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任务
黎铮是在会后的走廊里遇上了林来春的。
林来春先是和黄树声耳语了几句,黄树声停住了脚步,对着庭院光秃秃的树思考了半天,也皱着眉头看了黎铮一会,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得到允许的林来春,兴奋地把黎铮拉到自己的办公室,他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表情很是严肃地说:“黎铮,刚才我和黄主任请示过了,你担任联络官,挑几个赣南本地的兄弟,陪同南京宪兵团来的简少校他们前往50师公干。”
50师?是刚刚会上谈到的谭道源部。黎铮有点疑惑地问:“队长,我是刚来的小兵,队里有的是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前辈,我去做联络官只怕不合适吧?”
林来春从桌子后面绕到黎铮前面,很是诚恳地说:“这回公干可不得了,是我特意向上峰推荐的,只要这次你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你的这个侯任机要秘书,黄主任能帮你扶正,到时你至少能弄个中尉军衔,要知道老哥我干了十年才捞了个上尉呢。”
窗外的光线照进来,黎铮看了看林来春搭在自己肩膀上的右手,又瞥了见林来春左手捏着一盒洋火,似乎在用力,手指都有点发白且轻微的抖动,而他带着笑意的目光不时地躲闪着自己的眼睛,这让他猜不透林来春的目的,直觉告诉黎铮,这恐怕不象他说的是什么好事。
直到当晚他在赣南宾馆见到南京宪兵团来的简伟少校和林献春上尉,才从他们口中了解到自己面临什么任务。
谭道源,又名谭逸如,现国民革命军第50师师长,湖南湘乡人。1925年,他在广州与老乡毛润芝关系密切,据传两人还拜了把子,日前有人向南昌行营主任鲁涤平密告有工农党人出入了谭道源居住的南昌天后宫。由于正是剿匪之时,谭道源是阵前大将,鲁涤平不敢擅专,向南京汇报后,常凯申十分震惊,立即命令南京宪兵团派专人来赣南查实。
听了简林两人的介绍,黎铮才知道叶来春为什么做贼心虚,敢情这是件涉及到高级将领通工农党的案子,知情人都唯恐避之不及,怕卷入政治纷争。只是叶来春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身为工农党卧底的黎铮,巴不得有机会去参与。
黎铮故作深沉地对简林说:“简少校,林参谋,两位有没有什么行动方案,拿出来我们参详一下,我好配置好人员和路线。”
简伟对这年仅十六岁的机要秘书比较好奇,他原来也不同意叶来春提议这么年轻的联络官,但听说黎铮年纪虽轻,但身手非凡,识文断字,而且也是赣省本地人,会客家话,他和林献春经过多方考虑才决定带上他。简伟略一沉吟,便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文件袋,打开一份文稿介绍起来:“黎秘书,我们的方案是先和我们从南昌带来的告密人进行再次核实,然后我和林参谋冒名力行社的行动队员,大家一起赶上正在运动作战中的50师,先从侧面接触50师内部的情报人员了解情况,再向谭师长正面质询,你看如何?”
黎铮立马提出一个假设:“如果谭师长拒不承认,且把我们找个理由扣押,简少校有没有什么应对方案?”
林献春惊讶地说:“不会吧,谭道源身为党国将领,敢抗拒中央的质询?“
林献春二十来岁,面貌清秀,应该是个去宪兵团镀金的富家子弟,很有些傲气。黎铮内心满是嘲弄,还是耐心解释道:”兵荒马乱,两军交战,要是他暗中对我们这一组人员下黑手,到时我们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事后只要推到赤军手里,上峰也没办法。“
两个长期在中央工作,几乎没怎么下过基层的军官一时噎住了,下面的黑暗他们只是听闻,真要让他们拿自己的性命去弄险,那不是谁都有这样的勇气。
简伟把文件往桌上一摊,有点气馁地问:”黎兄弟,你有何高见?“林献春同样目光灼灼地望着黎铮。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黎铮心想,只要你们怕死就好,按照你们的查询程序,谭道源的通工农党的嫌疑很难洗脱。黎铮拿起桌上的文件又细看了一遍,提了自己的建议:”为我们自身安全计,我们先把告密人进行审讯,然后再根据审讯结果制定方案。我们不应该偷偷去接触50师的情报人员,应该大张旗鼓进去查探,毕竟两位来自中央,师出有名,这样才能保证对方不敢下黑手。“
黎铮不断地恐吓他们,他下意识想把他们两个拖在赣州,好及时通知政治保卫局,如果能制造那个告密人的意外死亡最好。
简伟和林献春很是沮丧,这趟钦差出行,本以为是风光无限,再不济也能捞个盘满钵满,不想自南昌开始就不顺,所有相关的人避之如蛇蝎,查到地方,竟然查下去会和自己的性命攸关,两个胆小鬼就不敢等闲视之了。
黎铮安慰他俩:“两位长官不用心急,现在我国军势大,十万强军压境,我相信谭师长心里会有一杆秤的。”
两人这才安心回去安寝。
三人还约定明天去审讯告密人。
黎铮在回去的路上趁机用左手写了情报的大概内容,把纸卷成一团放在垃圾箱上面的树洞里卡住,百灵每天早晚都会过来扔垃圾,顺便检查有没有新的情报送来。黎铮想出这个点子,在于两人可以不用见面就能传递情报,避免两人频繁见面被熟人觉察。
第二天早上,黎铮去垃圾箱边看了看,情报拿走了,但没有回复。看来只好随机应变了。
三人第二天提审了从南昌押解来的告密人张朋松,原来张朋松是谭道源在南昌居住时的邻居,此人在当地是个二流子,全靠包打听,赚点消息费度日。谭道源因为是湖南人,常和一些湖南老乡交往,其中有一个叫廖新华的老乡,曾在张朋松面前说起自己有个参加了工农党的老乡进了谭道源的家,那个老乡喝醉酒时曾说自己是替工农党的大人物来送信的。
张朋松如获至宝,跑到南昌行营去告密。但事后找那个叫廖新华的人,却再也找不到了。
黎铮全程听了审讯,其间并没有发问,他猜测也许是实有其事,但国党因为这种查无实据的通信行为来审查一个中将师长,背后应该是有排除异己的政治打算。参与围剿的军队都不是常凯申的嫡系军队,中央借剿匪削弱地方军队的目的已经是众所周知了。
五代十国时残暴的闽国皇帝王延羲曾经吟诵白居易的诗:惟有人心相对间,咫尺之情不能料,意即人跟人相处,心虽近,但心的变化却难以预料。当时王皇帝在场的两个心腹大臣听了大为惊恐,抢杀密谋杀死了王延羲。这个故事很好地描述了三个历史人物的残暴,政治人物的决绝可见一斑。
常凯申为了中央集权铲除异己,一旦抓住了政治对手的把柄,一定会下重手攻击,谭道源这关是很难过去了。黎铮脑袋里迅速转着心思,结果已经定了,他最大的盘算是自己在这个任务中能否获得有利于赤军的情报。
三天后,简伟等人带领的力行社行动队乔装打扮,在黎铮的带路下,到达了50师的临时驻地宁都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