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刘玄德尽得渭南陆伯言驻军高唐 - 三国演义之我佐刘备 - 傻傻的丫头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82章刘玄德尽得渭南陆伯言驻军高唐

建安十年十月下旬,闻关羽攻占许昌,曹操领军退回陈留驻守,东郡之地,尽让与杨雷。.

散关下,刘备诸葛亮大军被杨阜姜叙阻在此处多日矣。叫阵杨阜姜叙只是不出,十五万大军俱被挡在小小的散关下。强攻时,怎奈城中众人拼死用力,散关险要,连攻十余日,亦是不能克。刘备见终不能克散关,大军在此不前,甚是忧虑,便命召集众人商议。

片刻,众人皆至大帐,刘备便道:“此番已然在散关下近二十日矣。连日攻打,城不能破。如此下去,士气低迷,如何能再攻关中?故吾欲退军,不知可否?”

诸葛亮闻言大惊,忙道:“不可,主公可曾观察,如今散关城头日益兵少,吾料关中已无多少官兵,只需昼夜攻打,不使其有喘息之力,方能破关。且如今马孟起兵出武都,攻打天水,料不日即转至散关后,如此,两面夹击,关可立下矣。故而不宜退军。”

法正亦道:“若此时退军,军士必疑吾军败归,如此,更与军心不利。不若强攻之。”

刘备闻言,颔首道:“汝二人之.言皆有道理,只是不知尚需几日才能破关?”

“主公,曹军见吾军俱在散关下,他.处防备必然松懈,不若分兵出斜谷,攻打斜谷关。必可出其不意,一举而下。”魏延忽地进言道。

“不可,此处有人把守,斜谷关临.近此处,焉能不备?不若倾力攻打散关,散关破斜谷诸地自然兵将自撤。”诸葛亮闻言皱眉道。

“军师之言有理,只是吾欲领军,轻身前往,昼伏夜行,.掩其不备,或可一举夺关。”魏延坚持到。

“若是如此,或可成功。不过此事实在弄险而。”诸葛亮.皱眉道。

“无妨,只是需主公调拨山越军一万,如此方能攀.山越岭如平地而。”魏延道。

“如此,文长敢立.军令状否?”法正忽地出言道,言语间有股挑衅的味道。

“魏延愿立军令状。”魏延毫不迟疑地答道。

“取纸笔来。”刘备大喜,便命人取纸笔,令魏延立了军令状。

魏延上前,立好军令状,便一拱手,欲要转身而出。诸葛亮忽道:“文长且慢。”

魏延一愣,随即停下,看着诸葛亮,不知道他有什么说法。只见诸葛亮轻摇羽扇,笑道:“某方思得一计,若按此,文长此去定然成功。”

“军师快讲。”刘备刚才见诸葛亮叫住魏延,还以为其不满呢,不想却是有了万全之策。

诸葛亮笑道:“此事还须劳烦黄忠严颜二位将军。”

黄忠严颜闻言,便即起身道:“愿听军师将令。”

“汝二人领五万军,声势浩大往斜谷去,而魏延则引军悄然往斜谷遣去,如此,斜谷关守将必然一心放在你等身上,如此,文长袭关必然成功。”诸葛亮笑道。

刘备闻言,略一思索,随即便道:“军师果然妙计。命黄忠为主将,严颜为副将,领军五万,打明旗号,往斜谷关进军。文长,你领山越军一万,晓伏夜行,奇袭斜谷关。”三人应诺。顿了顿,刘备忽道:“孝直,你随黄老将军大军往斜谷关去。”

法正闻言,慌忙起身应诺。黄忠严颜对视一眼,均不知刘备这是什么意思,刘备见状笑道:“孝直多有奇谋,汉升若有不决之事,可听孝直之言。”

