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灵玉 - 神仙朋友圈 - 不吃猫的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神仙朋友圈 >

第270章灵玉

玉器街上的建筑,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游客也少了很多。四下打量了一下,朱舸就朝着最大的那家玉器店走去。

倒不是说大店里面价格会便宜,而是大店里面东西比较齐全,至少镇店之宝会有那么一两件的,而且去大店里面逛一圈后,就能对整片区域的大致水平做一个了解,至于大店里面的价格……知道店大欺客这四个字怎么写吗?

朱舸走进店里的时候,周围还有三三两两的游客,或是在店里游荡,或是坐在那里安静的看着玉器。

玉器店里面东西倒是真不少,除了和田玉、翡翠以外,还有独山玉、酒泉玉等各地的玉种,甚至今年来兴起的玉髓、水晶、玛瑙这里都有摆放。

目光从近年兴起的玉类上一扫而过,朱舸的目光直接落在了和田玉上,狭义上的软玉,其实独指和田一种。

昔年,朱舸对古玩感兴趣的时候,倒也研究过玉类,但一来没钱,二来基本很少接触实物,所以也只是有着大致的了解罢了。

店里面的玉倒是真玉,没有挂羊头卖狗肉,只不过玉质有好有差而已,这里的玉基本都是成品,有佛像、观音吊坠儿,也有其他各种各样的雕件。

大致打量了一圈,朱舸就有些失望了。

实际上,踏入玉器街后,朱舸就有些失望了。

离的远的时候,“看”向这边,白色颜色虽然晦涩黯淡,但好歹都是一小片一小片的。

当时,朱舸也没有细“看”,便赶了过来。

到了玉器街,朱舸才发现,白光之所以连成一片,是因为很多玉器放到了一起。

而单独的玉器,比如说朱舸面前的玉观音,上面的光点不但颜色黯淡,比蚊子还要小不少。

朱舸对玉的了解,很粗浅,浮于表面,照本宣科的在店里逛了逛,大致看了看玉器的价格。

其中有几块吊坠,上面的光比普通的玉器要亮不少,但是都太小了,价格也比较贵。

朱舸失望的摇了摇头,转身便离去,直接朝着那个白色浓郁的店面走去。

恰好,那家店面离此不远,门面上挂着一块匾,上面以行楷书写着“和田人家”四个字,看着很舒服。

和田人家铺面并不是太大,走进去甚至有种略微拥挤的感觉,仅容两三人走过的样子,一面挂着雕好的雕件,一面是原石,既有籽料,又有山料这种从矿脉上开采的。

店主在门口,看到朱舸后,没有太大的热情,仅仅抬头看了朱舸一眼,便继续低着头忙着自己的事情。

想来,逛店铺却不买东西的人,店主也见多了,都有些麻木了。

走进店铺里,朱舸有些惊讶,和田人家里面的玉,和刚才逛的大店铺相比,白光要稍微亮那么一点点。

朱舸径直的走向角落,然后捡起一块籽料,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这块籽料只有鸡蛋大小,皮色占据了表面的七成,剩下的三成也是暗白色,还带着明显的杂质,皮色的地方,甚至还有几道不深的绺裂。

初一接触这块籽料,腹中的莲子,便如饿了十天半个月一般,周身淡青色的法力轻轻的涌动着。

这是,灵玉?

朱舸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感受到籽料中那股清凉却又温润的气息,越发的肯定,面前这块,其实便是灵玉了。

腹中莲子的眼光高着呢,能让莲子都闹出这般动静的,显然是灵气了。

前些天遇到纠缠唐果的鬼物,莲子哪有今天这般动静?

无论是在《修行指南》中,还是前天和吴淳风聊天时,都提及过灵玉的存在。

《修行指南》中,关于灵玉的记载一笔而过,大抵便是钟天地之灵气于一身,作为修行辅佐之物,可直接吞纳灵气,也可制符,也可作为阵基。

像朱舸从大圣那里得到的聚灵阵,其实便是由八块灵玉刻上灵纹后,又经过炼制,才组成了一套聚灵阵。

而前天晚上与吴淳风坐在那里闲聊,除了修行势力和境界外,也天南海北的谈了其他的东西,比如说符咒符文、比如说巫盅、比如说风水、又比如说灵玉。

等等等等,诸如此类,吴淳风可是给朱舸科普了不少东西。

关于灵玉,吴淳风的说法和《修行指南》上差不多,但再详细到灵玉,或者说灵气是什么样子,吴淳风就一无所知了。

百般思绪从心中一闪而过,朱舸不动声色,将籽料放下,转而在旁边随手挑了一块拳头大小的山料,问道:“老板,这块料子多少钱?”

山料比起籽料,质感上终究是稍逊了一筹,也许有些极品山料不输籽料,但朱舸拿起的这块,显然不是极品的。

正在忙活的老板,抬头看了一眼成色和大小,笑眯眯的问道:“五万。”

老板现在的态度,终于有些热情了,能问价的,都是潜在的顾客。

“哦。”朱舸眉头一皱,又从旁边拿起了一块大小与灵玉相仿的籽料:“那这块呢?”

“八万。”老板停下了手里的活计,站了起来,看到籽料的成色后,就又报了个价。

“这块没那块好看,怎么还比那块儿贵?”朱舸装作很不懂的样子……好吧,其实朱舸还真不懂。

“小兄弟,刚才那一块是山料,这块是籽料,籽料本来就比山料贵。”老板满嘴开始跑火车了起来,籽料行情确实比山料好,但是也得看品质:“你要是诚心拿的话,今天你也是第一笔开张生意,我给你便宜两千块钱。”

“哦。”朱舸应了一声,放下籽料,拿起灵玉:“那这块呢?”

“四万五吧。”眉头微拧,看着朱舸有些犹豫的样子,老板底线又放低了些:“最低四万三千块钱。”

这几年和田玉被炒的火热,哪怕这籽料成色不好,老板也咬紧这个价格不松口。

“行,我去取钱。”朱舸点了点头,转身就走。

老板一愣,随即叫道:“小兄弟,最低四万块钱,你看成不?”

“行,等我取完钱回来再买。”朱舸应了一声,脚步不作停留。

看着朱舸离去的背影,老板撇了撇嘴,继续忙活着手里的活。

什么取完钱回来买?全都是套路!这些年,老板也见多了,无非就是嫌价格贵,找个托辞就跑路了呗?还取钱回来买?说的比唱的都好听!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