和衣物,确保他们能在炎黄城内定居下来。
孤儿们则是可以在孤儿所里待到十六岁,到时候就必须搬去难民所,或者留下来帮忙。
此时的大郢也是战火连连,人口急剧下降,也没几个人可以给他们薅,将人安置好后,诺久书提议到其他大陆去逛一圈。
这一逛,又带回来一批不同的人。
如此,又是两年,大郢的战争已经停了下来,如今的大郢,领土面积达到了顶峰,国力也开始提升,可以预见,再过几年,十几年,大郢或许会发展成天朝上国。
诺久书同闻光寒抵达大郢的时候,是太后薨逝的十天后。
两人远远低对着京城的方向行了三礼,而后采买了些大郢特有的东西,带着一并回了新大陆。
闻张氏的身体不好了,她在新大陆给闻父立了个衣冠冢,最近总是想要去看看他。
闻颜若不放心她,总陪着,只是后头总跟着一个兰若舟。
这两年忙,两人的婚事就耽搁了下来,正好让闻颜若学了些东西。
手握新大陆这个取之不竭的生态系统,这些年诺久书又同那个四级世界宿主兑换了一些比较实用的机器人,比如医疗机器人、制药机器人和检测仪器等。
靠着机器人,炎黄城才能那么快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社会体系。
从外大陆捡回来的人陆陆续续在新大陆安家,整个炎黄城越来越热闹。
正墨、正奇、正远等人带着勘测机器人深入大陆,寻找可以使用的资源,依托资源和山水,渐渐又建立了几个没几个人的城池。
此后十年,诺久书和闻光寒每年都会出去,捡一些外大陆的难民和孤儿回来,当然,捡得最多的还是大郢人。
十年后,人类的足迹已经踏遍了整个新大陆,建立起了是个以铁路相连的城池,二这块新大陆也终于又了名字——炎黄。
而这十年在后世也被称为大移民时代。
有了名字,正式建国的炎黄停下了建设的步伐,开始了外交,第一站就是大郢。
原来的新皇,现在的老皇帝不愧是闻光寒老师看中的继承人,他虽小肚鸡肠,野心勃勃,但能力还是有的。
度过了那艰难的扩张的战争时期,此时的大郢国力已经超过了诺久书他们离开的时候了。
面对“炎黄”递来的外交文书,已蓄胡须的皇帝敲了敲桌面,问自己的太子:“太子,你觉得如何?”
太子祺,即便母后不得宠也依旧坐稳太子之位的青年沉默了下,道:“父皇不妨先见见,弄清楚了他们的目的,我们才能把握好下一步动作。”
“嗯。”皇帝点头,道:“那此事便交予你去办。”
“是。”
诺久书和闻光寒此番让闻立嵩和闻立海带着人来与大郢建交,唯一的目的就是互换留学生。
闻张氏是在六年前去世的,或许是人之将死,她总是惦念着大郢,惦念着留在大郢易江的闻父。
四年来,经过深思熟虑和商讨,终于定下了这个决定。
大郢的人文历史也是炎黄的人文历史,炎黄人不需要将其奉为圣旨,但也不应该忘记。
而现在的炎黄人,百分之八十都是大郢人,他们中有百分之九十希望大郢以及留在大郢的亲人如自己一般安乐。
于是便有了这么一个外交文书。
皇帝答应了,毕竟时到今日,对于神雷,他们依旧无法在相同的剂量下做出一样威力的东西。
封建的大郢就此拐了个弯。
后世称之为转折之年,也有炎黄的网友戏称,炎黄是回去认了个儿子。
这话也是有依据的。
在互换留学生的十七年后,大郢发生了一起内乱,彻底推翻了皇权的最高权力。
反抗者没有胜利,他想要参照炎黄的治理制度,但他无法推翻旧制皇权,两厢退步之下,构建起了第一个君主立宪国家。
诺久书在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愣了好久,无奈地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