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潇湘记 - 窑窕淑女 - 油偶娃娃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窑窕淑女 >

第154章潇湘记

第154章潇湘记求推荐票!

*****

天边抹上一片绚烂的晚霞,给巷子两旁高高的院墙镀上了一层金色,从树枝投下的鳞鳞金光,斑斑点点,终究要融入夜色中。

还没到门口,便听见一阵欢快的小狗叫声,萧玉珠提着食盒,要敲门的手迟疑了一下,确认无误是自家,才咚咚拍了两下。

门开了,最先出来的不是萧玉涵,而是一只小狗窜了出来,“汪汪”两声叫得奶气,是一只才足月的小黄狗,把萧玉珠吓了一跳,“哪里来的土狗?”

萧玉涵奔过来,把小狗抱在怀里,“是倒泔水的周婶送的,前几日,我不是和娘说想要一只狗养在身边,娘兴许是和周婶提起过,下晌刚下学,她就送来了,说家里的大黄狗正好下了一窝,就抱了一只过来。”

小狗窝在萧玉涵的胳膊弯处,一双眼睛瞪得大大的,颇有敌意地看人。

萧玉珠让玉涵把狗放下来,别老抱着,小狗身上不干净,免得过了病,让他洗干净手后,进正屋来用饭。

看起来,萧玉涵有了新玩伴,心情大好,背着手踱着步子,俨然一副小主人的样子从灶间过来,小狗在他身边撒着欢儿,跑着跟过来。

主人在桌上用饭,小黄狗趴在桌子底下捉着苍蝇玩,萧玉珠啃完一根大棒子骨头,扔在地上逗它,小狗扑上去,噙着骨头,啃得涎水长流,看得萧玉珠玉涵不住的笑。

萧玉珠故意扔了根啃得干净的骨头,扔得老远,引得小狗丢下正啃着的骨头,飞扑过去。萧玉珠阴谋得逞,捧腹大笑,“这狗东西!”

萧玉涵捧着碗,扒了两口饭,说,“二姐坏。”

“这狗还没有名字吧?”

“我正想着要给它取个名儿,想来想去,不知道哪个好,二姐你帮我看看,是将军好呢还是飞虎好?”

“这狗东西哪用得着这么大气的名字,名字太贵气它压不着,反而不好养,依二姐看,取个贱一点的名,反倒是好养活。”

“说的也是,取什么名儿好?”

“这狗东西!不如就叫它东西吧!”

萧玉涵一开始觉得这名字太随意不好,念着念着顺口,就叫开了,从此小狗便有了个奇怪的名字。

等萧景土回来,让他在鸡舍旁临时搭了一个狗窝给东西用,萧玉涵亲自寻了稻草在窝里垫上,厚厚地铺了一层,确保窝里柔软暖和。

范氏回来见着小狗,很是欢喜,她前两日和周婶也就闲聊时,唠叨过一回,萧玉涵一个人在家,不让人放心,养条狗可以帮着看家,没想周婶是个有心的,记在心头,亏得她这么快就给送来了。又不放心地问,送来的时候周婶有没有蒙着小狗的眼睛。

萧玉涵很是不解,送来的时候是把小狗装在篮子里的,用布袋套了头,他当时还觉得纳闷。

“这就对了。”范氏一拍腿笑道,“这里头的老规矩你是不懂的,小狗要是拿了送人,得蒙着眼,别小看了这小东西,忠心着呢,不蒙着眼千百里都能寻了回去。”

一说着,无意中又说到了小狗的名字,范氏埋怨萧玉珠道,“什么名不好取,取个东西?”

家里就萧玉涵一个小子,还是觉得少了些,临睡前,范氏和萧景土隐晦地透了几句,这么多年了,玉涵都十岁了,要怪只能怪她的肚子不争气,没有再给萧家添个子,总觉得玉涵一个小子,孤单了些。

萧景土披了衣裳要吹灯,“你啊就是操不完的心,瞎操心这些干啥,我看着玉涵就蛮好,书念得好人也懂事,比生三个四个小子一个个让人不安生的强多了。”

萧景土扑哧吹灭了灯,房间里满是柔柔的月光,月光明晃晃地从窗棱上照进来,两人无话。

萧景土想的是,郎中说的话,还是不要告诉她的好。

范氏睁着眼睛,命里独子,这是她的命数!

