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嘉皇贵妃
生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9月14日)
原正皇旗包衣后抬正皇旗满洲朝鲜金氏(金佳氏)乾隆帝妃上驷院卿金三保第一女,吏部尚书金简之姐。
事乾隆于潜邸、为格格,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乾隆继位,封为贵人。
乾隆二年五月十一(1737年)诏晋为嫔。
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1737年)以礼部尚书任兰枝为正使,内阁学士吴佳琪为副使,册封为嘉嫔。
乾隆四年正月十四(1739年2月21日)生第四子履亲王永珹。
乾隆六年二月十三(1741年)诏晋为嘉妃
乾隆六年十一月二十二(1741年)以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三泰为正使,礼部侍郎满色为副使,册封为嘉妃。
乾隆十一年七月十五(1746年8月31日)生第八子仪亲王永璇。
乾隆十三年七月初一(1748年)诏晋为嘉贵妃。
乾隆十三年七月初九(1748年)生第九子永玥。
乾隆十四年四月初五(1749年)以大学士吏贻直为正使,礼部尚书王安国为副使册封为嘉贵妃。
乾隆十七年二月初七(1752年3月22日)生第十一子成亲王永瑆。
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十五(1755年12月17日)薨,享年四十三岁,追晋为皇贵妃。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十七(1755年)赐谥曰淑嘉皇贵妃。
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二(1757年)奉安裕陵。
雍正五年(1727年)皇四子弘历在成婚前已有格格八、九人,推测金氏已在其中。
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1735年)皇四子弘历登基后,封格格金氏为贵人。长芦巡盐御使三保进京,乾隆则在奏折上墨批,告诫金贵人的戚属要为国尽忠,不要因金贵人在宫中而有任何恃恩之念。
乾隆二年五月十一(1737年)诏晋贵人金氏为嫔,内阁典籍厅为金氏晋封为嫔所拟的封号字样有“令、婉、嘉、粹”四字,乾隆从中选择了嘉字。
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1738年)正式册封为嘉嫔。
乾隆二年四月(1737年)其父金三保调任两淮盐政
乾隆二年四月初五(1737年)金三保上书请乾隆加恩让其次子金辉、三子金简随往两淮读书学射,可见此时两人年纪尚小,
结合乾隆六年(1741年)金三保的谢恩折来看,金氏应为金鼎、金辉的长姐。
乾隆四年二月十三(1739年)嘉嫔金氏晋封为嘉妃。
乾隆四年二月十六(1739年)长芦盐政、武备院卿金三保为嘉嫔奉旨册封为妃而上了一道谢恩折,奏折提到嘉妃为他的长女。
乾隆七年七月(1742年)嘉妃族叔常明病重。
乾隆七年七月初五(1742年)乾隆派大阿哥前往看视并加赏太子太保衔,由内库赐银办理丧事,两天后,常明病逝。
乾隆七年十二月(1742年)金鼎被提拔为三等侍卫。
乾隆八年二月(1743年)嘉妃的父亲金三保病重,于乾隆八年二月十七(1743年)上书恳请乾隆帝派太医前来诊治。
乾隆八年二月二十七(1743年)乾隆派太医前往天津,乾隆派皇后的哥哥傅清、时任天津镇总兵前往探视三保病情。
乾隆八年五月初二(1743年)金三保去世。
乾隆十一年七月十五(1746年8月31日)生皇八子仪亲王永璇。
乾隆十三年七月初一(1748年)嘉妃金氏晋封为嘉贵妃。
乾隆十三年七月初九(1748年)生皇九子永瑜
乾隆十四年四月初五(1749年)行嘉贵妃册封礼。
乾隆十七年二月初七(1752年3月22日)生皇十一子永瑆
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十五(1755年12月17日)嘉贵妃金氏薨逝。
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十六(1755年12月18日)乾隆帝追封其为皇贵妃。
乾隆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三(1757年)淑嘉皇贵妃金棺送往清东陵胜水裕陵寝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