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贵妃(巴林氏) - 夫人你好敏的第6本书 - 夫人你好敏感啊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颖贵妃(巴林氏)

生于雍正九年正月二十九(1731年3月7日)

巴林氏,蒙古族,蒙古镶红旗人,都统兼轻车都尉巴林.纳亲之女。

乾隆十二年(1747年)入宫,封为那常在。

乾隆十三年(1748年)晋封为那贵人。

乾隆十六年(1751年)晋封为颖嫔。

乾隆二十年(1759年)晋封为颖妃。

嘉庆三年(1798年)太上皇乾隆敕旨:“颖妃在位年久,且年屈七旬,著加恩封为贵妃。

嘉庆年间”,称为颖贵太妃,并和婉贵太妃一同居于寿康宫中,嘉庆五年二月十九(1800年3月14日)去世,

嘉庆六年(1801年)二月十三,葬于裕陵妃园寝。

乾隆颖贵妃出生镶红旗蒙古巴林氏,其家族原为喀喀蒙古人,入旗的始祖名为康喀尔,随大兵征囊努格为向导,被封为二等轻骑都尉,其子僧格、多尔吉先后袭爵,后来康喀尔一支绝嗣,爵位由康喀尔兄长之子桑图承袭,这位桑图即是颖贵妃的外祖父。

桑图去世之后,其子巴雅尔袭爵,从征三藩,颇有功勋,最后从征噶尔丹,在乌兰布通阵亡。颖贵妃之父纳亲即巴雅尔之孙,在乾隆六年(1741年)承袭二等轻车都尉世职,在乾隆朝历任印房参领、泰宁镇总兵等职,仕至镶红旗蒙古都统,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去世,得谥恪勤。

根据谱牒记载颖贵妃至少有两位兄弟,一位名为双所,又名“色僧额”,承袭纳亲的爵位何世管佐领;另一位名为索柱。

颖贵妃是清代少数出生于蒙古八旗的后宫主位,其家族为镶红旗蒙古的世家,其父纳亲在世时可能亦是其家族最为兴盛的时期。

乾隆十二年(1747年)十二月,已进宫封为那常在。

乾隆十三年(1748年)四月十二诏封为那贵人。

《为譔修玉牒咨查婉嫔等旗分及舒妃父家姓氏职名事致总管内务府》这份档案提到了内务府咨询查得婉嫔系乾隆二年(1737年)五月十二晋封贵人,庆嫔、颖嫔系乾隆十三年四月(1748年)晋封贵人。

乾隆十六年正月(1751年)诏封那贵人为嫔。

乾隆十六年六月初八(1751年)行颖嫔册封礼。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诏封颖嫔为颖妃。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二月十八行颖妃册封礼。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一月二十一,乾隆赏予颖妃一盘珊瑚朝珠。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二月初,乾隆又以贵妃、妃、嫔等接册宝,赏予颖妃等人一些银两。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三月二十二,颖妃妃下学规矩女子一人封武常在。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八月二十九,和硕和嘉公主报病急。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九月初一身在热河的乾隆下旨,命留京办事王大臣通知章嘉活佛和留在北京的皇贵妃等人,要他们去公主府探病。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九月初六,储秀宫皇贵妃、景仁宫颖妃等前来公主府探视公主。

怎料,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九月初七,和硕和嘉公主病情急变,皇贵妃急忙带着颖妃、婉嫔、固伦和静公主、和硕和恪公主,以及在寿康宫寡居的皇子福晋们赶到公主府去见公主最后一面。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九月初十,皇贵妃带领着颖妃等人前往和硕和嘉公主府吊丧。

乾隆禅位前夕,颖妃景仁宫搬到了永寿宫居住。

嘉庆三年(1798年)四月十五,太上皇乾隆敕旨:“颖妃在位年久,且年届七旬,著加恩封为贵妃”。

嘉庆三年(1798年)十月,因要册封颖贵妃和芳妃,永寿宫、储秀宫进册宝、册印,并和婉贵太妃一同居于寿康宫中。

嘉庆五年(1800年)二月十九薨逝,享年七十岁。

嘉庆六年(1801年)二月十三,颖贵妃金棺葬入裕陵妃园寝。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