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八百斤!
"唔!"
韩大爷第一个接过红薯块,咬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他细细咀嚼了几下,咽下去后,朗声说道:"锦萱丫头,这红薯又香又甜,还软乎乎的,好吃!"
苏锦萱笑着回应:"韩大爷喜欢就好!红薯不仅好吃,还能填饱肚子呢。"
里正点了点头,再次高举手中的红薯,对众人说道:"乡亲们,韩大爷已经尝过了,我和夫人之前也试过,确实好吃!大家放心吃吧!"
说完,他和里正夫人各自咬了一口,向众人示意。
廖大娘和朱大娘相互对视一眼,想着反正有苏大夫在,就算有什么问题也不怕,便也跟着吃了起来。
其他人见里正大人都带头吃了,虽然心里还有些打鼓,但终究抵不住那香甜气息的诱惑,纷纷伸手去拿。
有人小心翼翼咬下一小口,随即眼睛一亮,脸上浮现出惊喜的神色。
有人则先掰下一小块,自己尝了尝,觉得没问题后,才放心地递给身旁眼巴巴看着的孩子。
"这东西真好吃!"
"对啊,又软又糯!"
"比稀粥顶饿多了,吃一块就觉得肚子里有东西了!"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赞不绝口。
原本的疑虑和担忧,此刻全化作了浓浓的惊喜和满足。
就连林春发也忍不住凑上前,悄悄拿了一块红薯。
他咬了一口后,脸上顿时露出了惊讶的神色,却不好意思再说什么,只是低着头默默吃了起来。
“里正大人,这红薯要是能种成,往后的日子可有盼头啦!”
人群中,一个村民激动得满脸通红,声音都不自觉地拔高了几分。
里正脸上笑意盈盈,点头应和:“那可不!只要把红薯种起来,咱们村熬过这个寒冬就有指望了,日子指定能好起来!"
这时,另一个村民搓了搓粗糙的手掌,有些犹豫地问道:"苏大夫,这么好吃的红薯真是用那些藤种出来的吗?"
苏锦萱微微一笑,语气温和却笃定:"没错!这些红薯就是用红薯藤种出来的。只要方法得当,藤苗就能生根发芽,结出这样的红薯来。"
里正接过话头,声音洪亮地补充道:"乡亲们,苏家和宋家种的红薯,一亩地能收八百斤!"
“八百斤!”
乡亲们齐齐倒抽一口凉气。
几个相熟的村民赶忙凑到一起,掰着手指头算起来。
“往年种粟米,一亩地最多收三百斤粮,这红薯的收成,竟抵得上两三亩粟米地!"
“可不是嘛,要是能分到红薯藤,哪怕只种个一分地,也有八十斤粮食,省着点吃,一家人熬过这个冬天肯定没问题!”
"还不止呢!红薯叶也能吃,炒菜煮汤都成,能省下不少口粮!"
苏锦萱和宋韫初对视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其实红薯的产量还能更高。
这次因为是第一次试种,苗太少,加上中途遇到暴雨,怕红薯坏在地里,才不得不提前收了。
若是精心照料,亩产千斤也不在话下。
就在大家热烈讨论时,有个村民犹豫着开口:“可这红薯藤拢共能有多少啊?咱村可是有六十户人家呢,真能家家户户都分到吗?”
周围的人听后,面面相觑,一时都陷入了沉默。
这时,贾二贵媳妇在一旁看着,又开始阴阳怪气:“哼,那些红薯藤还不是先紧着跟苏家走得近的人分?
咱们这些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就只能在这儿眼巴巴干瞅着,能不能分着点儿,还得看人家的脸色呢!”
说着,她还故意用胳膊肘撞了撞身旁的人。
那副模样仿佛在说自己早就料到会是这么个不公平的局面。
然而她话音刚落,里正就高声宣布:“乡亲们都听好了!这次苏家和宋家捐的红薯藤苗,按照每户的人头数来分,公平公正,一家都不会落下!”
这话一出,贾二贵媳妇脸上的神情一滞。
她张了张嘴,想要说点什么挽回一下,可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哽住了,一个字也吐不出来,只能尴尬地闭上嘴。
乡亲们听了里正的话,纷纷点头称赞:"里正大人办事就是公道!"
有人瞥了贾二贵媳妇一眼,嗤笑道:"有些人啊,自己心眼小,还总把别人想得跟她一样。"
"人家苏大夫和宋公子好心帮咱们村,她还在这儿嚼舌根,真是不知好歹!"
贾二贵媳妇被说得脸上挂不住,低着头往人群后面缩了缩。
“苏大夫,宋公子,多亏了你们呐,要不是你们,我们今年可真不知道该咋办了。”
“是啊是啊,你们就是我们全村人的大恩人,这恩情我们记在心里啦!”
全村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纷纷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向苏锦萱和宋韫初千恩万谢。
苏锦萱和宋韫初被众人的热情包围,脸上洋溢着谦逊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