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意外的喜讯 - 大唐公务员 - 送和谐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唐公务员 >

第22章意外的喜讯

解决了钱万贯这个大麻烦后,清河县的日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和繁荣。我也总算能稍微缓口气,偷得浮生几日闲。

这一日,我正悠哉地在县衙后院喝茶看书,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一丝凉爽。我靠在躺椅上,手中捧着一本古籍,正看得入神。

忽然,赵德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那脚步声重得像大象在奔跑,差点没把这后院的地砖给震裂了。

“大人,大人,有大喜讯啊!”赵德一边跑一边喊,声音都变了调,激动得满脸通红,额头上的汗珠直往下滚,也顾不上擦一擦。

我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咋呼吓了一跳,手中的书差点没掉地上。

“赵德,你这冒冒失失的,到底什么事把你激动成这样?”我放下手中的书,皱起眉头,略带不满地问道。

赵德喘着粗气,双手撑在膝盖上,大口大口地呼吸了几下,才断断续续地说道:“大人,刚刚从京城传来消息,圣上听闻了咱们清河县的种种变革和发展,龙颜大悦,要对您进行嘉奖呢!”

我一听,心中不禁一阵惊喜,就像平静的湖面突然被扔进了一颗大石头,泛起了层层涟漪。但我还是故作镇定,毕竟在这官场混了这么久,多少还是要有点沉稳的样子。

“莫要胡说,这消息可确切?”我半信半疑地问道,眼睛紧紧盯着赵德,试图从他的表情中看出端倪。

赵德站直了身子,眼睛瞪得溜圆,急得直跺脚:“大人,千真万确!这消息是我从京城来的朋友那儿得知的,他在朝廷里当差,消息绝对可靠!据说圣上还准备派钦差大臣来实地考察,若是情况属实,咱们清河县可就要名震天下啦!”

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清河县。百姓们纷纷奔走相告,街头巷尾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聚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哎呀呀,咱们县丞大人真是厉害,这下要得到圣上的嘉奖啦!”一个卖菜的大妈笑得合不拢嘴。

“可不是嘛,咱们清河县能有今天,全靠县丞大人!”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充满敬佩地说道。

“希望圣上能多多赏赐咱们县,这样咱们的日子就更好过啦!”一个老者捋着胡须,满怀期待地说道。

柳瑶得知后,迈着轻盈的步子走进书房,脸上洋溢着温柔的笑容。

“夫君,这都是你应得的。这些年你为清河县付出了这么多,总算有了回报。”柳瑶一边说着,一边给我倒了一杯茶。

我拉着她的手,深情地看着她的眼睛说:“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若没有你在背后支持我,我也难以坚持下来。”

柳瑶轻轻拍了拍我的手:“夫君,不管怎样,这都是好事,咱们得好好准备迎接钦差大臣。”

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清河县都忙碌起来,大家都想以最好的面貌迎接钦差大臣的到来。街道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连角落里的灰尘都不放过。房屋也被重新粉刷一新,那颜色鲜艳得就像刚开的花朵。

县衙里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主簿拿着账本,一边算着一边念叨:“这接待的费用可不能超支,但也不能太寒酸,得让钦差大臣感受到咱们的诚意。”

李武将军带着士兵们在县城里巡逻,确保治安良好,他那严肃的表情让人望而生畏。

“都给我精神点,别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乱子!”李武将军大声呵斥着士兵们。

然而,我心里却有些忐忑不安。虽说清河县这些年确实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万一钦差大臣鸡蛋里挑骨头,那可如何是好?我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思考着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大人,您别太担心了。咱们清河县的成就有目共睹,钦差大臣一定会如实禀报圣上的。”孙夫子安慰我道,他捋着胡须,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我停下脚步,看着孙夫子:“孙夫子,话虽如此,但这官场之事复杂多变,咱们还是要小心谨慎为好。”

孙夫子点了点头:“大人所言极是,不过咱们只要问心无愧,也就没什么好怕的。”

就在我们紧张筹备的时候,京城的钦差大臣终于到了。这位大臣姓刘,看上去一脸严肃,浓眉紧锁,眼神犀利,让人心里有些发怵。他穿着华丽的官服,身后跟着一群随从,那排场可不小。

我小心翼翼地陪着刘大人在县里视察,每到一处都详细地介绍着各项改革措施和取得的成果。刘大人一路上只是默默听着,不置可否,偶尔微微点头,或者皱一下眉头,这让我的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

当看到新修的水利工程时,刘大人停下了脚步。

“这水利工程规模不小,不知成效如何?”刘大人问道。

我连忙回答:“大人,自从这水利工程建成后,周边的农田灌溉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今年的庄稼收成比往年增加了不少。”

刘大人微微眯起眼睛,看了看周边绿油油的庄稼,说道:“嗯,看起来确实不错。”

接着,我们来到了繁荣的商业街。街上人来人往,店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吆喝声此起彼伏。

“这商业街倒是热闹非凡,不知税收如何?”刘大人又问道。

我心里一紧,如实回答:“大人,税收有所增加,但我们也采取了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商家发展。”

刘大人没有说话,继续往前走。

最后,我们来到了热闹的学堂。孩子们的读书声清脆悦耳,先生在讲台上认真授课。

刘大人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嗯,重视教育,不错不错。”

晚上,在县衙设宴款待刘大人。宴席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还有清河县特有的美酒。

我端起酒杯,恭敬地说道:“刘大人,一路辛苦,下官敬您一杯。”

刘大人举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

宴席间,刘大人突然问道:“听说这些改革都是你一人主导?”

我连忙起身回答:“大人,这都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下官不敢居功。清河县的百姓们积极参与,县衙的各位同仁也尽心尽力,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刘大人点了点头:“嗯,不错,懂得团结众人之力,这很难得。”

经过几天的考察,刘大人终于要回京复命了。

“希望你们能继续保持,莫要辜负了圣上的期望。”刘大人临行前说道。

我和众人一起送刘大人出城。

看着刘大人远去的队伍,我心中充满了期待。不知道这次的嘉奖会是什么,清河县的未来又会怎样......

回到县衙,我召集了众人。

“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要继续努力,为清河县的发展尽心尽力。”我说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