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瞅我干啥呀
就这样,七八个村民急火火地簇拥着苏家姐弟,匆匆往苏家赶去。
宋韫初背着药箱,疾步紧跟其后。
里正穆怀信因腰伤行动不便,就让里正夫人和大儿子前去照应。
其余人则留在里正家等待消息,你一言我一语地揣测贼人的身份,嘴里还不停咒骂那缺德玩意儿。
桂花爹躲在角落里,强装镇定,可那微微颤抖的手指和飘忽不定的眼神,早已暴露了他的心虚。
不过众人只顾议论失窃之事,倒没过多留意他。
他本想趁机溜走,又怕太扎眼引人怀疑,只能强捺着不安,继续待在原地。
约莫一炷香后,前往苏家查看情况的村民们便返回了。
众人目光齐刷刷聚焦过去。
穆怀信坐在主位,神色凝重,率先开口问道:“大伙可有查出什么线索吗?
前去的村民们皆是一脸无奈,纷纷摇头叹气。
里正夫人皱着眉,满脸愁容地回道:“我们赶过去后,屋里屋外都查了个遍,可实在是没寻着啥有用的线索呀。”
她话音刚落,人群中不知谁小声嘀咕了句:“会不会是今天帮忙收红薯的,趁乱偷了钱?”
这话一出,几个婶子瞬间激动起来,都涨红了脸,七嘴八舌地叫嚷开了。
“咱帮忙可都是掏心窝子的,实打实的诚心,可别往咱头上扣这黑锅,咱都是守本分、有良心的人呐!”
“就是!苏大夫忙里忙外帮大伙治伤,咱感激还来不及,咋能干那缺德事呢!”
“有些人呐,自己没去帮忙,倒会在这瞎编排!”
“可不是嘛!咱都是将心比心做事,他倒好,凭空就来冤枉人!”
“啥凭据没有就在这儿泼脏水,乱嚼舌根,也不嫌丢人现眼呐!”
那嘀咕之人被说得面红耳赤,额头上沁出细密汗珠。
他张了张嘴想要辩驳,却在诸多指责目光下又咽了回去,只能尴尬地把脖子一缩,嗫嚅着:“我、我也就是随口那么一说,没成想……”
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近于无。
旁边有人白了他一眼,低声嘟囔:“没影的事儿,以后可别乱嚼舌根。”
那人气得直跺脚,却也只能在众人的数落中灰溜溜地往后退了几步。
他躲进人堆里,不敢再吭声,只盼着这场风波快些过去,别再有人揪着他这点冒失话不放了。
苏锦安见此情形,赶忙摆手解释:“这事儿跟婶子们压根儿没关系!早上我跟我姐背红薯回去,发现门锁坏了。
咱村向来民风淳朴,以往就算忘锁门也都没事,所以我们心存侥幸,觉得不会出啥问题,就又急着赶去地里了。
之后婶子们热心来帮忙,背红薯到家后进了堂屋。我想着自己是男子,便回屋打算歇会儿,让星黎在外面招呼着。
哪晓得,一进屋,习惯性看向放钱的地方,竟发现钱被偷了,当时婶子们可都在堂屋喝水休息呢。”
一番话落下,众人纷纷点头,疑虑渐消。
婶子们的情绪也慢慢平复下来,现场气氛这才缓和了许多。
这时,一直在人群中看热闹的张氏,满脸佯装关心地问道:“哎哟,小侄子呀,你们家咋不把钱藏在主屋呢?放你屋里多不安全呐。”
村民们一听,顿时心生疑惑。
苏锦萱微微勾起嘴角,等的就是这话。
她故作无奈地说道:“堂伯母呀,您不知道,昨日寅中(凌晨4点),有贼人趁天黑翻墙进了咱家院子行窃。
好在老天有眼,那贼人没能得逞,可把我们吓坏了,所以才换了藏钱的地方。”
这话宛如一颗重磅炸弹,人群瞬间炸开了锅。
有人瞪大了眼,扯着嗓子高声嚷道:“什么?昨日你们家还进了贼?这可太吓人了!
“哎哟,咱村向来太平,多少年都没出过这种糟心事儿啦!”
“可不是嘛,一直都安安稳稳的,咋突然就闹贼了呢!”
“苏大夫,这事儿咋都没听你们提过呀?按说这可不是小事,该告知大伙一声的。”
苏锦萱幽幽叹了口气,神色凝重地说道:“乡亲们,我们本想着家里索性没丢什么东西,就没声张。毕竟村里才经历这场灾祸,大伙本就烦心事扎堆,不想因自家这点事搅得人心惶惶。
哪晓得这贼竟是贼心不死,今日趁我们都外出,再度下黑手!”
桂花娘嘴角一撇,阴阳怪气地说道:“昨日打雷又下雨的,大家去地里抢收粮食都来不及,哪有闲工夫惦记着翻墙啊!”
桂花爹本就心虚,听到自家婆娘这话,心里暗恼,直恨不得抽她几巴掌,就怕她出头引得旁人注意自己。
有村民接话道:“这可说不准,那会儿苏大夫他们都在里正家帮忙,只留苏夫人和小孩在家。
有的人吧,本就日子过得紧巴,眼瞅着收成泡汤,心思没准就歪了,冒险干一票也不是没可能。”
“可不是嘛!这贼怕是瞅准了这情形,专挑人少的时候下手。”
“可咱们村这几年一直安安稳稳的,以往连个鸡鸣狗盗之事都少见,咋会突然冒出这等糟心事,怕不是有外来人趁机作妖?”
一位大爷捋了捋胡子,缓缓分析道:“那贼人翻墙进院的时候是寅中(凌晨4点),可昨儿的狂风大雨从子末(凌晨1点)就开始了,又急又猛,外来人谁会冒着雷雨、顶着高风险作案,太不值当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