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疯傻的璇郡主
敬王府主院
蒋嬷嬷灰头土脸跪在敬王和敬王妃面前,哭得可怜。
“老奴晌午就到了青玉庵,递上拜帖说明来意。看门的小师傅没有收拜帖,只说凡苦师太云游去了,现在庵里住持是凡济师太,不巧正在闭关。
小师傅说无须禀报,只管把人接走,但是庵堂不接待男客,只许老奴自己进庵,不能扰了其他人清修。
老奴见到了璇姐儿,谁知璇姐儿趁老奴跪下行礼的时候,突然对老奴拳打脚踢……呜呜……老奴又不敢还手,只能苦苦哀求璇姐儿随老奴回家。
呜呜……璇姐儿抓花了老奴的脸,还嚷嚷着要杀老奴……呜呜……老奴害怕,只得逃了回来,谁知路上马车轱辘又断了……呜呜……老奴没用,没有接回来璇姐儿,请王爷王妃责罚。”
蒋嬷嬷以头磕地,哀哀哭着。
“那丫头疯病还没有好?不是说皈依了佛祖就会好?”赵晏很是疑惑。
对赵璇儿,赵晏心里一直很别扭,所以他躲在外面很晚才回府,就是想等着自己的王妃做主先把人接回来安置好。
居然没有接回来?而且人还是疯疯癫癫?
就很烦!
敬王妃钱氏见赵晏脸色难看,急忙附和道:“王爷说的是。青玉庵是佛门清修之地,有佛祖看着呢,璇儿如何还会疯癫?
定是你这奴才办事不利,言语无状冲撞了璇儿……”
钱氏对着蒋嬷嬷斥道:“嬷嬷,你也是府中的老人了,平日里我都是倚重你的,你如何轻重不分不敬璇姐儿?惹得她生气教训你?
她虽在庵堂静修,可也是我敬王府正正经经的主子,一言一行都是我们王府的颜面,你如何开罪于她?”
“老奴有罪!”
钱氏话里话外都是埋汰那个疯子,蒋嬷嬷自然是听得懂,她配合着不分辩不还嘴,一个劲不停的以头抢地,显得十分的无辜。
“行了,你起来吧。”赵晏烦躁地摆摆手让蒋嬷嬷起身,又转头对王妃道:
“你也别为那丫头打掩护了!你当我不知道,这些年你往庵堂送了多少银子?”
钱氏心里一哆嗦:“王,王爷……”
赵晏叹口气:“那丫头的命是大师批的,佛门清修是为了修除她身上的煞气。你往庵堂里打点,想让她过得随心所欲,你以为那是疼她?你那是害她!”
“看吧,没有修行好,还是疯疯癫癫。”
钱氏心里松了一口气,表面上却是委屈哭道:“我,我就是不忍心嘛……”
钱氏容貌虽不明艳靓丽,但也算是清秀可人。她平日里以赵晏为天,对赵晏温柔顺从,她又是当今太后的外甥女,有一女二子傍身,因此在这王府里,赵晏对她是爱让三分的。
此刻见钱氏哭了,赵晏急忙站起来安慰道:“我没有怪你。你就是太善良了。岂不知‘慈母多败儿’?我知道你对她好,可是一味心软,只会得不偿失——佛门净地,佛祖看着呢。”
“我不管,只要是王爷的骨血,我便要对她好。”钱氏抽泣着:“为了王爷,哪怕是要了我的命,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赵晏心里感动,将钱氏紧紧搂在怀里。
蒋嬷嬷趁机插嘴问道:“老奴斗胆,璇姐儿那边该如何是好?”
赵晏摆摆手:“这事你们不要管了。明天我叫福来带府兵过去,绑回来先。”
蒋嬷嬷心中大喜脸上却不显,起身退出了主院。
搂着钱氏的赵晏,郁闷说道:“原本好好的,都是琳儿惹的祸。”
“琳儿?琳儿怎么啦?”钱氏顿时紧张,她的琳儿那么乖。
赵晏苦笑:“琳儿有才啊!编了一本诗集,引得京都洛阳纸贵。”
“这是什么祸事?小小年纪就能出书,琳儿好厉害呢!”钱氏脸上顿时染了光彩。
“是厉害,厉害到我被皇兄骂。”
“圣上为什么骂你?”钱氏不解:“难道诗有问题?”
“诗没有问题,写诗的人有问题。”
“谁呀?”
“镇南王世子,宁灏。”
“宁灏?”钱氏眼睛一亮:“那孩子我见过呢,一表人才。”
“你见过?”赵晏奇怪道:“你在哪里见过。”
“哎呀,你忘了?宁灏三岁时,被镇南王妃带进宫里参加宴会,我还送给他一块玉佩呢。”
赵晏摇摇头:“谁会记得那么多年前的事?”
“那孩子还会写诗?我记得那时候拿了一把小木剑,挥呀挥的可爱极了。原来是文武双全的孩子!难怪琳儿喜欢……”
“停!”赵晏看钱氏一副丈母娘看女婿的样子,紧急叫停道:“琳儿不许喜欢。圣上说,要把璇儿赐给宁灏。”
“璇儿?”钱氏吃惊道:“所以你才要去接她回来?可是为什么是璇儿?琳儿编的书,圣上要指婚,也应该是为琳儿指。
你没有告诉圣上,璇儿已经皈依了佛门?”
“当然说了。”赵晏不耐烦道:“就为这个,皇兄还训斥了我。”
赵晏心里愤懑不得发泄,委屈得眼圈都红了。
钱氏却是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