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拜访聂家堡
366拜访聂家堡
366拜访聂家堡
其他表哥们也是默契的给他夹了一筷子的菜:以至于田浩的碗,瞬间就满了,食碟里都堆满了,大表哥还给他拿了一个肉夹馍放在手里:“拿着吃吧!”
田浩低头一看,嗯,很好,腊汁肉夹馍。
不过大表哥还是很有威严的,他轻咳一声:“都好好吃饭。”
表哥们不作了,王破也消停了,低头吃饭,大家的餐桌礼仪都很好,食不言寝不语,风卷残云的吃了一顿晚饭。
大家都很累了,吃过了晚饭,回去溜达了一下,就有人送来了热水,田浩美美的泡了个澡,换了衣服躺在被窝里,舒舒服服的睡了个好觉。
第二天起来,吃早饭的时候,大表哥跟他说:“我给你预备了几辆马车,走的平稳一些,不过要一整天才能到达聂家堡,你早点走,走的快点,中午不要停留。”
“好的,大哥哥。”田浩十分好说话。
倒是王破,突然开口道:“世子,不知道平国公府流放过来的人,都在那儿?”
“在边关那头,跟聂家堡不在一个方向。”丁海道:“若是平国公想去看看……?”
“先去聂家堡。”王破说的很直接:“来一趟,赶上孩子满月,不能带晦气,且要给国公夫人请安问好,这是做晚辈的心意。”
丁海他们听的目瞪口呆,王破这么尊重,定国公府吗?
丁洋张嘴就要说什么,被身边的丁江拿了个酱牛肉就塞进了嘴巴里:“平国公这去聂家堡恭贺满月,是不是早了点儿啊?”
毕竟孩子还没满月呢!
田浩给王破打圆场:“平国公就先在这儿休息两日,我去接了大舅母和大表嫂以及孩子回来,这边就摆满月酒。”
他去还行,平国公去,理由站不住脚啊。
“定国公府大公子,本国公也想早日看到。”王破却铁了心的要跟过去,他还对丁海道:“去一位国公爷,一位长生公子,我想,世子夫人应该是欢迎的吧?”
丁海眼色一沉:“平国公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只是去探望长辈,拜见一下嫂夫人,见一见定国公府大公子而已。”王破淡定自若的很:“礼物都准备好了。”
他是一定要跟着去的啊!
田浩看了看王破又瞅了瞅他大表哥。
“那真是凤娘的荣幸啊!”丁海突然笑了起来:“那就一起去,聂家堡还没见过这么大的人物呢。”
平国公可是个国公爷!
聂家堡见他母亲都上下激动地不得了,要是平国公过去走一趟,想必效果会更好。
“大哥!”丁洋不敢置信的看着丁海。
“吃饭。”丁海就说了这两个字,就继续用早饭了。
他都这样说了,其他人都闭嘴,吃早饭!
吃过了早饭,王破就跟着田浩走人了,而且礼物之类的东西,的确是一早就预备好了,可见早有预谋啊!
这次是坐车走,田浩感觉好了一些,因为这车子是要带着他大表嫂跟孩子一起回来的,故而车子很大,走的还算平稳。
且一路上都没有说话的机会。
就风驰电掣的到了地方。
看到聂家堡,田浩终于知道,为什么这里叫“堡”了。
比起丁家镇修建的跟一个小型关隘似的那么严实,聂家堡就是一个巨大的坞堡建筑群!
田浩看到过坞堡的复原模型,这种又称坞壁,是一种民间防卫性建筑,源自汉武帝时期的塞外列城,普及大约形成王莽天凤年间,当时北方大饥,社会动荡不安。
富豪之家为求自保,纷纷构筑坞堡营壁。
当时他是在西北那边的博物馆里看到的,他记得当时导游介绍说,坞堡有千年的历史,乃是汉代住宅形制之一,即平地建坞,围墙环绕,前后开门,坞内建望楼,四隅建角楼,略如城制。
印象最深刻的是,据说着名农书《齐民要术》也成于那个乱世当中,作者自述他整理那么多生产生活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一个族群在有限的土地上自保,最理想的状态是除了盐以外别的物资都能自给自足。
高高的围墙小小的门儿,墙最上面全都是马蜂窝一样的小窗口,那是射箭用的箭孔!
这么一个地方,没有十万八万的人命去堆,是攻不破的。
唯一不好的是,这地方没有多少石头,都是用泥土和砂石,混着干草夯实了建起来的,需要每三年修缮一次,七八年的就要一大修。
不然怕坍塌或者颓废了去。
这就是土木建筑的劣势。
如果跟西方的那些城堡似的,用石头搭建,就更好了。
田浩摸着下巴盘算着,他没有那么多石头,但是他可以烧水泥啊!
西北这边,矿多,他人也不少,可以搞个大开发嘛。
他们到了聂家堡,聂家堡可能早就接到了消息,大舅母和大表嫂没出来,但是聂家堡的副堡主,聂大伯出来了。
“小老儿是这聂家堡的副堡主。”聂大伯礼仪什么的不太懂,也不知道如何介绍自己,紧张的不得了。
丁海没来,但是他派了人领路。
同时也是个很机灵的家伙,一路上给田浩赶车,坐在车辕子上,没少跟田浩介绍聂家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