黄忠闻言,连忙应诺。法正则是大喜应诺,这等于刘备亦是看中了他的智谋,看来自己飞黄腾达的日子到了。日后,少不得会与徐庶庞统诸葛亮等人同列。

魏延却是有些许不爽,毕竟自己提出的谋划有这么多人跟着沾光。不过将令不可违,加之刚刚诸葛亮之计亦是让他无有失败的可能,那这军令状也等于白立了,反正肯定能成功的。不过,饶是如此,他也没有出工不出力的想法,万一没打下来,要追究责任的话,估计自己的脑袋就难保了。故而应诺奉命行事便是了。

黄忠严颜法正既得将令,便即出帐点兵去了,魏延自是领军先他们一步,往斜谷而去。而甘宁见黄忠等人得了将令,便道:“主公,吾愿督师猛攻散关,不下散关,绝不回还。”蒋钦文聘见了,亦是纷纷起身道:“某等愿助甘将军一臂之力。”

刘备见众人请命,心中大喜,道:“如此甚好,既如此,兴霸你便领军攻关,公奕仲业佐之。定要一举而破散关,擒拿杨阜姜叙二人。”三人应诺,亦是出去点军准备攻城。

众人皆去,刘备便向诸葛亮道:“吾此时心中甚是担心二弟五弟他们,不知他们如何了,能否攻下兖州。”

诸葛亮闻言笑道:“主公勿要忧虑,关君侯威震天下,更得元直相辅,许昌不过覆手之间而。至于杨将军处,观其用兵,虽常用险,然无不是谋定而后动,更兼士元奇谋迭出,故主公勿忧矣。恐吾等尚未得关中,二人已然联军攻下兖州了。”

刘备闻言,不由颔首道:“如此便好。二弟五弟必然能得兖州,必然能。”刘备的目光在地图上扫来扫去,看着上面大势,不由连连点头道:“若是如此,黄河之南,皆不属曹操矣。”

诸葛亮微笑着看着那边喃喃自语的刘备,心中亦是激荡不已,十年前,刘备不过据小沛一地而,曹操亦不过据有兖州。当其时,天下英雄何其多矣,任谁也没想到。最终能生存下来的诸侯,不过曹操刘备二人而已,至于那些烜赫一时的各路诸侯,已然败亡殆尽。曹操倒还好说,毕竟起兵之时便是有众多人相投。而刘备虽说是大汉宗室,亦不过一布衣而,最终竟能据大汉大半疆域,却是让人难以置信啊。难不成,又是一个高祖?以今日形势度之,恐怕必然要成功了。只是功成之后,这些猛将谋臣,又如何处理呢?谋臣倒还好说,那些猛将呢?尤其是关羽杨雷,俱是手握一方重兵,镇辅一方。虽说是兄弟情深,但不过义兄弟而已。便是亲兄弟,面对着那个至高无上的位子,又有几人能经得住诱惑呢?这二人自己尚未见过,恐见过后长谈一场方能解尽心中疑惑吧。,

天水府衙中,马超雄姿英发,立在堂中,道:“今已攻下天水,当往何处进军?是往武威金城进军,还是往散关助主公一臂之力?”

庞德闻言道:“当往散关,助主公一臂之力。散关一破,关中西凉再无能抵挡主公大军矣。”

马超闻言,踌躇一下,道:“某欲领军往西凉武威,召集羌氐族人,再往金城击破韩遂,而后东进,与主公会师关中,如何?”

“少将军,军师在吾等出军之时便即说过,令吾等破军之后回师散关,而后再行进军。今若不去散关而去武威,是违将令矣。”庞德一惊,忙道。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用兵之道,岂可拘泥于军令?”马超皱眉道,看看庞德还要再说,当即道:“既如此,马岱随吾领一万军往西凉武威。令明,你与雷铜领军一万往散关。吴兰留守天水。”言毕,重重地一挥手。

庞德见马超决心已下,心知难以劝其回转,当即应诺。其余众人亦是齐齐应诺。当下各人点兵已毕,便各自出发。庞德心内郁郁,恐误了刘备破散关,便忙催着进军。

散关关下,又一波进攻被打下来了。甘宁气的脸色紫涨,自从投了刘备军后,这还是第一次在强攻吃瘪呢。自己这边的箭雨投石可谓如雨般密集,眼见得城墙上都没什么人儿了。但只要自己这边一有人登城,或者攻至城墙下,关上便即站起军士来,又是一番厮杀。如此,直把甘宁看的是火冒三丈。

