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援青州赵成将兵,破二郡陆龙施计 - 异世之列国志 - 子复陌清欢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异世之列国志 >

第72章援青州赵成将兵,破二郡陆龙施计

且说荆州由赵成挂帅,韦昭为副帅,李珏、金纬为随军参赞,点起五万兵马即向青州进发。大军离了襄阳由水路行进,先到夏口,又驻江夏。赵成命众军扎营休整,又派哨探往青州告知郑侑,询以协同作战之事。

郑侑得报,大喜,当下与朝中百官商议作战之事。有车骑将军尉迟明出班奏道:“大王,如今赵敷援兵到来,当使他们来寿春,与我军汇合主动出击,攻打吕军。”

郑侑道:“如今吕军兵势正盛,主动出击恐非良策。”

尉迟明道:“大王,吕军连日征战,虽有胜果,却难免疲惫,人马困乏。如今援兵到来,正好趁其还未休整完毕之时一举将其击败,若是等吕军休整完毕,我等又陷入被动之境地。”

郑侑听尉迟明这般说,也觉有理,心中不免犹豫,又对百官问道:“众爱卿以为如何?”

林雍出班奏道:“大王,尉迟将军之言有理,如今荆州援兵到来,国中军兵必然士气振奋,正好趁此机会一战,挽回颓势。吕军连连取胜,气势正盛,交战之事决不可再拖延。”林雍言毕,朝中众臣纷纷附和。

尉迟明又道:“大王,臣不才,恳请大王准臣带领兵马出战吕军,臣势必挫败吕军,收复失地。”

郑侑见朝中百官皆言主动出击,乃道:“既如此,便由尉迟将军挂帅出兵。”

郑侑话音刚落,有昭文将军田宇出班奏道:“大王,臣愿随尉迟将军同往。”

林雍也道:“大王,臣也愿同往。”

郑侑大喜,道:“得众位鼎力相助,必可大败吕军。如今孤便授田宇为副帅,林雍为参赞,调集三万兵马,会同荆州援兵出战吕军。”众人一齐领旨。

当日,郑侑即召宋军哨探觐见,说明协同作战之请,哨探得知郑侑之意,当日便快马赶回江夏报信。

赵成在江夏驻留数日,得哨探回报,乃问身边众人,道:“诸位,如今郑侑让我们前往寿春,与其汇合,而后主动出战吕军,诸位有何见解?”

韦昭道:“将军,郑国君臣必然认为吕军连日作战,兵马困乏,所以趁其还未休整完毕便主动出击,以求一胜,而挽回颓势。如今郑侑既然已做此决定,我等便往寿春去,与郑军汇合,共战吕军,我等均有把握,一战可败吕军。”

韦昭话音刚落,李珏开言道:“韦将军,切莫轻敌。如今这班吕军绝非之前那些吕军可比,这班吕军连克青州四郡,无一败绩,我等千万不可轻视。”

赵成见李珏这般说,问道:“李大人有何见解?”

李珏道:“将军,下官以为,郑侑之前连连败绩,被吕军连克四郡之地,便是败在轻敌之上,他与我等一样,之前都胜过吕军,那之前的吕军为将者无能,兵士全无战力,众人便习以为常,却不料此次吕军将领是个厉害的角色,便被其打得连吃败仗。如今吕军得胜之师,其气势正盛,决不可轻易正面交战。再者,郑侑所属青州之地,已三去其二,兵源粮草困顿,早是强弩之末,我军深入青州之地交战,决难依仗郑侑,一切辎重都需自荆州调拨,如此我军便处于孤军之险境,若一战不胜,便情势甚危。那时非但郑侑的青州不保,只怕我军也受其所累。所以,依下官之见,将军决不可率军前往寿春,与郑军汇合迎战吕军,应使郑侑下令固守寿春,牵制吕军,而将军则率兵马攻打豫州汝南、宛等郡。下官以为,吕军此番征伐青州,其辎重供应必在豫州,若将军带兵攻打豫州,则吕军必然乱了阵脚,心中忧虑,士气有损,那时青州之危稍解,若是吕军回援豫州,将军可于半途伏击取胜,郑侑也可趁机收复各郡,如此方为上策。”

