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听说你要移民了,去当……
还不到早晨八点,东辅市人民医院就已经人满为患了,人山与人海不仅侵袭着宏伟的门诊楼,还在不停地侵袭着高大的住院部大楼。
3号住院部大楼有八台电梯,还分高底层和单双层,然而梁顾愣是在通往10―20层(单层)的这两台电梯前等了有足足十五分钟,才成功跻身搭乘。挤进电梯后也用不着他腾出手摁楼层键,反正每层都有人下,所有的单数楼层键早就被别人摁亮了。
到了19层,电梯门缓缓开启,梁顾拎着早饭走下了电梯,虽然手中拎着的是保温袋,但他还是下意识地去摸了摸,生怕饭凉了似的。
每间病房的大门上都镶嵌着长方形的透明玻璃板,走到1930这间单人病房门前时,梁顾先朝着病房内看了一眼,看到了站在窗前的儿子。
一晃十几年过去,当初的那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已经变成了一个身型挺拔的俊逸少年,颇有他年轻时的风范。
但其实在当年,这个小子刚刚出生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是不知所措。护士把裹在蓝色襁褓中的孩子抱给他的时候,他连抱都不知道该怎么抱,两条胳膊全是僵硬的。
后来,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他也慢慢习惯了为人父的身份,并且伴随着年纪的增长,他也会设想未来,设想儿子长大后会从事什么职业?会找一个什么样的女孩结婚?会生一个男孩还是女孩?不过真到了那个时候,他也变成满头白发的老爷爷了。
但谁知道呀,孩子得病了。
两年多以前,噩耗忽然袭来,如用陨石撞击地球,把他的家庭撞得动荡不堪,无论是他还是妻子,都无法接受孩子得病的事实,但是他们两个谁都没有想过放弃――
保守治疗是能暂时保持肿瘤的稳定,但没人能保证肿瘤不会病变、不会恶化。
他们想要的是根治,想要他一生安康,寿终正寝,而不是兢兢战战地活着,或者死于一场疾病带来的意外。
这两年来,他和妻子问遍了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脑科医生,大部分医生看完儿子的病例后,都建议他们保守治疗,仅有极个别医生说可以手术一试,但却无法保证生存率,也无法保证术后残留的伤害会有多大。
在无法保证生命完整的前提下,他们不敢拿儿子的生命去赌。
后来,他们听说休斯顿的一位专攻脑部病变的医生正在研究开发新的治疗手段,还听说他曾经成功治愈过一名和他们儿子的病情极为相似的病例,于是乎,他立即推掉了所有的工作,怀揣着所有的希望远赴美国。
飞行万里,前途渺茫,但万幸的是,那位金发蓝眼的医生看过儿子的病例后,很欣然地表示可以接受他成为自己的病患。对于他和妻子而言,这绝对算是两年多以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原本渺茫的希望被点石成金,变成了浩瀚烟花,被阴霾笼罩许久的生活终于重现了斑斓色彩。
但是他们夫妻俩谁都没想到,这个不要命的臭小子竟然瞒着他们俩报名参加了篮球赛。
脑瘤患者最忌剧烈运动,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脑出血或者肿瘤破裂。
更绝望的是,儿子的病情特殊,导致他暂时无法接受开颅治疗,所以他们只能选择保守治疗的方式。
那个臭小子,在icu中躺了整整一个月,各种仪器加身,每天都在和死神抗争。
在那短短的一个月中,他们夫妻两人收到过数次来自icu的病危通知书,其中有几次连主治医师都要放弃了,下达病危的时候,还劝他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他的妻子宋瓷还曾在icu门外哭晕过好几次。
但或许是天见可怜,又或许是儿子命不该绝,在死亡的边沿徘徊过无数次后,他竟然挺了过来。
半个月前,他的情况逐渐稳定,被转至了普通病房。
再过几天,就能出院了。
他的妻子宋瓷说,这小子是命大,白捡了一条命回来,还说他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很赞同妻子的说法。
此时,窗外的阳光正好,无私地照耀着病房内的一切。
梁顾推开了病房的门。
站在窗前的梁云笺听到脚步声后,转过了身。
他的身上穿着一套蓝白条相间的病号服,朝阳的照耀下,浓密的短发漆黑如墨,肤色浅的有些过分,呈现着一种病态的苍白感。
走进病房后,梁顾先问了一句:“你妈呢?”
梁云笺微微卷起了眼梢,笑着问:“才几个小时没见就想她了?”
梁顾瞪了他一眼:“天天好得不学,调侃你爸妈一整套。”他走到了餐桌前,将早餐袋子放到了桌子上,又问了一遍,“你妈干什么去了?再等会儿饭就凉了。”
梁云笺没再调侃他爸:“缴费去了。”沉默片刻,他忽然对自己的父亲说了句,“对不起,让你们破费了。”
梁顾:“……”
青春期的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段,会对花费父母的钱财产生愧疚情绪,这是一种懂事的标志,也是成长的标志,但梁顾并没有感到欣慰,反而无尽心酸:“你说什么呢?”
梁云笺望着自己的父亲,很认真地道歉:“是我不对,让你们担心了。”
梁顾的眼眶直泛酸,因为担心会影响儿子的情绪,所以他们夫妻俩从未主动提及过他报名参加篮球赛的事情。
没想到,这小子竟然会主动开口。
孩子确实是长大了,懂事了。
但他宁可他永远叛逆不懂事,只要他能身体健康、平平安安就行。
随后,梁顾深吸一口气,很严肃地告诫:“不许再有下一次了。”
梁云笺沉思片刻,点了点头:“好。”
其实,他虽然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但并不后悔参加篮球赛,如果重来一次,他应该还会报名参赛,因为他不想唯唯诺诺的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段路。
以当前的医疗手段来说,他的病被治愈的希望十分渺茫,虽然那位休斯顿的医生愿意接受自己成为他的患者,但他采用的是最新的治疗技术,目前成功被治愈的临床案例仅有一例,那些没有被成功治愈的病患也没机会对外告知治疗的失败,这就是幸存者偏差。
可以这么说,他是以小白鼠的身份去参加临床治疗,所以,他没有那么自信地认定自己可以成为幸存者。
与其抱着侥幸心理如履薄冰地活着,不如接受现实,践踏实地地走完每一天,最起码他还能活得像自己,还能在死之前再打一场篮球。
唯独对不起父母。
他让他们担心了。
梁顾似乎能够猜到儿子在想什么:“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要心存希望。”
梁云笺没有反驳父亲的话,乖乖地点了一下脑袋:“嗯。”
梁顾他很了解自己的儿子,点到为止即可,其他说再多也没用,索性换了话题:“我昨天听你妈说你出院后要直接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