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白露12
第24章白露12
吴俏兴冲冲地问程明月还记不记得当初买她玉米的酒楼,悦来楼。
“悦来楼就是周家开的,那个胖掌柜是周家家主的人。周家各房今年中秋会聚在悦来楼吃饭,明天正好是中秋节,咱们正好可以在那儿搞点事。”
她的计划是,她们两个人借着去问问玉米卖得怎么样,混到酒楼后厨,偷偷的给他家中秋饭菜里下巴豆。
吴俏的心是好的,但是法子实在是太粗没眼看。
程明月听完之后直摇头:“周家其他人又没惹咱们,你这一搞所有人都受牵连,你怎么能保证周家三主夫吃的最多呢?还有,混到酒楼后厨,你当那酒楼后厨是这么好混的?万一被抓到了怎么办?”
不过吴俏倒是提供了一个思路,报复这件事最核心的就是要搞清楚报复对象,报复地点,和报复手段。
之前程明月发愁就是因为只知道报复对象,地点和手段一概不知。周主夫是大地主家的三女夫郎,身份地位都在程明月之上,她根本没法和他同处一个空间。
程明月托着下巴想了想,问:“你怎么知道他们家中秋在哪吃饭?”
吴俏不以为意:“我天天到处踩点钓鱼,钓来的鱼还要拿去城鱼行里卖,那家鱼行刚好是给悦来楼供货的,听鱼行老板说的……”
“好你个吴俏!原来你钓鱼是去卖了,我就说你钓鱼也不是一条都钓不上来,怎么每次干娘干爹都说你钓不上来鱼,原来是搞自己的小金库去了。”
“小点声!”吴俏急得去捂程明月的嘴。“你小点声,被我娘听见就坏了。”
“你自己天天钓鱼一条鱼都不往家拿,还让我小点声。”
“也不是一条鱼都不拿,十条我也往家拿一条。”吴俏纠结的说:“再说了,根本赚不了几个钱,一条鱼才几文钱,坐着钓一天也就挣个一二十文,跟你学钓鱼之前赚的更少,一天也就几文钱。好妹妹,你别跟我娘和我爹说……”
程明月问:“那你赚的钱都去哪了?你家这么多地没人干,你倒是跑去钓鱼,你可真好意思。”
吴俏无奈道:“我这么大一个女人,出门在外还没个用钱的地方吗?跟人出去玩偶尔也得结个账吧,我娘一分钱都不给我,给她干活累的要死还要被她骂,还没钱,谁乐意给她干,话说回来,我又不是没干活,哪回农忙我少干了,我就是不想平时天天跟个孙女似的被她使唤来使唤去。”
她要是这么说,吴村正似乎也有不对之处。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程明月把话题转了回来:“不对啊,就算你有鱼行伙计那儿的消息,可你是怎么知道胖掌柜是周家家主的人,这种事应该藏的比较深吧。”
吴俏不以为然:“正常啊,我吴家本支也是大户,虽我们家是旁支不受待见,县里几个大家族都有谁,底下都有哪些产业还是知道的。”
程明月听到这儿来了兴致:“你给我讲讲周家家主和那个周家三主夫的关系,周家三主夫是周家家主的……额……排行第三的男人吗?”
“你是想说侍郎?不是不是,侍郎哪能叫主夫。”吴俏给程明月普及了一下大户人家人物称呼基本常识,又把她知道的周家人物关系说了一遍:“周家家主是她家的太奶奶,生了三个女儿,周家三主夫就是周家三奶奶的夫婿。他是个出了名的厉害夫郎,周家三奶奶据说身子不好,他就出来帮着周家三奶奶管账,周家这一辈的三个奶奶中,就他一个夫婿是在外头管账的,可风光了。”
程明月若有所思:“这么风光,那周家里其他两个主夫应该很讨厌他吧,我不知道怎么称呼,连襟?”
“那是当然,周家大房主夫是我们吴家本支长房的儿子,恨死他了,每次回爹家都说他坏话。有时候我去吴家宗族参加聚会,听到他们提到周家三房,那都是可瞧不起了,说他们让男人出来抛头露面有辱斯文,实际让我说,主要还是三房受宠,大房看着眼红。”
吴俏给程明月盘了一会乡绅家族乱七八糟的关系,有些不耐烦,她家是家族里不受待见的旁支,她又是个如风的性子,本来就烦她们乡族宗正拉拉杂杂的繁文缛节。皱着眉看程明月:“你问来问去问这么多有什么用?不敢上就直接说,我自己上!”