赵成听了李珏之言,也觉有理,犹豫不决,正思虑之间,金纬道:“李大人,若是将军带兵攻伐豫州,一时难有所获,而吕军却不回援,只顾攻打寿春如何是好?方才你也说郑侑不过是强弩之末,如今吕军兵锋直指寿春,攻破城池只是须臾之间,若寿春有失,则郑侑不存。那时吕军尽得青州,再回援豫州,我等当如何处?李大人之计虽妙,但却是兵行险招。我等还是前往寿春与郑军汇合,此为最稳妥之举。即便是一时难以取胜,也可保郑侑无虞,日后再徐图取胜。”

赵成听金纬这番话,心中登时清明许多,乃道:“金大人言之有理,传令下去,大军不日开拔,向寿春进发。”赵成军令已下,李珏也暗道无奈。

荆州兵马又驻留一日,次日便向寿春而去,行了十余日,已到寿春城下,郑侑率百官出城相迎,赵成见郑侑,行礼道:“得郑王相迎,着实折煞我等。”

郑侑道:“将军言重了,如今我国危难,得赵大人发兵相助,孤着实欣慰,心中也甚是感激,待此番打退吕军,孤必然好生答谢赵大人。”

赵成道:“郑王言重了,青州与荆州是唇齿相依之干系,我家主公怎能眼睁睁看着青州危难而置之不理。”

郑侑道:“赵大人当真是深谋远虑之人,孤自叹不如。如今将军到来,且先进城中休息一番,我等再好生商量一下出兵之事。”

当下,赵成、韦昭、金纬、李珏率十余个随从,跟随郑侑进了寿春城中,一应兵马均在城外驻扎。郑侑邀请众人齐到宫中赴宴,约定三日后两家共同起兵,出战吕军。

却说赵成带兵驰援青州之事,早有探报报知龚常,龚常即召众将商议。龚常道:“哨探来报,如今郑侑请得荆州赵敷五万援兵,荆州兵马正往寿春进发,似有与青州兵马汇合之势。诸位有何破敌之策?”

陆龙道:“元帅,他们必然是认为我军已是疲惫之师,故而欲不待我军休整,主动出击,以获胜而挽回颓势。”

龚常道:“小将军所言不差,本帅亦是这般想,不知小将军有何良策?”

陆龙道:“元帅,末将已想出破敌之策,只是此事单靠我等不行,还需借用豫州兵马。”

龚常问道:“为何需借用豫州兵马?小将军且说来。”

陆龙道:“元帅,郑侑连番战败,青州兵马折损甚重,如今他所占不过寿春、庐江二郡,合这二郡之力,也难维系兵马之补充,粮草之后继,这郑侑支持不了许久,故不需多虑。这荆州兵马初到,士气正盛,是我等需要暂避的,正面相交胜负难料,便是胜了,也难免斩敌一千,自损八百。但这荆州兵马来青州地界作战,这青州自己都供应不足,如何能供给荆州兵马,故荆州兵马之一应供给必然从荆州而来,荆州之去青州,必经江夏、新野。如今两处兵马有共同来犯之势,元帅应命全军固守城池营盘,不可贸然交战,再向豫州借调兵马,攻打江夏,新野二郡,如此,荆州兵马必然有所顾忌,士气受损,到时不难取胜,若可攻破江夏,新野二郡,则荆州援兵全无退路,不战自败,青州也全无依托,取之如探囊取物。”

龚常听了,连连叫好,道:“果然是妙计!只是若借豫州兵马,就必要打破江夏与新野,不然荆州必然要再来生事。小将军可以算计?”

陆龙闻此,微微沉吟一番,道:“此事并不难,但需我兄弟二人前去。只是元帅需要答应末将,在我兄弟二人未得手前,切莫贸然出兵交战,需等我兄弟二人哨探传信才好。”

龚常听了,道:“二位小将军尽管前去,本帅自然会固守城池营盘。只是本帅应了二位之请,二位小将军也需立下军令状才表决心啊!”

陆龙抱拳称是,当日便叫上陆虎,二人带着数十个轻快骑兵,向许昌而去。于途行了数日,一行人已到许昌城下,陆龙高声道:“我乃征讨青州先锋将官陆龙,此番特来见州牧孔桂大人,有紧要军情,请守城军士通报。”

许昌城上当值将校得报,令陆龙暂且等候,自己则快马赶到孔桂府上传信,孔桂听闻陆龙来见,便即刻起身。孔桂登上城墙,看得分明,城下正是陆龙、陆虎二人。陆龙在城下也看到孔桂,高声道:“大人,卑职有重要军情来与大人商议。”

孔桂即命打开城门,让众人进城。陆龙众人才进城门,正遇孔桂,陆龙、陆虎翻身下马行礼。孔桂连道免礼,引二人至府上叙话。众人来到孔桂府中,方才坐定,孔桂便问道:“二位贤侄如今不是应正在青州征剿叛逆,为何突然到豫州来?又有何重要军情?”

