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财帛动人心 - 明昭帝姬 - 一路顺芬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昭帝姬 >

第58章财帛动人心

陆文丰收到不平的飞鸽传书,大将军的铠甲都未来得及更换,快速召唤李元祖三人,快马加鞭赶往太原府附近的那间客栈!

速度一定要快,小公子昏迷不醒的事,若是传出去,后果一定很糟糕!

整个太原府已经不是从前的太原府了,如果太原府还有什么可信之人,那也超不过一双手的数量,要不然,也轮不到陆将军千里走单骑,从边关奔赴回来,来保护小公子了!

当然,以杨从的能力,若不是昏迷不醒,是不需要人来保护!

杨太尉临行前,拉着陆文丰说了许多车轱辘话,听的他都能倒背如流了!

杨太尉果真老了,年轻的时候,是杀伐果断,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谁知道,离开队伍,来到京都,不仅话多的不行,杨太尉还变得特别的婆婆妈妈!

如果不是杨夫人大喝一声,让他们速速离开,估计杨太尉会拉着他的手,能说一晚上话!

总之,要小心太原府那几个老人,杨项昌在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蠢蠢欲动了,何况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人早已把太原府当成了自己的家!

当初天家收走大部分兵力,把他调往京都封为太尉,太原府的建制并没有变动,其他人员也是还是按部就班!

公文事务等交给副使张瑞,掌书记胡建武,还有行军司马崔文兵三个人去负责!

三个人,三足鼎立,互相压制,又互相制衡!

天家还是有点小聪明,可惜啊!天家不知道,单单一个张副使就可以让太原府风云变幻!

副使张瑞,太原府的地头蛇!

杨项昌是个武将,天生喜欢打仗,喜欢在边关带着士兵浴血奋战!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杨项昌带着老妻差不多有三百天在边关!

太原府所有的事务就等同于交给了张副使!

最初的那几年,张副使应该是忠心耿耿兢兢业业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去?

当权力财力人力摆在眼前,尤其是公使库里,白花花,金闪闪,亮晶晶的白银真金玛瑙宝石!

日益增多,日进斗金!有些人的心思就藏不住了!

财帛动人心啊!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故事多不胜数!

当然,张瑞的目标不是公使库,那只是一小部分的财务而已!

他也只是代管,太原府没有节度使,财务还是需要上报朝廷!

他要的是整个太原府,是河东节度使一职!

有了节度使的旌节!

云州、朔州、岚州、忻州、太原等地的财政大权不也是收入囊中了?

有了节度使的旌节!他就可以当家做主,大事通知朝廷,其他的都是他说了算!

掌书记文采斐然,没有多少个心眼子,但是有不少的小心眼子!

自视清高,自命不凡又多愁善感!

行军司马崔文兵,倒是个人才,文韬武略,行军打仗都是一把好手!

杨太尉在太原府时,崔文兵协理军政戎务,操练甲兵,修军备,预军机,掌军法,也掌管军资粮饷的分配。

行军司马是个有实权又有钱的职位!

如果是前朝,由于节度使的职权实在是太大了,总揽了辖区内所有的军民财政!

作为重要佐属的行军司马,他的职权也涉及到地方各个行政管理。

行政司马是有权利管辖河东几个州的军事事务和军资粮草!

那是前朝,如今节度使都没有那么大的权力了,最重要的是十大节度使,有兵马的也是寥寥无几!

天家的思想很明确,军,守得是帝王,其他地方不能有多余的兵将出现!

其实是怕各地诸侯和节度使权利太大,万一不听话,有了异心,下场不就和被先帝灭国的前朝一样么!

先帝的出身就是河东节度使!

前车之鉴,天家以此来警醒自己!

只是这行军司马崔文兵出身不好,父亲是个小吏,母亲身体不好,常年吃药!

若不是碰见杨项昌的习武师傅,恐怕他这辈子也无出头之日了!

偏偏崔文兵的性格又被杨项昌所喜!

后来就成了杨项昌大都督的行军司马!

杨项昌去了京都,崔文兵被张副使设计夺了管军资粮饷分配的权利!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夺的,天家带走了边关的兵马,操练甲兵,修军备,预军机,掌军法,一切都成空谈!

没有兵马,他这个行军司马就是个空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