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第二天,当矢目久司接到警方电话的时候,他正陪着矢木雅人在理发沙龙剪头。
——为了增加本人与照片相似度,矢目久司直接把头发都快过肩的矢木雅人按在了理发店里的升降椅上,要求tony老师给对方推一个最清爽简洁的寸头,争取一比一复刻证件照造型。
“……是,我知道了,我现在就过去。”
挂断电话,矢目久司推开玻璃门,重新走进了店里。
注视着镜子里矢木雅人望着自己的亮晶晶的眼神,矢目久司默了默,柔声嘱咐他:“我有点事情需要离开一下,可能没办法陪着你、等你剪完头发了。”
矢木雅人眼里的光,“唿”地一下就熄灭了。
他眼巴巴地瞅着矢目久司,被按在升降椅上的身体也开始不太安分地扭动起来。
“坐好。”
矢目久司只说了一个词,矢木雅人却好像听见了什么不可违背的命令一样,立刻老老实实坐直了身体。他反应之快、动作之板正,把站在身后的理发师都吓了一跳。
“剪完之后——”摸了摸口袋,矢目久司从大衣兜里翻出一张银行卡,塞进了矢木雅人的手心里,“没有密码,去买点风格符合你自己身份的衣服。”
“噢……”
蔚蓝色的眼睛里盈满了沮丧,矢木雅人仿佛整个人都蔫了下来,恹恹地应了一声,兴致看起来并不是很高。
想了想,矢目久司低头看了眼时间,承诺道:“现在是下午两点半,你好好的,我晚上会接你一起吃晚餐。”
叮——
矢木雅人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真的吗?说好了哦?”
他反复向矢目久司确认着。在有过被两次遗弃的经历过后,矢木雅人似乎对任何事物都抱有极强的不信任感。
“我保证。”
轻轻拍了下矢木雅人的肩膀,矢目久司冲着略显紧张的理发师点了一下头,随后便去前台将账结了。
走出理发店,矢目久司很快找到了自己停在附近的爱车,打着火后,很快便向着昨天半夜才刚离开的雨山公寓方向驶去。
——————
等到矢目久司匆匆走进现场,他便无语地发现,这间沦为案发现场的公寓沙发上,坐着一排自己无比眼熟的身影。
“……研二、阵平?”扫了眼两位挂着浓浓黑眼圈的小伙伴,矢目久司有些疑惑,“你们怎么在这?今天没有去上班吗?”
“还有安室君……”
当目光落到旁边那个略带倦色的金发青年时,矢目久司的眼神逐渐变得有些奇怪。
“——这么早就过来送外卖吗?工作还真是辛苦啊。”
接收到小伙伴的视线,萩原研二有些心虚地移开了目光。
——他今天本来是该去警视厅打卡值班的,但因为要签署保密协议、以及接受之后的一系列相关情报介绍的关系,眼瞅着没有什么棘手的排爆任务出现,降谷零索性就动用自己的职权找了风间,替自家同期请了一天假。
萩原研二的身边,降谷零的眼神也飘忽了一瞬间。
“啊、那个——对,我其实是来送咖啡外卖的,订单显示地址是雨山公寓1403房间。”捏着下巴,煞有介事地,降谷零做出一副正在回忆中的模样。
——1403?
矢目久司眨了眨眼。
那不就是研二和阵平家的门牌号吗?
这大早上的就点咖啡的吗?而且……安室透跑这趟外送,怎么都不换员工制服的?
正在思索间,搜查一课的知名劳模,目暮警官,便按着自己的小圆帽,从卧室里匆匆走了出来。
他脸上的表情很难看,神色中掺杂着很明显的苍白与怒火。
脚步不停,他一边走、一边语速飞快地吩咐:“长岛,你带鉴识课人再给我仔细排查一遍,我就不相信,在这——”脚步猛的一顿,没注意前路的目暮十三险些与面前的那道人影直接撞上。
下意识抬起头,待看清对方的长相过后,目暮十三先是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了一副喜忧掺半的复杂表情。
“好巧啊……”有气无力地同矢目久司打着招呼,目暮十三摘掉手套,拍了拍这位可靠的矢目老弟的肩膀,露出一对半月眼,“没想到管理员所说的,那名深夜造访这栋公寓的可疑人士,居然会是你啊,矢目老弟。”
嘴上这样说着,目暮十三的脸上却没有多少意外的神色。
长叹了口气,目暮十三的脸色很快变得严肃了起来。
“死者四方堂优,女性,27岁,生前曾是一家报社的自由撰稿人,不过近期报社似乎出现了人事变动,死者也因此赋闲在家。据报案人称,他们在下楼扔垃圾时,意外发现死者所租住的公寓大门敞开,疑惑之下,尝试了呼唤死者,却并没有得到回应。”
“……他们?”关注点稍微有点偏移,矢目久司略带困惑地问。
抬手指了指客厅沙发上排排坐的三名青年,目暮十三解释道:“松田和萩原租住的公寓就在对面,今早松田外出扔垃圾时,发现了对门邻居家有些不对劲,之后便立刻招呼了自己的朋友一同进入这间公寓查看情况。”
矢目久司一回头,就瞅见沙发上坐着的三个人,正不约而同地朝着自己露出两排小白牙。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矢目久司总觉得,对方脸上那阳光灿烂的笑容中,似乎有一点点僵硬。
有些摸不着头脑地,矢目久司重新将注意力放回目暮十三身上。
“现在是什么情况?”
“根据报案人、啊,也就是松田的描述,他。们发现死者的时候,对方正浑身是血地躺倒在卧室的床上,颈侧被切割开了一条巨大的创口,人已经断气了,血液在卧室内飞溅得到处都是。”
“根据死亡时间推定、以及管理员的口供证实,在案发时间前后,唯一进出过这栋公寓的可疑人士,就只有矢目老弟你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