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乘风破浪的第一百零四天
第104章乘风破浪的第一百零四天
俩人脸上纷纷露出老父亲般慈爱的笑容。
郑嘉眼含欣慰问道:“所以你过年不回家,是为了安心创作吗?”
小宝石点头:“对,我想保持安静的创作环境和思路。”
紧接着茅燕介绍道:“我叫燕子,住304,是附近l大的大二学生,学校过年假期太短了,老家也太远嘛,就想留在这里过年,自己还能有时间玩一玩。
每天睡到中午自然醒,化妆换衣服出门逛街shopping一下,我今天也是一样,刚逛完街从外面回来,八点到家,休息一会儿,到时间就下来大堂,刚好遇到大家。”
她进来时,是和邹默、游思远三人一起。
游同学和燕子是同校同级的校友,体育系男大,年后有比赛,于是留在公寓过年,三言两语地介绍过去。
大家看向邹默,邹默先前5kg的哑铃被楼主收缴了,此时又从口袋里取出一个指间哑铃,用指腹夹住,装模作样地向上擡着:“我今年还是没找到工作,过年回家肯定要被念叨,所以躲清闲不回家。
今天八点起床后就健身,中午十一点开始打游戏,我做直播,有直播记录可以验证,晚上播到六点,继续健身,直到九点后时间差不多了,冲把澡下楼,和你们见面。”
茅燕吃惊:“你早上八点健身,晚上还要健身三小时?你一天健身六小时啊?”
邹默:“为找工作时刻准备着,这不过年hr也过年了嘛,只能干干自己的事。”
朱修在旁啧啧感叹年轻人:“小默啊,你来这儿都住三年啦,三年还没找到工作啦,是不是根本不想找工作啊?”
邹默不回答,紧闭双眼,直接一个不听王八讲话的表情:“别念叨!我就是不想被念叨过年才不回家。”
朱修刚搭了腔,正好就让他讲:“我是房修嘛,就住一楼101,你们有问题我就上门修修,虽然过年没什么人,但有租客走之前把钥匙留给我,他们很信任我,让我自己进去修,还有帮租客喂狗。”
“所以我今天一大早就开始工作了,上午修了211和985两家,还帮租客喂了两遍狗,带出去遛弯儿,上午九点一次、下午三点一次,晚上八点把狗送回去,我回到自己房间。
你们聚餐也没人喊我,我就自己一个人孤独的吃吃饭,看看电视,十点十分的时候,接到楼主电话,带工具箱来404撬门。”
茅燕听了感叹:“你遛狗时间也够长的,下午五个小时啊,中间没干别的吗?”
朱修嚷起来:“不止一条狗,好多人家的狗咧!过年都不带走,全都我一个人遛!”
最后是郑嘉。
他一早就和公寓小食堂阿姨去菜场买菜,十一点回到食堂,和阿姨一起备菜。
四点钟阿姨下班,他就一个人在食堂,继续为晚上做准备,九点多外面开始放烟花,他出来看烟花,顺便迎接大家。
每个人的时间线都盘了一遍。
问及404的时候,都是不熟,没怎么见面,楼主和他交集最多,因为每个月固定要交房租和水电气,每月见面或者微信上联系几句。
交流也很少,都是手机转账。
黎明公寓住户不算多,三十多户人,大家邻里之间关系都比较好。
突然死了一个人,还是大家都没什么印象的404,大家都很意外。
茅燕就很不能理解这件事:“谁会杀他啊?下手那么狠,得是仇杀吧。”
众人起身,一齐再次往404的方向去,搜查案发现场的线索。
郑嘉笑:“一问都不熟,一查全有仇。”
茅燕赶紧摆手:“我跟他可没仇,都没怎么见过面。”
虽然案发现场在404,但公寓是实景搭建,每一间公寓的房门都真的能推开,里面按照人设做了细心的置景,生活气息浓厚,有的是单身独居,有的是情侣,还有三口之家。
404的房间看起来相当整洁。
大约是人经常在公司,家里没什么生活痕迹,这房子里即便是经历了一场凶杀,家里也不显得有多乱。
除了满客厅铺开的血迹,一眼望去,东西都在该摆放的位置,好像被人细心维持过。
就连死者站在那里的姿势,都让人感受到,凶手似乎在营造404还活着的景象。
朱修老师大致看过现场后,给凶手下了第二个定论:“心细。不仅胆大,而且心思细腻。”
各个嘉宾都陆续进屋,把房间简单转一转,邹默和朱修站在玄关,看屋内的血迹。
凶手小宝石听着朱修老师的判断,默不作声地留在门口看信箱,从里面找出他的信件,拿出来给大家看:“404叫尹一辉,信箱里有他的账单和嘉哥的邀请函。”
她说完一句话,没什么人在意。
小宝石翻看邀请函,眉头轻轻皱起:“嘉哥,这邀请函是您给尹一辉的吗?和我收到的不太一样。”
此话一出,门口的朱修和邹默纷纷看向她手中,朱修叫到:“诶这张跟我的真的不一样,纸不一样,嘉嘉,你过来看看呢?这是你发的吗?”
郑嘉从死者卧房迈着小碎步跑出来,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道:“是我给的,当时确实是统计人数的时候出了点小问题,邀请函不够了,临时给404补了一张。”
在场众人默默懂了。
就是楼主把404忘了的意思。
六位嘉宾心中给404打上隐形人的标签。
几人将案发现场初次搜查一遍,发现404这个人,不仅在公寓没什么存在感,在他自己的人生中仿佛也没什么存在感。
他家中除了工作上的信息,看不到任何有关于个人爱好或娱乐活动的痕迹,明明是过年,却连和家人的联系都不多。
他说过年不回家了,家族微信群就再也没人提过他,热热闹闹地准备过年。
案发现场很多线索,需要获取其他人的信息来验证,很快大家就决定抓紧时间,搜一搜各人的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