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三舅父是庶出! - 穿越之长生公子 - 初吻江湖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131三舅父是庶出!

131三舅父是庶出!

131三舅父是庶出!

田浩虽然不知道他们要说什么,讨论什么内容,但是他身为一个外甥,又是这里年级倒数第二小的,闭紧嘴巴,只带了耳朵听。

突然手里一热,是六表哥给他塞了茶碗在手里:“喝点,免得冷。”

这个时候,深秋了,夜凉如水,田浩身体的微循环又不太好,故而手足不如旁人的热络,他朝关心他的六表哥丁洋笑了笑,点点头,就是不开口说话。

丁洋看他笑容小小的,但很温暖,就觉得舒坦。

他们是小辈,在谈论事情的时候,叫上他们只是增加他们的阅历,或者参与其中,但起到的作用很小,只是将他们叫来,是将他们视为自己人,一个成人来看待。

尤其是田浩,他现在就很有归属感,不得不说,大舅父这一手,的确是将田浩身上那种若即若离的情绪给撵走了。

因为是穿越来的,田浩对这个时空都没什么归属感的,能跟老太太要好,是因为老太太对他是真的好,这让田浩也有了一些眷恋,不然不会给定国公府出主意,让他们摆脱了韦家的纠缠。

后头又出了硝石制冰的法子,其实是想跟老太太一起,有足够的冰块消暑。

至于冰皮月饼之类的都是小事情。

一点子吃食而已,进贡也只是不想让长辈们烦心。

田浩正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小事情,三舅父那边也沉默够了,他终于开了口:“我到底是不是母亲亲生的孩子?”

“噗!”

“噗!”

一连好几个人都喷了口里的茶水。

包括定国公世子丁海,以及表亲的田浩。

几个小的都喷了,而大舅父跟二舅父却一脸诧异的看着三舅父,只有惊讶,却不意外。

田浩眼珠子差点儿没有掉下来好么!

他看看大舅父和二舅父,与两位舅父截然不同长相的三舅父……这的确是有所差别。

但是要说他们不是一个父亲那不可能,定国公府可不能让别人的血脉混入,不是一个母亲的话,难道三舅父是庶出?

想到老太太对三舅父,全家都不冷不热的态度,田浩一直觉得有些违和,现在终于知道答案了,不是自己生的嘛。

但听说三舅父可是从小就是长在定国公府的呀!

那要不是老太太生的,那就是小妾生的,没听人提起过,必定是定国公府下了封口令的,三舅父都多大了,才知道此事?

知道的时候也有些太晚了吧?

“果然,大哥和二哥,早就知道了吧?”丁起看到大哥二哥的表情,就猜到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定国公丁超看着他这位十几年未见的三弟:“你我相差了几岁,你出生的时候,我已经记事了,不过年纪还小,一些事情并不太清楚,但父亲当时下了封口令,家里人都不再提起此事,加上后来母亲大力整顿过几次,后头就没人提起了,何况都过去这么多年了。”

“过去这么多年了,是该没人提起来才对。”二舅父也看着三舅父:“老三,你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这十几年,你变了很多,回来之后,我就感觉到了,你跟以前大不相同了,不再是那个温文尔雅的三弟了。”

“你就直接说,他不再是那个书呆子了不就得了?”大舅父很是直接。

几个小辈赶紧擦嘴,一个个洗耳恭听,包括最小的丁淳,都是如此。

他不知道,自己的父亲竟然藏了这么大个秘密,他不是祖母亲生的,那祖母,还是他的祖母吗?

丁淳小小的心里还有些紧张呢!

整个小身子绷紧,小脸儿紧绷。

丁海看到了,田浩也看到了。

田浩朝丁海做了一个抱抱的手势,大概是表兄弟之间有了那么点儿默契,丁海看懂了田浩的意思,伸手将丁淳抱在了自己的怀里,还用旁边放着的自己的披风,把孩子裹了一下。

丁海正是年轻的大小伙子一个,气血旺盛,再用披风一兜,小小的丁淳整个人都暖了起来。

他擡脸看了看他的大堂哥,丁海什么都没说,只是擡手揉了揉他的小脑袋,又给他嘴巴里塞了一块牛肉干,这东西耐嚼的很,一块能让小孩儿吃很久。

听他的长随说过,是如今做母亲的对付小孩子的法宝之一,小孩子的嘴巴被占,就不容易哭闹,这是丁海学来的一个小妙招。

现在拿来对付他这个不太熟悉的小堂弟了。

“此事在我离京之前,还没有什么,我只知道我外聘的那个长随,叫黄三儿的人,他是个机灵的,很有能力,用的很顺手。”三舅父想了一下,组织了一下语言道:“我想出门闯荡一番,他极力反对,但他一个长随说的话,我也没当一回事儿,后来我坚持离开了京城,带着新婚不到一年的妻子去了东北,从一个小县令开始做起,那个时候我还是相信他的,而且他办事的确是很有能力,带去的人,都不如他好用,不过在淳儿出生之后,他就表现得很奇怪,时不时的看我的眼神有些可怜,我发现了,忍不住问他什么事情啊?他就说,看我的长相,跟性格,都与定国公府丁家大不相同,反倒是跟他老家认识的一个同村的人比较像!”

