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躲雨
路上,下起了大雨。
苏锦萱和宋韫初急忙躲进一间狭小的破庙。
庙内空空荡荡的,角落里结着几张大蜘蛛网。
这里连平日常见的干草都没有,仅仅在墙角有两小团干树叶。
“这雨来得好突然啊。”
苏锦萱把干树叶放在墙边,铺成两个坐垫。
然后和宋韫初一起坐下,靠在墙上休息。
“先吃点东西。”
宋韫初从包裹里取出两个粟米饼,递了一个给苏锦萱。
苏锦萱伸手接过,轻轻咬了一口。
“得亏咱们的饼带得够多。”
宋韫初看她吃得腮帮子一鼓一鼓,也跟着吃了起来。
“看这雨势,一时半会儿恐怕停不了了。”
苏锦萱听了宋韫初的话,不禁转头望向门外的雨幕。
只见那雨如同断了线的珠子,密密麻麻地从天空倾泻而下,打在地上溅起一片片水花。
此时,地面上已经有了一些小水洼,雨滴落进去,便荡起一圈圈的涟漪。
“先看看情况吧。对了,蓉姐姐是哪家的姑娘,我以前在京城怎么没见过她。”
四下无人的时候,苏锦萱才敢跟宋韫初谈论起三皇子和沈清蓉的事情。
宋韫初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她是沈国公的嫡孙女。沈国公原是太子太傅,皇帝登基后,他更是被尊为帝师,备受荣宠。
他的女儿入宫为妃,只是多年都未曾有一儿半女,于是就把年幼的沈姑娘抱进宫里,让她跟着公主们在宫里读书。”
“后来,大皇子被立为太子。一直深得皇帝宠爱的沈妃,也因这一局势的变化,地位更上一层楼,被晋封为贵妃。
她的母家随之水涨船高。就在这个时候,沈国公却突然以年迈多病为由辞官,带着全家老小返回了江南。”
苏锦萱听后,轻轻点了点头,“原来如此。怪不得在京城的时候没见过蓉姐姐。”
“那时候你才五六岁左右,自然没有印象了。”
宋韫初看了她一眼,眼神里带着一丝宠溺。
“沈国公不愧是帝师,他才是那个最清醒的人。太多的家族在宫廷权势的诱惑下,盲目地追逐权力,只看到眼前的荣华富贵,却忽略了背后隐藏的巨大危机。
苏锦萱眼神中带着一丝敬佩,娓娓说道。
“在家族势力如日中天的时候,沈国公能不为所动,果断辞官,远离宫廷纷争的漩涡,从而保全了整个家族和荣耀。这样的远见卓识和清醒的头脑,实在是令人钦佩。”
宋韫初听了,不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沉重的叹息声中,裹挟着深深的遗憾和自责。
他眼神有些黯淡,缓缓地说道:“如果我也能像沈国公那般睿智,早日有所筹谋,或许宋家就不会沦落到今天这般田地了。”
说罢,宋韫初像是被一层无形的阴霾笼罩,整个人都散发着落寞的气息。
苏锦萱轻轻握住宋韫初的手,温柔地安慰道:“你们已经做得很好了。在那样复杂险恶的局势下,能够保全了大家的性命,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我们要向前看,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你去做呢。”
宋韫初微微抬眸,目光落在苏锦萱的脸上。
她澄澈的眼底清晰地倒映着自己的身影,那模样仿佛是被珍藏在一泓清泉之中。
他的心仿若被一片轻柔的羽毛徐徐抚慰着,一种酥麻而又温暖的感觉从心底蔓延开来。
宋韫初反手握住苏锦萱的手。
他深深吸一口气,目光中渐渐有了一丝坚定。
“萱萱,你说得对。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不能一直沉浸在悔恨之中。既然大家性命得以保全,那就还有希望。
如今局势依旧变幻莫测,想要帮大哥洗清冤屈,必定会遇到诸多艰难险阻。不过,只要还有一丝机会,我都不会放弃。”
宋韫初眼神重新变得明亮起来,仿若星辰重新点亮了夜空,熠熠生辉。
“萱萱,多亏有你在我身边,一直鼓励和支持我。”
听到宋韫初这样说,苏锦萱原本担忧的心这才缓缓放下。
她轻轻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半晌过后,苏锦萱像是想起了什么,继续问道:“三皇子呢?我记得他寄情山水,常年游历在外,皇帝也不管他。”
宋韫初听了,缓缓开口道:“三皇子的生母原是行宫里的一名宫女。皇帝偶然一次临幸了她,之后她有了身孕,这才被接回宫中。
待到生下三皇子时,她却因难产大出血,自此便缠绵病榻,没过多久就撒手人寰了。
沈姑娘离京之后,皇帝本有意将三皇子过继给沈贵妃。但三皇子表示自己一心钟情于山水,只想外出游历,无法在身边侍奉。
皇帝见他这般坚持,也只好由他去了。”
苏锦萱心下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