“不是不上。”程明月拉着她的领子,凑到她的耳边:“我们到时候,这么干……”
吴俏有些迟疑:“这样能行吗?”
力度够吗?
“当然能行,保管他跟吃了苍蝇一样恶心。”程明月表情认真又透露着一点小狡诈:“又不能拿我们怎么样。”
隔日,时令中秋。
天刚蒙蒙亮,程明月把叶云峥送到了吴村正家,今天她们要和吴村正一家一同过中秋。
送去之后,她便表示要同吴俏一块去城里一趟:“我们去城里肉铺割点肉回来。”
吴正夫说:“花那冤枉钱干啥,等会我杀只鸡吃就是了。”
程明月笑说:“好歹过节呢,想吃点肉了。”
吴俏也帮腔:“就是,爹,你那鸡留着过年吃吧,都不肥。”
吴正夫劝不动,回到屋里,从瓦罐里摸出来小半吊钱,硬是要塞给程明月:“拿着,大过节的,哪能让你们小辈出钱。”
程明月本来不想拿,但吴正夫盛情难却,她也怕耽误时间影响计划,最后还是收下了。
因着这个t,吴俏醋了一路。
瞅她那样子,要不是也记挂着来城里搞事,定是要打滚耍赖让他爹不要搞区别对待,也得给她同样数量的过节费。
程明月和吴俏先是去找了悦来楼的胖掌柜,胖掌柜见了程明月很是客气,从她的态度就能知道这玉米定是卖得不错,给她赚了不少钱。
胖掌柜笑眯眯的说有一道玉米酪很是受欢迎,味道清甜又不腻,官场奶奶们聚会时都爱点上一道,前不久甚至一时成为风雅名菜。让程明月和吴俏在楼下大堂等一会,她吩咐后厨做一道出来给她两个尝尝。
悦来楼是一栋三层高的小楼,一楼是大堂,有十几张方桌,楼上全是厢房。今日中秋佳节,周家几十口在悦来楼过中秋。
周家在临江家大业大,是临江县最有势力的两支家族之一,以往逢年过节周家都是请名厨回家吃饭,但今年临江城新知县上任,周家老太奶和新来的裴知县关系不错,想着裴知县孤身一人在临江过这团圆节,便要做东请裴知县共度佳节。
自然是以私交好友的身份,而不是官场宴请。
可裴知县是个没成婚的年轻女子,按临江的规矩未成婚是不能独自去别人家里头吃饭的,需要有长辈领路坐庄,除非长辈死绝了,那这个单身女子才可独自成挑一房,与他人之间独自互道姐妹亲人的相处。
所以才有了周家人来悦来楼,定了五间厢房在中午过中秋的事来。
周家马车来之前,先是下来两个小厮在前头开路,随后下来的是周家太奶,满脸是笑的从马车上迎下来一个有些娃娃脸的清秀少女下来,这少女正是临江新任知县裴天绫,她曾年少登科夺取探花媛,任职光禄寺,正经的天子门生。
如今下放来临江不过一年,虽说是下放,可她任职时是由本州郡的按察使亲自送来。之前隔壁州郡大旱,来了些许难民,也是她一手押着下面的官吏收容安置,行事果断干练,对上也并不畏惧,一看便是神仙下凡历练,将来能有大造化的。
周家一开始觉得自家是地方乡绅大户,俗话说皇权不下县,你一个小小知县,哪能是我们地方大族的对手,更何况你虽是官,可你的县衙里头全是当地的吏,这县衙到底姓周还是姓裴还未可说。
然而周家和这个新知县过招几次全都落败,又打听到这个裴知县上头能通天,周家这才着急低头服输,周家的家主太奶亲自以‘小友’相称,与她结交。
裴天绫自是知道这些地方大户私下的小九九,只是她志不在一个小小县城,也懒得与她们交恶,见周家主动服软也就接了这个台阶。
周家提出中秋节的中午让她参加周家的家宴,她想着可以趁机了解下临江的风土人情,便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