陆龙当即将青州战事,以及荆州出兵援助青州之事一一告知孔桂,孔桂听了,不禁皱眉,道:“若是荆州出兵来援,只怕这青州叛逆是一时难以清剿了。”

陆龙道:“大人,我兄弟二人此次便是为这事前来。如今荆州援兵到来,使得青州战事变换不定,一时胜负难料,贸然与两处兵马交战,实非上策。此番我二人前来,是请大人调拨豫州兵马,由我等攻打江夏,新野,断绝荆州兵马归路,挫其锐气,定保必胜。”说罢,陆龙将龚常手写文书交付孔桂。

孔桂将文书展开来看,与陆龙所言无异,乃道:“贤侄想出这般策略,当真是神机妙算,有你二人为将,当真是社稷之福。”孔桂将书信收起,又道:“之前朝廷为防西羌,曾调拨豫州不少兵马驻守潼关、函谷关,之后征讨青州、荆州也有兵马调派,如今豫州兵马也所剩不多,粗略算来可调拨的不过两三万众,不知是否够用?”

陆龙听了大喜,道:“大人,我们兄弟来的路上心中在想,豫州兵马吃紧,但是要成事,无论如何也要大人拨给我们一万兵马,若是不允,我们撒泼耍赖也行。如今大人能调拨两三万众,远超我们所料,如此必然成事啊!”

孔桂大笑,道:“贤侄倒是真会算计!”孔桂当即命左右调拨兵马并一应所需,勒令三日内必须周全,左右领命而去,孔桂便命准备酒饭,款待陆氏兄弟。

酒过三巡,孔桂道:“二位贤侄在青州之事,本官也多有耳闻,得知你们立下许多功劳,本官心中也甚是欣慰,还望二位贤侄再接再厉,为社稷排忧解难,也不埋没陆老将军之威名。”

听孔桂这般说,陆龙,陆虎俱个落泪,陆龙道:“大人,我们兄弟二人并无大志,只想朝廷早日能调拨兵马,让我兄弟二人杀回并州,收复失地,为家父报仇。”

孔桂道:“你这番志向还不算大?纵观朝堂之上,有几人有你这般志向?”

陆龙道:“大人,我们心中苦闷得紧,如今我等虽号称天朝义军,但是那龚常却妄造杀孽,滥杀无辜,当真是恨煞我也。但我们身负大恨,又不得不听命于他。此次青州一行,小侄看破,这朝中官员多是像这龚常一般,薄恩寡义,阴险刻薄,如此的朝廷,天下人怎会不反?”

陆虎也道:“是啊!此次我跟兄长前来,那龚常还要我们立下军令状,不打破江夏、新野便军法从事,这用心不可谓不歹毒啊!”

孔桂听二人这般说,忙道:“贤侄莫要酒后乱言,龚常的作为本官也有耳闻,但这或许有他的考量。你们莫要考虑甚多,食君之禄,便要担君之忧。你们还需知道,天道昭昭,奸佞之人必不会善终,只需好生带兵征战,使圣上得悉你们的才能,委以重任,待手握大权之后,便可有所作为。如今之时,切莫再多有言语,否则必遭大祸。我与二位虽无亲缘,与陆老将军也无交往,但自本官见到二位贤侄之日起,便甚感亲切,视作家人一般,本官岂能看到亲人遭难。”

陆龙听了孔桂之言,也觉自己方才言语失当,当下道:“大人见谅,我不胜酒力,胡言乱语,大人切莫见怪,我等暂且告退。”说罢,陆龙、陆虎便一齐告别孔桂,回到驿馆歇息。

三日之期已到,豫州三万兵马备齐,孔桂将兵符交于陆龙,道:“贤侄,如今兵马整备齐全,便都托付给你们了,本官在此静候佳音。”

陆龙抱拳道:“大人放心,我等必不负大人所托。”陆龙、陆虎二人又齐向孔桂跪拜行大礼,孔桂连忙去扶。陆龙道:“大人,如今我们兄弟二人在这世上也无亲眷,也早已将大人看做亲人,如大人不弃,我兄弟二人愿以叔侄之名侍奉大人,从此以后,我二人便称你做叔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