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 大佬爹今天也在垒坟头 - 寒小期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一十八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第118章

正所谓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洛江县新来的这位县太爷,出身较为普通不说,还因为朝中无人,光在补缺这事儿上就蹉跎了好几年。眼看着终于补到了差遣,哪怕洛江县并不算什么富庶的地方,对他来说也属于喜从天降了。

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格外得小心谨慎,向上任询问当地的风俗习惯也是为了更好的融入到当地。要知道,像铁脑壳县太爷这种大家族出身的人,最多也就是历练个三五年的,只要不出大纰漏,那肯定是能顺顺利利往上爬的。可像他这种出身的,就只能靠自己了,在一个地方待上两届是很正常的操作,所以才会愈发的谨慎。

结果……

喜欢办丧事又是什么鬼?

新来的县太爷思忖再三,恍然大悟:“您说的是当地有喜丧的风俗吧?我懂我懂。”

所谓喜丧,多半指的是年岁颇长的老人过世后,子孙不会像正常的丧事那般哭喊,甚至不会落一滴泪,而是敲锣打鼓欢歌笑语的把人送走。

这倒不是子孙不孝,而是打心底里认为寿终正寝属于喜事一桩。

但显然,洛江县没这个习俗。

铁脑壳县太爷摇了摇头:“这事儿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横竖你都是要待这儿好几年的,以后就会懂的。”

丢下满头雾水的继任者,铁脑壳县太爷带着家人和行李,就往码头去了。

钱大富虽然可耻的跑路了,但好在钱管家决定亲自送这位大佬一程。反正铁脑壳县太爷其实也不是很在意钱大富,有人送就可以了,没见到那死胖子心情还好呢。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这位父母官的离开,洛江县的诸多百姓都表现出了浓浓的不舍之情。甚至不止普通百姓,还有各大乡绅富商,也纷纷聚集到了码头上,挥泪告别他们可敬可爱的父母官。

这一幕,深深的震撼到了新来的县太爷,让他久久无法释怀。

其实论年岁,他甚至要比铁脑壳大上不止一轮了。没办法,戏文话本子里那种少年天才真的太少太少了,就不说考进士了,三年一次的乡试考场上,二十岁的年轻人都是极为稀有的。事实上,像余耀宗这种二十岁就考上秀才的,已经可以被赞一声天才了。

而铁脑壳这种大家族出身的,三十出头就走上仕途倒也算是寻常,可新来的这位县太爷只是个普通人家出身的,他考上举人的时候,都已经将将四十岁了。再加上蹉跎的这几年时光,以及他本身看起来面相就偏老,瞧着竟像是铁脑壳的父辈一样。

原本他之所以尊重上任,也是因为听说了对方出身不凡,况且人家明显比他早入仕途,他本就生性谨慎,交谈之时不免带上了敬重。

可他万万没想到啊!

出身天赋学识什么的暂且放在一边不提,能得到一方百姓的敬重才是对为官者最大的赞美!

他当场悟了。

咱就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普通百姓是真的敬重,毕竟那位铁脑壳在职期间确实干了不少实事,尤其是将丧尽天良的人贩子们一锅端那事儿,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但乡绅富商就未必了,他们可能只是想把这位爷送走。

走走走,赶紧走。

省得一拍脑门又想出了一个离谱的主意。

再说这位爷走了,钱家那个死胖子不就少了个靠山了?加上安大师也搬家去了府城……嘿嘿嘿,死胖子我们走着瞧!!

被乡绅富商们集体惦记着的钱大富此时在做什么呢?

他当然是火急火燎的赶回来接那位祖宗。

在别人看来,铁脑壳都走了!明面上是平调,实际上是升职,结合他为官期间确实做了不少好事儿,本人又是出身不凡。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这位爷走了就不会再回来了!

但钱大富不是这么想的。

梁曲县距离洛江县自然是很远的,但它离府城并不远。坐马车慢悠悠的来,大半天工夫就能到了,要是快马加鞭,跑个来回都使得。

早在大半年前,钱大富就已经把产业往府城那边移了,毕竟他亲爹已经跑不了了,最重要的当然是抓住他干爹了。

虽说县官不如现管,但以往的经验告诉他,得罪谁都不要得罪铁脑壳。尤其在他分分钟就能跑到你面前搞事的前提下,能忍就忍,忍不了也得忍。

万幸的是,洛江并不算特别宽,钱胖子虽然没赶上原定出发的日子,但两艘悬挂着“钱家”的商船在江面上相遇啦!

两边的船夫一嚷嚷……

铁脑壳一觉醒来,死胖子就在门口等着。

完全不感动。

更没想到的是,等他们风尘仆仆的赶到了梁曲县后,还来不及收拾整理,就看到了久未的安大师。

安父啊,掐着时间过来收拾残局。

本来还以为官衙门要磨磨唧唧的折腾很久,毕竟刚过完年,就算凶犯已经落网,从审理到判罚再到行刑必然是有一段时间的,搞不好就是两三个月起步了。没想到,府城的那位官老爷比铁脑壳还奇葩,当然这两位奇葩的方向还是不一样的。总之,元宵节刚过去一天,判罚结果就下来了,公示三日后,于菜市口执行斩立决。

为了让老百姓知晓前因后果,衙门还特地让人将府城大大小小茶馆酒馆里的说书先生“请”到了衙门里,进行统一的说辞培训,争取让所有人都明白凶犯的罪大恶极。其实事情也不算太复杂,就是甄家的灭门惨案,连尚在襁褓中的孩童都不放过,判个斩立决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但安父知道的就更多了一些。

话说那甄家并不是梁曲县土生土长的人,而是百余年前才从外头迁到了此处。这个时间点是很关键的,记住,要考的。

百多年前,本地并未发生特别重大的事情,但要是把格局打开,就会发现本朝建立至今也不过才短短一百五六十年。

没想到还能吃到这种瓜的安卉被吓到吃爪爪。

安父告诉她,甄家虽然不是前朝的皇亲国戚,但也属于功勋之家了。改朝换代时,他们家已经被灭过一回了,好不容易才保留了一根独苗苗。在东躲西藏了十几年后,终于避开了追杀的耳目,逃到了梁曲县这个在某些人看来穷乡僻壤的地方,隐姓埋名娶妻生子。

本以为就这样了,没料到最终还是没能逃过祸事,甚至那些人可能都不知道自家得罪了谁,毕竟在那种情况下,甄家的先祖真不一定会把自家的真实情况告诉儿孙的。

而十年前,下令追杀甄家的,自然也是朝中重臣,不然也不会产生“为圣人分忧”的想法。

然而,时光飞逝。

十年时间太长了,长到足以改变很多很多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皇帝他换人当了。新帝并不想重用这位股肱之臣,但重臣也不愿意就此告老还乡。在经过数年的博弈之后,就有新的“为圣人分忧”的臣子,主动找对方的罪证,希望把他整个家族都摁下去。

府城这位大官老爷就是那个派系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