往后的日子,萧玉涵有了东西作伴,走到哪都有一个黄点撒着欢儿在他后面,或跑着赶路或趴在他脚边。

…………

“三少爷。”秦浩急急忙忙地从外面回来,进了听雨轩。

李子墨正拿着书,对着青一色的竹林朗诵着,颀长的背影迎着秋风。

旁边伺候的丫鬟雨桐皱着眉头,三少爷每日清晨喜欢在竹林里念书,不喜被人打扰,特命她守在这。秦浩这般鲁莽地闯进来,是要让她吃不了好,弄不好的话要受主子的责罚。要上前去通报不是,干守在这也不是,只有拦下秦浩,让他在外面等着,什么事等三少爷读完书再说。

李子墨的这个习惯,秦浩也是知道的,低声问雨桐,三少爷今日读的什么书。

两人的交谈声,因为是顺风,传得远,李子墨听到后,转过身来,见秦浩来了,把书放在石桌上,示意雨桐放他进来。

两人坐在石桌旁,秦浩来的目的,他猜到了七八分,挥手让雨桐拿了书退下,开门见山地问,“怎么样,查到了吗?”

“别着急嘛!”秦浩故意和李子墨卖了个关子,转头欣赏起竹林的美景。

李子墨笑着摇摇头,“你啊还是这副玩闹性子,这些年来一直没变,叫我说你什么好?”

秦浩不好再玩笑下去,做得过了,毕竟三少爷是主子,要是让外头人看见了,传了出去,他是没好果子吃的,转过头来正襟坐着,“我敢断定那天见的就是玉珠,虽然三四年没见了,可那小丫头的模样儿,我印象很深,只是来没来城里,还真不好查。”

“你不是说,她提了食盒要去送饭的吗?这样说来,她定是来了城里。”李子墨浅浅笑着,不急不慢地问。

秦浩认真地想了想,“只要她在城里住着,这事好办,石雨县城就那么点大,翻个底朝天也得把人给找出来,只不过要花些时日。”

李子墨默了一会,“多给你些时日,相信你一定能把她找出来。”

秦浩点点头,皱了下眉,犹豫了一下,才说,“虽是没找到玉珠姑娘,可我在城里打听到,在白莲巷新开了一家饭馆,叫潇湘记的,说来也巧,那家也是姓萧的,是从乡下来的。饭馆开张不到个把月,生意红火,天天宾客满席,更特别的是饭庄进门摆的不是屏风,而是陶器,想来那掌柜的能有这般见识,定是个不俗之人。”

同样是姓萧,同样是陶器,李子墨觉得这其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嘴角噙着一丝笑,看着旁边被风吹得飒飒作响的竹林,喃喃念道,“潇湘记,潇湘记,有道是,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浦……”忽地转过头来,“改日我们就去这潇湘记坐坐。”

…………

正午时分,大红的灯笼高高挂着,和煦的阳光,映着灯笼上面的“萧记”两个字,在秋风吹动下,浮光掠影般生动起来。

“来喽,这位客官,你要的农家小炒肉,请慢用。”王三端着盘子刚给一桌客人上了菜,一回头见门口来了两位衣着富贵的公子,看那衣裳料子是上等的绸缎,不是寻常人家能用的,来者定是非富则贵。

满脸堆笑地迎了上去,喋喋道,“两位公子,小店有碳烧鱼干锅鸡五花肉酿茄盒还有今儿刚新添的各色糕点,仍你挑仍你吃,小店二楼还有雅间,请跟我楼上坐。”说着领着人往二楼去。

王三人灵活,会看人,一见着穿着好的富家公子,就往二楼带,一张嘴能打着弯儿说得顺溜。吴七人相对来说人实诚,嘴上功夫这方面比王三差点,萧玉珠看出两人各有所长,让吴七专门负责接待一楼的大众化的客官,二楼雅间不多,主要由王三负责招待。

一般来二楼雅间的,多数是手里头有几个钱的,人也大方,遇上个不在乎钱的主,一打赏起来就是一锭白花花的银子,能顶上一两日的进项。萧玉珠这样安排,也免不了有拿三只眼看人的嫌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