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谢谢保重再不见 - 妖后,请放朕一马 - 余安生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七十章谢谢保重再不见

出平城的那日,正好是平城一年一度的花灯节,平城无论是大街还是小巷,屋舍檐前全都挂满了各色、各式样的灯笼,星星点点的灯笼五颜六色,从高处望去就像是漫山遍野的花儿盛开了。宋夭宜的公主御驾轿撵穿过街道,引人注目,也惹得很多孩童在后面跟随着跑跑跳跳,一张张单纯的笑脸跟在队伍后面游走,串起来就像个小尾巴似的。宋夭宜听见那些孩子笑笑闹闹的声音,于是便让韵儿拿了小金瓜子去分给他们,好让他们能去买今晚游街的小吃食。宋夭宜掀开轿撵左边的鲛纱红帘,如柔荑一般的左手轻轻挡着这大红的纱帘,然后便探出头来,往后面看去。风偶尔掀起她红色盖头的边边角角,可宋夭宜看的始终不是太清楚,耳朵里偶尔钻进几句断断续续的话来,“这就是咱们大楚的公主.”,平城淳朴的民风感染了宋夭宜,满满的归属感充盈在心,就快出城门楼了,于是宋夭宜便不再顾忌犹豫,用右手把遮挡住在眼前的盖头掀了起来,然后缓缓拨开了凤冠上垂坠摇晃着的珠帘。

一顾,倾人城。

宋夭宜这一眼看过去的风景,已经变成了巍峨城门里一副小小的忙碌市井图画,还有人在向这边张望,而小摊上传来的叫卖声依然不绝于耳,房屋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人们穿流又擦肩而过

再顾,倾人国。

宋夭宜想,有生之年,她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也回不来了吧,离开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繁华大楚之地的每一寸,都绣在了她这段生命里,那山川河流如多情的诗画,那宫殿城池如无烟的旧梦,统统尘封在她记忆的深处了。

三顾,倾人心。

宋夭宜身后的那些人,就算只是远远的看见她的容颜,但每个人眼里的惊艳和渴盼就像是光一样,闪耀不息。大楚这颗高高在上的明珠,果然是顾盼生辉,美若洛神。

宋夭宜放下帘子,与世隔绝开来,可是她刚才的美丽,都在每个人心里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回忆,像是这阳春三月里漫天飘舞的桃花,落到了心湖里悠悠的打着转儿,然后漂浮在湖面或者深深的沉入湖底。

宋夭宜静坐着,因为再过一会儿,就要到交接之地了,从此后护送她的将士,不再是大楚的儿郎,而将变成渊国的军队了。

宋夭宜听柳江源讲过,以后到了渊国,负责护送自己的那人,是渊国五皇子,百里海,母亲早逝,幼年就已经养在百里瀚的亲生母亲陈茹素,如今复宠不久的德妃跟前。但是相传他与百里瀚关系并没有那么好,因为百里海十五岁那年就自请奔赴战场,与他的这位母妃和皇兄并不亲厚。而百里海如今有了累累军功,但仍然是不受百里原重视,多年以来的封赏只有升官加爵,但是没有一次被传召回渊国的上京城去。

而德妃复宠不久,百里原也难得的想起了,他还有这样一位戍守边关多年的儿子,于是便以百里瀚的联姻为契机,让她一路顺路护送大楚公主回上京,一家团聚。宋夭宜不知道百里海与百里瀚的关系,是否真如表面上不亲厚那么简单。但是这次百里海因为自己“顺路”回上京绝对就不简单了,因为百里海握着的,是边关几十万将士的兵权,也是渊国三分之一的兵权。以往百里原可能没那么在意这个远在边城离上京山长水远的儿子,但是大皇子百里申反了之后,百里原就开始集中权利了,还是握在自己手里来的安心。于是百里海就被这样一个顺理成章不得反驳的借口,逼着回上京,又很有可能被逼着交出兵权架空实权,然后圈在上京了。

宋夭宜担心,这个五皇子会不会半路让自己出点“意外”,然后又以追查元凶的借口不回去了。虽然知道自己是想象力丰富了些,但是宋夭宜知道,余下的路不会那么平坦了,余下的日子也不会那么安心了。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宋夭宜真心觉得自己如此的贪生怕死,实在是不适合搅和进渊国这趟随时会要小命的浑水了。就这样胡思乱想着,轿撵停住了,外面的气氛沉浸在两国礼官十分友好而热烈的问候中。

宋夭宜看着柳江源身上的官服,只觉得他在一众人群里真是单薄,苦了他新婚燕尔还长途跋涉。至于许北川,宋夭宜看他的时候,他也正回过头来看了一眼,宋夭宜比了比口型:“谢谢,再见,保重。”

也不管许北川有没有听明白,宋夭宜就放下了帘子,因为她发现对面骑在马上的那个人在看她,而他的身份,大概就是百里海了。

大概是常年在军中的缘故,百里海的皮肤黝黑但是十分矫健,全身都充满了一种萧肃的力量,五官棱角分明,眼神能够剖析掉你的皮肤挖出血肉和精神那般犀利。

“果然是兄弟,和百里瀚真像,一个是寒冰匕首、一个是羽尾利箭。”

韵儿奇怪的看了宋夭宜一眼:“小姐,这是你这一路上第十八次提到百里瀚这个名字了。”

宋夭宜脸色突变,如临大敌:“是吗?”