“吾亲自登先。”甘宁忍不住了,便对蒋钦文聘道,“汝二人在此督战。”

蒋钦忙道:“不若由吾去,将军在此督阵。”文聘亦是抢着要去。

甘宁摇头道:“此番是吾向主公请的将令,当由吾去。若是魏延先破了斜谷而散关尚未攻破,那可就贻笑大方了。且吾是主将,当亲身前往。”

文聘蒋钦见阻止不住,只得由甘宁去了。甘宁身着重甲,手提宝剑,领着亲卫便来至城下。此时恰恰刘备军一轮箭雨已过,军士们已然抬着云梯等物kao上城墙。当即甘宁便顺着一座云梯往上攀去,动作甚是迅即。他的亲卫亦是不敢怠慢,忙抢着附近的几个云梯,往上攀援,亦是有人跟在甘宁之后往上爬去。至于为什么不再甘宁前面爬城,说白了还是不敢。因为甘宁脾气不太好,性刚好杀。故而便是亲卫亦是对其敬畏非常,不敢有丝毫不敬。再说,也不敢挡着甘宁的路,毕竟甘宁的速度拿可是没的说的。自己在他前面不仅帮不上忙,倒是很有可能挡了他的路。

城楼上杨阜姜叙亦是看到又有一波刘备军涌了上来,沿着云梯往上攀爬,不由的对视一眼,心中甚是苦涩。刘备军还真是多啊。自己这关中满打满算不过一万人,如今所剩恐怕不足五千了,不知能挡住几时啊。

“义山快看。”姜叙忽地满脸惊讶,指向一架云梯。杨阜急忙看去,不由大惊,只见那三架云梯之上,军士俱是身着重甲,然攀爬尤为快速,转眼间,已过一半。

“快将云梯推到。”杨阜忙喝道,那个中间身着重甲的人明显是一员大将,攀援极为快速,若是让其上来,恐怕这城墙之上,实在找不到能与之相敌之人啊。

杨阜虽然发令,奈何这些军士俱已大战十余日,俱是手足疲软,难以用力,跌跌撞撞冲过去,欲要将那几架云梯推翻之时,甘宁已然跃上城头。宝剑一挥,顿时几个军士人头飞起,鲜血直溅。而后连连腾挪,转眼间已杀十余人。

“弓弩手,覆盖射击。”杨阜想也不想,便即令道。

“义山。”姜叙大惊。那些弓弩手亦是一愣,拿不定主意。

杨阜忽地怒道:“还不快射,若是其占据城墙,散关不保矣。”弓弩手们如梦初醒,随即便是一声号令,箭雨咻咻地往甘宁射去。眼见得甘宁就要被万箭穿心,其亲卫已到,见有人施放冷箭,俱皆大惊,纷纷往甘宁身上扑去。甘宁正欲杀出一条血路,忽觉得背后一道黑影扑来,想也不想,宝剑倒转,往后便刺。扑哧一声轻响,随即一股温热的液体喷了出来。而此时又有数道身影扑上,甘宁便被扑倒在地,活活地被盖住了。此时,箭矢已到,转眼间甘宁便听得自己身上众人纷纷轻哼,随即道道液体流淌而下。甘宁此时已然看清了对方服饰,皆是自己亲卫。顿时明了,自己方才一剑刺死的乃是自己的亲卫。而其他的亲卫扑上来乃是为了自己遮挡箭雨。

心中既明,甘宁不由的悲愤无比,就欲起身。忽听得那边有人喊道:“北门有敌军至,已然攻上城墙。”紧跟着只听得城上乱成一团,此时便觉得身上一轻,尸首已然被搬开,当即立起身来,却见搬开尸首的乃是蒋钦,不由的一愣。

蒋钦忙道:“吾恐将军独木难支,特来助将军一臂之力。”言毕,不管甘宁,径直往前杀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