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 女皇 - 云清流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女皇 >

第52章

就在皇帝陛下病重之时,有一件事情困扰了其他人很久。那就是皇帝驾崩之后,居住的陵寝该怎么办?

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那都是因为这位皇帝陛下刚刚登基六年。六年的时间,还不足以让那些工匠修建出一座庞大辉煌的陵寝过来。

面对这样的情况,皇后陛下下旨,征召天下民夫工匠,前往某个风水宝地继续建造陵寝。

有那么多的人存在,皇帝陵寝应该能够提前修建完毕。

早就得到皇帝病重的消息,修建陵寝的那些人立刻加班加点,努力的修建。终于,在皇帝驾崩之前,完成了陵寝的修建。

看着刚刚驾崩的皇帝陛下进入陵寝当中,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在限定期限之内,完成的任务。否则的话,他们也不知道会遭到怎么样的惩罚。

安置好小皇帝的一切之后,年仅十一岁的皇后陛下在众人的拥护下,登基为帝。

先皇和女皇陛下的交易,该知道的人都知道。因此,他们也不着急,慢慢地辅佐女皇陛下统领整个天下。只要整个大汉王朝还在,只要皇位不落到其他人的手中。那么,那些忠心于汉室的大臣们,绝对不会做出什么多余的事情来。

眨眼的时间,就是四年过去了。女皇陛下已经十五岁,该到了及笄的时候了。

为了举办及笄礼,周围大臣们整整讨论了一年。因为,在此之前,并没有哪位女皇在皇位上及笄。

对于大臣们的行为,女皇陛下秉持开放的态度。只要是大臣们众志成城的意见,她绝对接受。毕竟,女皇陛下对于这种事情并不看重。不就是成年了吗?有什么值得大肆宣扬的?

浩浩荡荡的及笄礼过后,女皇陛下从一个女孩,变成了少女。如果她是一个民间小女孩,那么就意味着,她已经到了婚配的年纪。只可惜,女皇陛下在八岁的时候,就已经成婚。而且,在十一岁的时候,成为了名传天下的寡妇。

在这个年头,婚配之事十分自由。无论是谁,失去了伴侣之后,都可以再娶,在嫁。就算是不愿意再次婚配,如果你手中有闲钱的话,养几个小情人也可以。

对于这样的事情,绝对没有人说什么。因为,整个大汉王朝,都是如此。

如果女皇陛下没有登基为帝,以她当年的身份,同样可以再次婚配。不过,与此同时,也失去了相应的权利。所以,大汉建国几百年以来,都没有人会这么傻,放弃皇后的身份,去做一个普通人。

女皇陛下虽然已经登基为皇,按理来说可以后宫三千。但是,女皇陛下曾经和先皇做过交易,不能够和其他人在一起,更不能生育孩子。因此,即使女皇陛下已经成年,也没有人敢冒着悠悠众口,让女皇陛下立后纳妃。否则的话,将先皇置于何地。

就算是如此,选秀还是要进行的。因为,选秀这个活动,并不是单单只是为了皇帝一人。那些皇室宗亲们的正式伴侣,就来自于选秀。

选秀进行的这几天,女皇陛下都没有参与进去。或者说,在女皇陛下见到那些小鲜肉之前,她就被大臣们拖走了。

一次,或许女皇陛下没有察觉出来,两次她便明白过来了。这些大臣们那么做,就是为了防止她喜欢上某个人。到时候,违背了与先帝之间的承偌,那可怎么办呢!

想到这里的时候,女皇陛下心中十分无语。这些大臣们,真是想多了。当她是那些情窦未开的小女孩吗?

女皇陛下无奈的叹了口气,哀声叹气的表示,自己并没有和其他人成亲的想法。

对于这一点,女皇陛下在行动上完全表现了出来。只要是那些长得好看的少年,她绝对不多看一眼。久而久之,估计就没有人在男色这一方面防备她了吧!

