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考试前夕
童生试又称童子试,在唐、宋时称州县试,明、清称郡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的考试。必须要一级一级考过去,过了县试才能参加府试,过了府试才能参加院试,过了院试才能成为“生员”,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秀才。
在大魏同样也是如此,原来的顾青就是连县试都没考过,更别提府试和院试了。
当然了,大魏的科举和明清时期的也有所不同,例如时间上,这里多在十二月中旬县试,二月多府试,四月多院试。
明清时期则是多在二月多时才开始县试,时间上算是提早了。
而且不需要互结和作保,也就是不需要同考者五人互结,一人作弊其余四人受牵连。
也不需要本县廪生给你认保,你才能参加考试。
这一点上顾青觉得还是比明清时期合理人性化一点的。
今日便是报名登记的时间,所以顾青一个大早就来到了平安县城。
报名的地方是在县署礼房,顾青本以为自己来的够早了,结果发现自己似乎还是晚了。
县署礼房外面已经是排起了长队,还有官差在维持秩序。
排队的人,从十几岁稚气未脱的童子,到六七十岁白发老者都有。
顾青本以为以前书上看到的,清道光年间曾有不少百岁童生参加院试的记录。
两两相比只怕是不假了,六七十岁了还跟着县试,连童生都不是,百岁童生或许夸张了点,但只怕还真不虚。
甚至有人排队的时候还手捧着一卷《魏律》在观看学习。
顾青不由得想起了前世高中时期,为了高考不少人也拿着笔记在食堂排队的时候观看。
顾青也看到了熟人,自然也就是秦夫子的学生,比如秦泽,他们也看到了顾青。
只是有官差维持秩序,他们倒也做不了什么。
直到午后,才终于轮到了顾青,进了礼房,由于不需要互接和作保,所以只需要填写亲供,也就是个人履历差不多。
包括了本身姓名,年岁,籍贯,体格,以及容貌特征。同时填写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存殁履历,
这个事先大家都会有准备怕写错,或者太紧张忘记了,所以基本都是从家里带过来抄写。
顾青自己过目不忘自然不需要,写好了以后又交到了主管官手里。
等到他初步审视了一番后,才盖上印签,然后交给一旁的差役收放好,再发一个木制小腰牌,上面写了数字一六八。
“收好了,若是丢了进不了考场,可怨不得人。”差役嘱咐一句,便让顾青离开了。
“多谢。”顾青行了一礼,收好小腰牌就离开了。
这还有点准考证的意思啊。
出了县署礼房,顾青便去找吃的了,排了这么久的队早就已经是饿的不行了。
吃过了午饭以后,顾青也没有逛的心情,三天后就考试了,所以直接就回去了。
“夫君回来了。”
“青儿回来了。”
“堂兄。”
顾青回到家的时候,除了苏小小还有二叔一家也都来了。
“报名之事可还顺利?”二叔率先开口询问道。
“自然顺利,谁还敢在衙门里闹事。”顾青知道他们是关心自己,心里也是暖暖的。
“那就好,顺利就好,青儿,你别有压力,好好考便是了。”顾良先是松了口气,随即又有些担忧的宽慰道。
“嗯,我知道。”顾青明白,顾良这是担心自己重蹈覆辙呢。
随后一家人又聊了一会,见天色不早了二叔一家才离开。
“夫君,小小相信,你一定能行的。”
苏小小这话已经说了不止一次了,顾青觉得这丫头,感觉比自己还紧张的感觉。
“放心吧,不会让你失望的。”顾青笑着看着苏小小,自信而又温柔。
晚上吃过饭后,两人如平常一样休息。
直到半夜时分,顾青听到了一阵细微的声音。
挣开眼睛,苏小小已经穿好了衣服,蹑手蹑脚准备下床。
“夫君,你…你醒了?”苏小小有些意外,又有些愧疚,“我不是故意的。”
“你这是要去哪?”顾青看着苏小小询问道。
“没…没…好吧,我是要去夫子庙替夫君上香。”
苏小小想到自己是不能骗夫君的,所以如实说道。
“这天还没亮吧,现在去上香?”
“嗯,我去求夫子庙的圣人保佑夫君高中。”苏小小眼中充满了动力和希望。
“这多危险啊,再说了大晚上你一个出去你不害怕么?”
顾青当即阻止道,别说古代了后世一个女孩子大半夜出去都容易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