树栖被宋夭宜的反应逗笑了,难得的露出笑脸。

宋夭宜看见树栖离开大楚之后的改变,心里也很开心,树栖能变得肆意开怀一些,很好。而韵儿一如既往的单纯,宋夭宜瞥了她一眼:“别瞎数数,自己胡思乱想。”

韵儿刚想反驳,宋夭宜拿起桌子上的杏仁酥就往韵儿嘴里塞去:“好吃吗,是不是很甜?”

“嗯,又甜又香,这个杏仁”

宋夭宜见韵儿点头回答,然后继续啃剩下的杏仁酥,于是暗自高兴岔开了话题,一扭头就见树栖用洞悉一切的眼神看着她,宋夭宜清了清嗓子:“树栖,给我倒杯水吧。”

韵儿一脸单纯:“现在小姐想到未来姑爷,都会口干舌燥了吗?”

宋夭宜凶神恶煞:“.别乱用成语,什么未来姑爷?”

于是韵儿只能把剩下的话吞进嘴里,未来姑爷好像不是成语,口干舌燥才是啊,小姐这是被即将到来的爱情冲昏了头脑吗?

百里瀚百里瀚,宋夭宜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又是百里瀚呢,为什么闲来无事总会想起他来呢?宋夭宜真想给自己扎一套针,治一治自己的这个毛病,奈何下不去手,奈何管不了心。

百里海一路上对着宋夭宜的人都是不卑不亢的,宋夭宜决定以不变应万变,这青天白日的难不成被怎么着?

可是青天白日不到半天时间之后就变成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好歹进了城到了驿站。

百里海遣人来说,这一路要走八日,过七个城,请公主多多担待些。

宋夭宜当时觉得百里海这样特意交代一番还真是客气,可是等到上路宋夭宜就知道他说的“担待”是为什么了,这哪里是接亲呢,明明就是行军打仗,一路疾走赶车,宋夭宜整日坐在轿撵里只觉得要散架了。她咬咬牙,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但是这兵荒马乱的多像是抢亲的套路呀。

先礼后兵,这个卑鄙小人。

宋夭宜只能在心里默默的骂几句百里海,偶尔看见还得行个礼,要不是隔着个看人若隐若现的盖头,估计百里海早就被宋夭宜的眼刀扎穿了。

但是对于这五六日以来的辛苦,宋夭宜没有一句抱怨,百里海很是诧异,对宋夭宜的态度也莫名好了一些。

所以这一日到了驿站,百里海差人给宋夭宜送了些当地特色小吃,宋夭宜坐在桌前端详了许久也没下口,她不知道是自己抽风了还是百里海有什么阴谋,难不成是明日就到上京了百里海打算收买自己一番。宋夭宜很是担心他又来先礼后兵的那一套,于是吃的时候心不在焉,但又因为实在美味,所以难免吃多了些,宋夭宜撑得难受,就让韵儿陪着在驿站的后院里绕着圈走路消食。

这一绕就绕出事情来了,偶遇百里海,和他身边一个娇滴滴的美人,两人在后院莲池边不知道在说什么,只见那个白衣美人拿起手帕来擦了擦眼角,而百里海则担心的走上前去

宋夭宜心里生气,原来百里海这一路上那么亟不可待,就是为了在这里夜会美人,哎,真是

苦了自己这把老骨头都要颠的散架闷出霉来了,但是在别人的地盘上,宋夭宜只能假装不知道,于是打算溜之大吉。

宋夭宜朝韵儿比了一个撤退的手势,哪不知韵儿没看懂,于是宋夭宜转身的时候十分不小心的踩到了韵儿的脚。

这边的动静自然是打扰到了那边看起来正在互诉衷肠的两个人,宋夭宜直起身来:“韵儿,今晚的月亮真圆啊”

韵儿顾不得脚痛,看了眼那黑漆漆连一颗星星的都没有的天空,觉得脚真的更痛了。

百里海见宋夭宜那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样子,勾起唇角笑了笑:“明珠公主。”

“呀,将军你也在这里,真巧.”宋夭宜一点都不尴尬。

只是她话音刚落,那个白衣女子就震惊的开口:“你就是容余哥哥的王妃?”

宋夭宜看她捂着心口的样子,不是吧,夜会情郎的人明明是你,怎么对着我一副捉奸的口吻呢?

看见宋夭宜的神色,百里海解释:“容余是三皇兄的字。”

宋夭宜一瞬间明了了些什么.眼前女子不加掩饰的憎恶,让宋夭宜觉得乏味:“是呀,我就是他即将明媒正娶的王妃。”

宋夭宜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字一句充满了恶趣味。

说完后宋夭宜摆足了正宫娘娘的姿态告辞,多一话都不让眼前的人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