王莽这几年,总想着改革。他想要这个世界,就如同孔子所说的那样世界大同。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对于自己父亲的志愿,女皇陛下拍手称赞,毫不犹豫的支持。虽然很难做到,但是他们总要试一试。

因此,一场浩浩荡荡的改革,就这么开始了。

王莽仿照《周礼》的制度推行新政,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耕地重新分配,又废止奴隶制度,建立五均赊贷(贷款制度)、六`政策,以公权力平衡物价,防止商人剥削,增加国库收入。刑罚、礼仪、田宅车服等仪式,不停回复到西周时代的周礼模式。

但是,王莽的改制拥有一系列的缺陷,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由于政策多迂通不合实情处,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不断引起天下各贵族和平民的不满。

见到这样的情况,女皇陛下并没有感觉到任何意外。因为,任何改革,都有有利的一面,以及不利的一面。因此,女皇陛下力排众议,坚持站在王莽的身后,为他扫尾擦屁股。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女皇陛下二十岁的时候,大汉皇朝的情况总算是好了许多。最重要的一点是,改革之后的好处,慢慢的显现出来了。反正,国库中的税收,随着改革的变化而逐渐充盈。

女皇陛下和王莽父女俩还没有高兴多久,北方区域就发生了大旱。

太阳像个泼了油的火球,火辣辣的悬在天空中,向外散发着灼灼火气,就连仅剩的一丝遮蔽的云彩,也在太阳的蒸腾中,飞灰烟灭。

中了暑的知了躲在大树的肘腋下,热得也有气无力的喊叫着。大地被太阳烤成赤铜色,地上的蒸汽顺着太阳的光束往上攀爬。田野里的庄稼也在闷热的烤炉里中展转挣扎,和焦急的人们一起等待大雨的到来。

女皇陛下虽然不觉得现在的天气有多么的热,但是她看过有关于旱灾的记载。因此,对于这些天灾人祸,女皇陛下立刻联系人手赈灾。不管怎么说,这些百姓都是她的子民。女皇陛下绝对不会让这些人啃树皮,吃黄土,食不果腹,易子而食。

面对北方大规模的旱灾,女皇陛下只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免税。至少在旱灾的范围内,女皇陛下绝对不会收税。就算是想要收税,看看那仿佛乌龟壳一般干裂的大地,又能收得上什么呢!

第二件事情,就是收集粮食,运往灾区。

在收集粮食的过程中,女皇陛下发现,有一些不良商人囤积居奇。将原本廉价的粮食囤积起来,在旱灾发生的时候卖出了高价。不过,还有更多的商家,他们不卖粮食。

女皇陛下了解过情况之后,心中很是悲哀。有些不卖粮食的商家,并不是不想卖,而是不敢卖。如果卖高价的话,他们良心上自己过不去。如果按照以往的价格售卖的话,他们这些低价的粮食大部分都流入到了那些囤积居奇的商家手中。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们宁愿不卖,也不能便宜了那些黑心的人。

面对这些不卖粮食的人,女皇陛下也不好意思惩罚。说到底,这并不是这些人的错,只是世道艰难罢了。

转过头来,女皇陛下就将那些黑了心肝的商人抄家斩首。就算是背后有超大的背景,也不能阻碍女皇陛下的行动。并且,女皇陛下发下话来,如果谁有什么意见?当面对她说。

笑话,女皇陛下可不是什么傀儡。她可是以幼稚之年,掌控整个大汉朝的强人。因此,没有人会傻了吧唧的,将自己的把柄递到女皇陛下的面前。

所以,那些黑心商家都死光了,也没有人敢到女皇陛下的面前去申辩。

女皇陛下抄家之后,得到了大量的粮食。看到那些数据,女皇陛下心中很高兴。只要国库中再出一部分,这旱灾就可以完美地度过了。保证在这个过程中,很少会有人死亡。

经历了女皇陛下的雷霆手段之后,没有任何人再敢做小动作。慢慢的,一些卖粮食的商家开门了,卖出了和以往相同的价格。

面对这样的情况,百姓们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只要这些粮食的价格低廉,他们就不用担心自己以及家人饿死了。无论如何,以他们的积蓄,总可以渡过这一次灾难。

女皇陛下收集的那些粮食,其实并不是用来赈灾的。认真说起来,这些粮食是钱币的代替品。

因为,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惰性。天上免费掉下来的午餐谁也不嫌多,谁也不会珍惜。

为了让这些灾区的人能够吃饱喝足,同时又不颓废的度过整个灾难。女皇陛下苦思冥想了很久,最后在朝臣们的帮助下,得到了一个好办法。

献出计谋的人,是一个世家子弟。容貌俊美,风流倜傥,才华卓越,学富五车。

这个少年郎年仅十六岁,名叫薄夷嘉,是汉景帝皇后的家族后裔。他自小聪颖,拥有灵气,得到许多大能的赞扬。不过,他有一点值得很多人诟病。那就是此人男女不忌,太过风流,和很多人都有一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