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商业风云
清河县的教育事业逐渐走上正轨,我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商业发展之中。随着水利工程的完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清河县的吸引力与日俱增,不少外地商人纷纷前来寻求商机,一时间,县城里变得热闹非凡。
这一天,县城里来了一位自称是“商业奇才”的胡老板。他身材肥胖,圆滚滚的肚子仿佛藏了一个小皮球,走起路来身上的肥肉一抖一抖的。穿着一身华丽却略显俗气的绸缎衣裳,上面绣着夸张的花鸟图案,颜色鲜艳得让人有些眼花缭乱。身后还跟着两个点头哈腰的小厮,一个瘦得像根竹竿,一个矮得像个冬瓜,形成了一幅有趣的画面。
胡老板大摇大摆地走进县衙,那模样仿佛他不是来谈生意,而是来视察的。他那粗嗓门一开口,就把县衙里的人都吓了一跳。
“县丞大人,我胡某人有个绝佳的主意,能让清河县的财富翻倍!”胡老板扯着嗓子喊道,声音震得房梁上的灰尘都簌簌往下落。
我饶有兴趣地看着他,心中暗自好奇这个看似浮夸的人到底有什么高招,说道:“哦?胡老板不妨说来听听。”
胡老板清了清嗓子,故作神秘地说:“我打算在清河县开一家超级大的酒楼,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天下第一楼’!这酒楼里要有山珍海味,要有歌舞表演,还要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酒佳酿。客人们在这里不仅能品尝到美味佳肴,还能欣赏到精彩绝伦的表演,享受帝王般的待遇!”他一边说,一边手舞足蹈,脸上的肥肉也跟着不停地抖动,仿佛已经看到了酒楼的辉煌景象。
他正说得唾沫横飞,眉飞色舞,突然肚子传来一阵“咕噜咕噜”的响声,声音之大,如同打雷一般,在安静的县衙里回荡。在场的衙役和官吏们先是一愣,随后忍不住哄堂大笑起来。
胡老板尴尬地挠挠头,脸上泛起一丝红晕,试图掩饰自己的窘态:“嘿嘿,早上吃得少,肚子不争气。”
我强忍住笑,说道:“胡老板继续说。”
胡老板定了定神,接着说道:“大人,我这酒楼一旦开起来,保证让清河县成为周边地区最热闹的地方,到时候人们都会慕名而来,那银子还不得像流水一样进咱们的口袋!”
好不容易止住笑,我接着问他:“那胡老板资金可准备充足了?”
胡老板拍着胸脯保证:“大人放心,我有的是钱!”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钱袋,想要展示给我看。结果不小心把里面的几个铜板掉了出来,叮叮当当滚了一地。他急忙弯腰去捡,那肥胖的身躯弯下去十分费劲,嘴里还念叨着:“哎呀,我的钱,我的钱!”
那两个小厮也跟着手忙脚乱地帮忙,瘦高个的小厮不小心踩到了矮冬瓜小厮的脚,两人顿时摔作一团,又引起一阵笑声。
就在这时,又有一位商人刘掌柜前来。刘掌柜与胡老板截然不同,他身材修长,面容白净,身着一袭素雅的长衫,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儒雅之气。
刘掌柜拱手说道:“大人,我认为开酒楼不如开一家布庄,咱们清河县百姓的衣着需求可不小。如今大家生活越来越好,都想穿得更体面些,布庄的生意肯定差不了。”
胡老板一听不乐意了,瞪大眼睛说道:“布庄有啥好的,哪有我的酒楼热闹!人们吃饭喝酒看表演,那才叫享受!”
刘掌柜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胡老板,酒楼虽好,但不是人人天天都去。而布庄的布料却是大家日常所需,只要品质好、款式新,生意必然兴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得面红耳赤。胡老板涨红了脸,挥舞着胖乎乎的手:“你懂什么?我的酒楼能吸引四方来客,带动整个县城的消费!”
刘掌柜也不甘示弱:“胡老板,消费也要基于实际需求,布庄才是实实在在为百姓服务。”
我看着他们争论不休,心中觉得既好笑又无奈,说道:“二位先别争了,不如各自去筹备自己的生意,看看谁能真正为清河县的商业发展做出贡献。”
胡老板信心满满地离开了县衙,立刻着手准备他的酒楼。为了给自己的酒楼造势,他居然找了一群街头艺人在酒楼门口表演杂耍。表演一开始,倒是吸引了不少人围观。有喷火的、顶碗的、踩高跷的,好不热闹。
正当大家看得津津有味时,一个艺人在表演喷火时,不小心把火球扔偏了,直接飞到了酒楼的招牌上。那招牌瞬间着了火,冒出滚滚浓烟。胡老板在一旁急得直跳脚:“哎呀呀,快灭火,快灭火!”
人们纷纷帮忙打水灭火,好不容易才把火扑灭,可那招牌已经被烧得黑乎乎的,惨不忍睹。胡老板欲哭无泪:“这可怎么办?还没开业就出了这档子事!”
而刘掌柜的布庄在开业当天,也状况百出。原本准备的鞭炮受潮,点了几次都没响。刘掌柜急得满头大汗:“这可如何是好?开业不放鞭炮不吉利啊!”
最后,好不容易鞭炮响了,却把旁边的一只鸡吓得飞进了布庄。那鸡在布庄里到处扑腾,把布料弄得乱七八糟。伙计们手忙脚乱地抓鸡,顾客们在一旁笑得前仰后合。
尽管过程中充满了各种令人捧腹的意外和波折,但胡老板和刘掌柜并没有气馁。
胡老板重新做了一个更气派的招牌,还加强了对艺人们的训练,确保表演安全无误。酒楼开业那天,高朋满座。美味的菜肴、精彩的表演,让客人们流连忘返。
刘掌柜则重新整理了布料,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活动。他还亲自向顾客介绍布料的品质和款式,凭借着他的热情和专业,布庄的生意也渐渐红火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商人也纷纷在清河县投资兴业。有开茶馆的,有卖珠宝首饰的,还有经营药材生意的。
一天,我在街上视察,看到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心中充满了喜悦。
这时,胡老板和刘掌柜一起走了过来。
胡老板笑着说:“大人,多亏了您的支持,我的酒楼现在可是日进斗金啊!”
刘掌柜也说道:“大人,我的布庄也生意不错,这都要感谢清河县的好发展。”
我看着他们,欣慰地说:“是你们的努力让清河县更加繁荣,希望大家继续加油,让咱们的县城越来越好!”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清河县的商业渐渐繁荣起来。街道上充满了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