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桃红宿雨时光迭 - 妖后,请放朕一马 - 余安生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零二章桃红宿雨时光迭

宋夭宜熟悉的路,只有从千秋宫到万寿宫的那一段,因为她路过了许多次。可是去德妃陈茹素的茹素宫那边,却是第一次。其实宋夭宜也很好奇,这个宫殿的名字,是以陈茹素的名字来命名的,这个皇宫里面能做这件事情的人只有一个,就是百里原。

这个宫殿承载着一些回忆,宋夭宜不得而知,但是可以从这份荣宠中看到,曾经那些的时光。

这就可以知道,为什么陈茹素始终都不会放过百里原,就算他现在已经只能像是沉睡一样的久卧床上,但是陈茹素依旧要把他放在自己的身边。

好像就是因为有了这种,就算是死也要死在一起一样的决心,所以陈茹素才会肆无忌惮把醉生梦死这样的毒,同时下到了两个人的身上。

陈茹素对于百里原的执念,在这些日月里面已经疯长得太可怕了。

所以她做任何事情才会随心所欲,因为她眼里的人少之又少,最重要的那个,大概是她自己,之后是百里原,最后才是百里瀚。

这几日宋夭宜也听说了一些,关于百里海母妃的事情,她临死之前把孩子交付给了陈茹素。可是这几日的时光里面,陈茹素从来没有见过百里海,除了在百里瀚和宋夭宜大婚的那晚上,百里原召见了他们所有人进宫,百里海曾出现在过陈茹素的周围之外,他们这对名义上的母子,好像并没有过多的交集。

因为没有照顾过孩子,所以宋夭宜并不能随意的评价陈茹素对百里海的态度,算不算得上冷漠。但是听韵儿说,宫里面的几个老嬷嬷这些天在宫里看见了办事情的百里海,都在心疼他年纪小小就被赶到了战场上自生自灭,可见德妃娘娘根本不在意这个孩子。

但是宋夭宜知道,当初为了把百里海这个本来不受百里原待见的孩子,给送出宫去,陈茹素花了许多的功夫。或许人们都是这样,在谈论的事情都只是自己亲眼所见的事情,虽然有不公平的片面之感,那是因为他们本来就不了解这件事情。

宋夭宜带着树栖出了宫,几乎是下意识的,她不想要德妃陈茹素看到她身边的星舞或者月儿。

这一路上的风景极好,御花园的花木十分的繁盛。不一会儿,宋夭宜远远的看着了路外面的草地上飘着许多粉色的花瓣,有些已经枯萎的责变成了更深的红色,深深浅浅的红在碧绿的草地上面,仿佛是在坐着美妙的梦,醉倒在了这春天最后的一场春风里面。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树栖,这边有桃园吗?”

树细听见宋夭宜问话,然后向后走了两步去问了一个宫人。

“回娘娘,这边有一个芳菲苑,只是荒了有些年月,最近才重新打理的好了些。”

“原来是这样。”

“娘娘可以回来的时候去看看。”

是呀,现在被德妃召见,得赶着时间的去见她。

“不看了,都快开过了,没什么好看的。”

宋夭宜转头看着湖边的垂柳,柔软的纸条像是身姿曼妙的少女,极是可爱。

可是呀,这般“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的颜色,过了这一季,下一季就没了。

百里瀚眼里喜欢桃花的宋夭宜,其实对桃花,并没有那么深刻的执念。

点到为止,才是最好的感情。

就像是宋夭宜之于桃花,看见了心里便喜欢,所以欢欢喜喜。可是看不见了,宋夭宜也不会哭哭啼啼,日思夜想直到肝肠寸断,因为她知道,桃花只在春天不在四季,可是她确实要过完四季可不止春天。

也像是百里瀚之于宋夭宜,喜欢你,可是也不是非得喜欢你。

一切都是发自自己内心的感觉。

“娘娘,到了。”

宋夭宜被扶着从御撵下来,每一步都走得很是规矩,就像是度量好的一样。

茹素宫的装饰,宋夭宜看了就觉得冷清。

虽然东西放得满满的,可是还是有一种清冷的感觉。

大概是这里的主人,赋予这间屋子的灵魂,就是这个样子的。

陈茹素并不在正殿,她并没有像是宋夭宜以为的那样,在大殿里等着问她话。

宋夭宜不得不感叹,自己在德妃娘娘的心里,根本就没有她自己想的那么重要。

或许在她的眼里,皇后的位置,是她可以左右她的儿子来替换掉的,宋夭宜笑了。

陈茹素身边新换的宫女看着宋夭宜的神情,跪下一板一眼的朝着宋夭宜请安:“见过太子妃娘娘,娘娘吉祥如意。”

“起来吧。”

宋夭宜看着这些新面孔,难免想起那一晚上流在殿外的血。

百里原让龙卫亲自处理了,他认为已经背叛了他的那些人。一个不留,他亲眼看着他们求饶,然后并享受他们惧怕痛苦的这个过程,最后才将他们都杀了。

后来陈茹素没有提起过这件事情,但是宋夭宜路过那个地方,自然看到了那些还残留着的血液,看的她心寒。

宋夭宜不希望人命被放置在那么轻贱的位置。

“母妃可起了?”

现在已经不早了,但是宋夭宜难免还是得问一声。

“回太子妃娘娘的话,德妃娘娘正在后花园等您,奴婢带您过去。”

宋夭宜颔首:“嗯,那走吧。”

出了大殿从旁边的走廊绕出去,宋夭宜走了一会儿,就见到了在后花园的亭子里讲话的三个人。

对,宋夭宜没看错,布置的极其风雅的小亭子,有三个人早就已经在那里了。

宋夭宜跟着带路的宫女走上前去:“娘娘,陈夫人、陈小姐,太子妃娘娘到了。”

亭子的四周都搭着架子,架子上挂着挡风的轻纱,轻纱一飘一飘的,可是里面的人好像就没有听见外面有人在讲话。

宋夭宜走上前去:“儿臣参见母妃。”

她保持着屈膝行礼的姿势,心里在想着,刚才那个宫女的称呼,这“陈夫人”和“陈小姐”,会是什么人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