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江头风波恶 - 非梧不栖 - 乘空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非梧不栖 >

第059章江头风波恶

第059章江头风波恶

“这叔山节度年纪轻轻,却受圣人和太子如此青眼,实在是英雄出少年啊!”

仰山亭中,吏部尚书夫人忍不住出声赞叹,她身后坐着盛装打扮的伍暮云,看向场中那个鹤立鸡群的身影,目光中的热意带了几分酸涩。

皇后抿唇,淡淡说了句:“平野王府,果然出人才。”

郑来仪垂着眼,浓密的睫羽遮住她眼底的波澜。她知道李德音点中叔山梧绝非出于善意,攥着团扇的手一时紧攥,又缓缓放开。

场中,叔山梧听得李德音点他的名,眉头微皱。乙石真兴奋地鼓起掌来:“好!叔山大人,今日让西境的属国臣子看一看,凉州藩将和大祈太子谁的射艺更厉害些!不然我们可不服你的管啊!”

这话虽然玩笑,其中却隐隐有挑拨之意,众人下意识看向皇帝,只见他不以为意地开怀笑了起来,紧绷的气氛也随之骤然放松。

除了李德音和叔山梧两人,一个眸光微眯,一个神色漠然。

舜德帝点了点头,突然兴起道:“还有一位侍射,父皇替你选吧!”

他视线在人群中扫了一圈,没发现合适的人选,转头就看到默默守在身后的郑成帷,于是擡手拍了拍他肩膀:“郑指挥使,就你了!”

“陛下……”

郑成帷下意识要推辞,皇帝却冲他眨了眨眼睛,语气十分亲和:“给他们看看我大祈禁军的实力!放开了比,不必想太多——”

“你也是一样,不必让着昭儿!”

皇帝转头,对走过来的叔山梧给予一样的鼓励。

郑成帷只得抱拳应是,余光瞥见叔山梧,他唇角的冷笑一闪而过。

一个时辰后。

“快!胡奉御,这边这边!”

胡奉御背着药箱,一路小跑地抵达武德殿。带路的小黄门穿过人群,嘴里不停嚷着“让一让、让一让,大夫来了!”

挤进人群,胡奉御登时傻了眼。

“这……是要给谁治?”

人群中央,几个小太监正架着一个衣饰华丽的胡姬。那胡姬面色惨白,肩头正汩汩流血。

胡奉御微微皱眉,那伤势看来是利器所伤,他擡起头,发现自己被几个禁军侍卫和小太监围着,身着紧袖櫜鞬服的两位节度使亦在其中,于是冲他们叉手行了个礼。

“季大人,叔山大人。”

季进明坐在一把扶手椅上,武服上都是泥土,左手扶着胳膊,似是也受伤了,满脸涨得通红,不知是气的还是痛的。

他听胡奉御问,一擡头,没好气地冲那胡姬努了努嘴道:“给她治!!”

胡奉御有些犹豫,他是尚药局正五品奉御,能得他诊治的不是皇帝妃子便是王公大臣,若是给节度使治伤倒罢了,给一个胡姬治伤实在有失体统。

“胡奉御,这位是鹘国使团中的宾客,方才被误伤了,所以才特地请您来给她看一看,劳烦了。”

叔山寻身着合具戎服,颇为英武,是四个侍射大臣之中身形最为挺拔的,讲话语气却颇为温和。

胡奉御点点头,神色顿时严肃了不少。今日射礼,事涉使团就没有小事。他转头对季进明道:“既如此,就辛苦季大人忍耐一下,她伤势重一些,得先处理。”

说罢快步走到那受伤的胡姬面前,将药箱就地放了下来,试探着问了句:“贵人胳膊能动么?”

那胡姬听不懂,求助般地看向叔山寻。一旁的季进明面色难看,鼻孔重重出气哼了一声。

叔山寻善解人意地帮着解释了一番,等到胡奉御开始上手处理伤口,才退回到原来位置。

那胡姬的皮肤雪白,流着血的伤口在她肩头显得尤为吓人。她只身一人身处于陌生的异国人包围中,极为可怜无助。

“怎么样啦?严不严重啊?”人群外传来一个尖细的声音。

内侍监总管裘顺手持拂尘走进人t群,见胡姬的肩头伤已经裹得差不多了,便向一旁的胡奉御道:“陛下特地让我过来看看,若是需要什么,您尽管从御药房调用,不必请旨。”

胡奉御站起身来回话:“裘总管,这位贵客伤口不深,已经止血了,没什么大碍,现在要给季大人看一看了。”

裘顺转过身,看见一旁大喇喇坐在椅子上的季进明,挤出个笑来。

“您也别沮丧啦季大人!这种事也不少见,载初年射礼的时候,郭大将军手滑,钉死一个内宦呢!那小太监也是倒霉……”

胡奉御一听便心中有数,想来那胡姬肩头的伤是季进明失手射中的。

郭旭是德宗在位时著名的草包将军,酒肉纨绔出身,带兵出征从来找不到北的那种,领兵数十年没什么值得提的战绩,却因为射礼上的一桩意外而“名垂千古”。

听裘顺将自己比作郭旭,季进明的脸色由红变紫,由紫变黑,整个人气鼓鼓的又不好发作。就在这时,胡奉御上前碰了碰他的手臂,终于让他一嗓子吼了出来:“疼!!”

胡奉御皱眉:“大人这又是怎么伤的?怎么会如此严重?”

“是我伤的。”

胡奉御一怔看向说话的人。叔山寻站在一边,语气平静道:“伤在季大人右肩,可能有脱骱,劳烦胡大人仔细看看。”

胡奉御按捺住心中疑问,转头问季进明:“大人手臂可还能动?”

“动个鸟!”季进明没好气。

胡奉御按捺住对他态度的不满,转头问叔山寻,“大人是如何伤的,能否演示一下?”

此话一出,在场三人的面色十分精彩。

方才射礼上,皇帝四发箭连中三发,一发略偏离靶心,引得全场喝彩,各国首领们更是将溢美之词流水价奉上。李肃兴致颇高,当下决定,侍射大臣中成绩最高者,便能得到他手中的鹿角弓,其余成绩优异者也可得到御赐良驹和锦缎。

于武将而言,比起骏马布匹这样的寻常赏赐,御赐弓箭象征意义则非同一般。此言一出,在场众人无不面露羡慕,所有视线都集中在场上的四位侍射大臣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