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尊敬 - 八零年代寒门崛起 - 颜月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17章 尊敬

天还没亮的时候,郭建设扛着锄头下地。

脚上穿着军绿色球鞋,七块钱一双,上衣是灰色的夹克,当然,夹克是仿的,阳西镇集上买的,服装店老板收他二十五块钱,说是进价,不挣他钱,裤子呢就是普通的劳动布裤子,比夹克衫还便宜,全身上下加一起不到一百块钱。

闺女回来的时候他就穿闺女买的好衣服,闺女不在家的时候他就穿自己买的赖衣服,赖衣服穿惯了,好衣服在身上反而不得劲,干活都不利索,生怕糟蹋了。

他就爱穿赖衣服。

对此,大家已经见怪不怪。

人靠衣装在他这不存在,郭建设出门的时候哪怕披着塑料袋子、披着稻草斗篷,也没有一个人会瞧不起他。

当然他也不会瞧不起别人,闷头干活的时候跟大家一样卖力,挽着裤腿挥锄头,腿上溅了好多泥点子,汗水吧嗒吧嗒的滴在地上,没糊住眼睛就不影响干活,糊住眼睛随便擦一擦继续干。

太阳慢慢地升起,地里的人干了几个小时的庄稼活,都觉得累了,陆续有人回家吃早饭,郭建设也收工回家。

他走路的速度很快,这是公认的。

如果有走路比赛,郭建设保准第一名。

年轻的时候买不起自行车那会,一天到晚走好多路卖鱼,腿脚不快怎么能行?就这么日复一日的,给锻炼出来了。

郭建设扛着锄头,迈着大步子,回家的路上碰到不少人,从地里到村里,陆续有人跟他打招呼。

“三叔你下地了。”

“三叔,咱青云妹子啥时候回来啊?”

“三叔你闺女啥时候接你?我家有点好东西,不值钱,自己做的,就是个心意,我估摸着我妹子喜欢吃,到时候你去的时候说一声,我跟你送家去啊!”

这是乡亲们的心意,刚开始的时候郭建设不愿意收,结果院子里堆的都是,根本分不清谁给的,后来他就不客气了,谁给他就接着,再等价或加价换回去,或直接说:“那敢情好,我跟你买!”

一路点头,一路寒暄,终于要到家的时候,又碰见一堆小孩在玩耍。

“三爷爷!”

“三爷爷好!”

“三老太爷好!”

大到开始上学的学生,小到玩泥巴的泥蛋子娃,见到郭建设啊,一个个可有礼貌了,大老远的就开始打招呼,三爷爷叫的比叫自己亲爷爷还要亲!

没办法,现在小孩一个个很有眼力劲儿,知道谁该讨好,知道谁地位高,就算自己不知道,家里人也会教,小孩要是跟郭建设没礼貌,回家非得被爸妈好一顿收拾。

再说,三爷爷家的几个姑姑有本事啊,有大本事!哪个孩子不佩服,所以呀,孩子们心里头觉得三爷爷可厉害啦,养出这么多厉害的小孩。

这一路又出汗又说话的,郭建设回到家嘴巴很干,咕嘟咕嘟的灌了一大杯温水,闺女给买的保温杯,起床的时候灌好热水,到家了刚好能喝。

郭建设前脚到家,张秋果后脚从菜地回来,她刚才在收拾菜地。

至于早饭,反正孩子们没在家,随便应付就行了。

郭建设烧火,张秋果往锅里倒了两瓢水,放上篦子馏几个馍。

郭建设看火的时候,张秋果飞快的剥蒜,放在蒜窖窑里捣成蒜泥,用勺子几下扒拉到碗里,没扒拉干净的地方用勺子刮几下,往蒜泥里撒点盐,滴点香油,再滴一点醋,这就成了。

等馍馏好之后就着蒜泥吃,再喝点馍锅里的水,这就是一顿饭。

等吃过饭,郭建设和张秋果又开始忙,张秋果给孩子们纳鞋底,千层布的底子,一层一层的铺好纳的结结实实,比集上买的舒服。

她要给孩子们做拖鞋,冬天穿的棉拖鞋,一人一双,再给张路做一双。

郭建设呢,拿着个扫把在院子里扫地,扫赶紧之后,往水泥地上铺上一层油补,将片好的红薯片哗啦啦的倒在上面,耙开晾好。

家里的房子保持原有的不变,又在后头加盖了两层小洋楼,后院原本住着一个老太太,老太太去世之后宅子空着,郭建设花钱买下这块宅基地,改了小楼,做了水泥地,还加了围墙。

前后加在一起面积挺大的,可他干活快,认认真真的打扫没用多长时间,郭建设收拾完之后,跟张秋果说:“我觉得还是不够住啊,秋收之后咱再盖两个棚屋吧,往后孩子们一个个的成家,拖家带口的万一都回来,家里住不下!”

张秋果抬起头,感觉针头有点涩,在头发丛里戳了两下润一润,继续纳鞋底,一边纳一边说:“行,就按你说的来。”

就这么说定之后,然后两个人继续干自己的活。

心里挂念孩子们,明知道孩子们回来很难,明知道一起回来更难,还是忍不住期盼,说不定哪一年就都回来了呢!

郭建设归拢完外面开始归拢屋里,张秋果的鞋底也纳了大半只,门口突突突的响起了汽车喇叭声,应该是瞧热闹的孩子把汽车堵了。

“三叔你在家呢?我们看看你,咋样?今天空不空?能不能到市里体检?”

是的,就是市里。自从大丫去了京市,跟着博士生导师学习,一直到现在好几年了,就回家一次!

因为啥?

因为忙啊!

大丫的老师是军区总医院心脑外科的头把刀,该方面全国最厉害的专家,老师年纪大了,手术台上突发中风之后,无法再拿起手术刀。

大家都知道他退,但是他退了以后的接班人,谁也没想到竟是年纪轻轻的大丫。

所有认识大丫的人都知道大丫好脾气,都知道大丫心软。

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象的到大丫拿起手术刀血淋淋的场景。

大丫一点不怕这些,她又努力又有天份,一越成为手术率最高、完成手术难度最大的心脑外科医生。

就抢人啊!

各大医院都在抢,各个省,各个市,都来抢。

可惜都没抢过军区总医院,大家博士生读完之后正式成为科室的一员,而且是很重要的一员,他们科室的副主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