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天真心佩服诸葛亮 - 我要写一本书 - 丁卯冬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我要写一本书 >

第7天真心佩服诸葛亮

今天周日,终于休息了,看了一天书,三国已到最精彩的地方,看得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星坛借东风,火烧赤壁,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

看到关羽放了曹操,想到诸葛亮神机妙算,明知曹操会走华容道,为什么还让关羽守此处?

其实书里也写了,当诸葛亮安排关羽去守华容道时,刘备就说,我弟弟义气深重,如果曹操真走华容道,他肯定会放走曹操。

这时诸葛亮说,我夜观天象,发现曹操还没到死的时候,所以就把这人情给关羽做了。

对于这事可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只是我看到此事时,心里忽然想起以前看过的一篇解读,说诸葛亮施展空城计,当时司马懿其实看出来了,但为什么没有杀诸葛亮呢,因为司马懿是聪明人,他知道当时那个时候三分天下的局面不应该被打破,如果杀了诸葛亮灭了蜀国,接着就会灭东吴,那时候他司马懿就没任何机会了,甚至还有灭顶之灾。都是聪明人,一看就懂,一点就透,诸葛亮懂司马懿,司马懿也懂诸葛亮,所以司马懿退了。

而华容道也是一样的道理,赤壁之战曹操大败,若刘备一方真把曹操杀掉,那北方肯定大乱,天下只剩江东孙权势大。孙权接下来第一个灭的就是刘备,肯定要趁刘备发展起来之前把刘备灭掉,这是大势,肯定会如此,假如我是孙权,如果曹操死了,我肯定先把刘备灭了。

而刘备这时候的势力还不足以与孙权抗衡,所以诸葛亮心里清楚曹操可以败,但不能死,因此,曹操逃跑的路上,诸葛亮安排了赵云、张飞,只给了一点兵,就是不想杀曹操,在最后的地方安排了关羽,既让关羽放曹操,又让关羽还了之前的恩情,从此互不相欠。

想到这,我发现,书里再往前介绍诸葛亮的地方,有一句话说的极其恰当,惟孔明独观其大略。就说诸葛亮非常有大局观。

我觉得大局观还不够准确,应该叫战略观,把握整体形势的能力。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隆中对,就说三分天下之势,这战略观天下第一。

到头来,确实是三分天下,当然,当时那个形势,并无一家独大,三分天下是最好的结果,诸葛亮想要夺得整个天下,也难,因为形势不允许,除非再给他二十年。

可见认清形势是多么的重要,引申一下,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同样要有大局观战略观,这叫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看得多大,成就多大。

从诸葛亮的三分天下,忽然想到当今世界,不说中美俄三分天下,但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个国家。

我觉得咱们国家就像蜀国,美国像魏国,俄罗斯像东吴,我们发展晚,实力弱,那就先像蜀国一样,先与东吴联合共抗曹操,随后三国鼎立之势可成。

这都题外话,不多说,还是说三国演义吧。

说实话,看到这里确实佩服诸葛亮,小时候看三国演义,还气愤诸葛亮为什么要派关羽守华容道,派任何人都能把曹操杀了,非派关羽。

现在看,这就是诸葛亮的高明之处,这时候可不适合杀曹操,必须给孙权留个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反正三足鼎立,没有谁是朋友谁是敌人,只有利益。

诸葛亮,yyds。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