“黄三儿,我记得他好像是外头应聘来的长随吧?是武师出身,武艺一般般,但很会办事儿,手段也有不少,比旁人见多识广一些,当初还是我做主,留下他给你做长随的,看重的是他的手段圆滑,不像你,愣头青似的。”丁超摸着胡子想了半天,才想起来这么一个人:“不够这个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都快三十了,还没成家,说是因为家里有老母卧病在床,一直吃汤药来着,后来老母没了,他也家徒四壁了,干脆来咱们府上做个长随,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正因为如此,当初他说要陪着你一起上任的时候,我也点头了,还单独赏了他三十两银子,表扬他的忠心。”

三舅父惊讶的看了看大舅父,继续道:“他说他老家有个老秀才,因为膝下只有一个独女,老秀才一病不起的时候,做主让女儿带着全部家产,在他死后,不要留在村子里,怕被人欺负,要她去京城投靠娘舅,希望娘舅家能照顾一下这个唯一的外甥女,然后老秀才就去世了,那女子埋葬了父亲,就听了父亲的话,卖了家产带着银钱进了京城,同村人怕她有个什么闪失,有几个是老秀才教过的读书人,一起护送这位独女入京,后来听人说,这位独女的亲娘舅没两年也去世了,舅母容不得她一个旁姓外人,把她卖做奴婢,入了高门大户,私吞了她带去的银钱,那个高门大户就是定国公府。”

“咱们家从不单独买人,家生子那么多,都用不了。”二舅父觉得这不太对吧?他们定国公府买人的时候少,多数都是往外放人。

“先听老三说下去。”大舅父不愧是带兵打仗的,这会儿还是稳如泰山一般。

“后来他回去听人说,那独女是个聪慧的,哪怕是成了婢女,那也是有其独特的气质,加上是个识文断字的女子,得到了府里国公爷的欢心,正儿八经的擡做了姨奶奶,黄三儿小时候受过那老秀才的教导,虽然只有不到三载的时间,但是他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就干脆来了京城琢磨怎么进入定国公府,好就近照顾一下老先生的女儿,结果却是等来了那独女病逝的消息,连个坟头都没有,随后又听说,定国公夫人生了第三子……他入府来也是想知道那独女埋在哪儿了,逢年过节也好去烧一刀纸,略表心意,结果却看到了我,说我跟那老秀才长得有七八分相似,如果老了肯定是更像,他就有了猜测,然后多方打听,才确定我是那独女的孩子,不是国公夫人所出,于是跟在我身边,才对我忠心耿耿。”

“这些年他一直在寻找那独女的坟,可一直没有找到,加上定国公换了人,我又出了京城,他才敢跟我说实话。”三舅父一抹脸:“他还找到了当时给、给那妾室接生以及看病的大夫,接生的稳婆证实了我是那独女所出,大夫说那妾室只是普通的身体虚弱,不是什么致命的病,不知道什么原因,就突然死了,他还纳闷儿呢,怎么人就没了。”

“你就信了?”

“没有,我没那么傻,但是随后黄三儿出事了。”三舅父道:“据说是他赶车去外面,路遇山匪,被追击的时候,掉下了悬崖,摔了个粉身碎骨,找到的时候,只是一具尸体,从衣服和带的令牌上,看出来是黄三儿,其样貌已经无法辨认。我本以为,这事儿就到此为止了,可谁知道,后来又有人找上门来,是个姓黄的读书人,他说是黄三儿写信请他来助我一臂之力,我对他不信任,根本就没用他,他也不走,在我治下的县城里买了房产置办了田地,像个富家翁似的,等到他安顿了下来,我政务上出了几个难题,他主动帮我好几次,我不好对人继续冷着脸,后来他又有几个朋友过来,俱是有才学的人,且于政务上颇有见解,但我防备心很重,不太与他们有所牵连,一直到他们主动跟我摊牌,说他们都是那老秀才的学生,知道恩师的女儿去的蹊跷,本身给人做妾也是冤枉,就说他们都咽不下这口气,要助我、助我……。”

三舅父吞吞吐吐。

大舅父却冷哼一声:“要助你夺得定国公爵位,成为丁家家主,是也不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