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西风冷,渐入人心(一)
再过三个月,守陵之期就结束了。
东宫黎跪在父亲的墓前,默默的焚烧掉抄好的经书,她常常来陪父亲说话,总是有很多困惑和愤恨要讲,她知道父亲和哥哥都在天上看着自己,所以她不觉得孤单。
手中的经书都一页页烧干净了,东宫黎眼底的仇恨越发浓重。
身后的枯叶在一群人的脚下碾碎,东宫黎知道谁来了。
东宫灵带着一群丫鬟走近,她穿着素色缠枝绣服,头上简单的用玉簪挽了一下,虽然在陵地不得加饰妆容,但东宫灵的素净打扮,还是透出一股真正的郡主的高贵。
东宫灵跪在旁边的蒲团上,旁边的丫鬟跪在一侧,手里拖着一叠经文。
东宫灵面无表情,一张一张的把经文放在火盆里,她也并不侧目去看自己的妹妹一眼。
东宫黎看着她的动作,心里又是气又是心疼,她恨宫里的人把她教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你们先回去,我和姐姐想说会儿话。”东宫黎对领头的宫女道。
那宫女看着东宫灵,等她说话。
“红鸾,你带着她们去林子外等我。”东宫灵开口同意了。
一群人又是迈着不急不慢的步伐,踏过枯叶,走出了林子。
“姐姐,你行动都带着这么一帮人,不累吗?”东宫黎看着她。
“这是规矩。”
“姐,你张口闭口都是规矩,你忘了自己是东宫家的女儿。父亲,父亲被害,你难道就这么无动于衷吗?”
“有些事听了也不要记在心上,是真是假也说不定,何况都过去那么多年了,坊间大概已经杜撰了几个不同版本的故事。”
“你居然说杜撰,你就是这么欺骗自己的吗?这样你就能安心享受你的荣华富贵,这样就能一辈子出行都前呼后拥,这样你就可以永远做个囚在金丝笼里的宠物。”
“东宫黎,你说话的时候想想自己的身份和处境,你凭什么这样说我,你就算记得又做得了什么?爹爹若有灵,她更愿意看见你老老实实的过一生。”
“那你就老老实实的在仇人的掌控下过活吧,我只是怕你穿那一身锦缎,会心有不安,你吃的每一口嗟来之食,虽然是珍馐美食,恐怕也难以下咽。”
“东宫黎,如果你执意任性,不仅对不起死去的父兄,也必将给活着的人惹来麻烦。你别忘了,红叶山上还住着谁,那是我们家最后一点血脉,你不是一个人,你要知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
“你说的倒是顾全大局,东宫灵,你不配做我的姐姐。”
“随便你怎么说,我不会听你的。”
“你现在怎么会如此懦怯,如此麻木?你小时候最爱练舞,更喜欢和父亲讨论史书兵法,还说长大要嫁给《侠客行》里的侠士,你变了!”
“或许是你从前就看错了我,但我始终是我,从不会变。”
说完,东宫灵把最后几张经书一起放在了火中,她已经不想再聊下去。
东宫黎闭着眼睛,努力不去看她无所谓的表情,不去看她起身时,还不忘去抚平膝盖处的素锦上的褶皱。
东宫灵从头至尾都毫无情绪,站起身来还是那么从容不迫,用一个郡主该有的仪态慢慢的走出了林子。
东宫黎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气极恼极,这是这大半年来和东宫灵说话最久的一次,却是这样收场。
清清用树枝拢了拢地上的柴火,听完了这一段,抬头看看窗外,月亮已经挂到树梢上了。
“东宫灵这样做,不是故意让东宫黎误会吗?”
“她是想保护这个妹妹,她希望东宫黎平平静静的在太尉府过完一生。”
“她被这样误会,心里也很难受吧。”
“她不是和东宫黎说了吗?她始终是她,从未变过,可惜东宫黎在很久很久之后,才听得懂这一句话。”
第二天清晨,东宫洵带着清清又开始赶路了,野路上人少鸟兽多,他们边走边开始讲后来的故事。
自从那次,在陵地和东宫灵争执后,东宫黎连吃饭都不愿意和她一起,每次见她细嚼慢咽,漱口净手都谨遵宫中的规矩,东宫黎的心里就气愤不已。
这天,平姨唤她去大厅一起用餐,传话的人说,因为晚膳里的燕胶鹿肉是皇后所赐,不可不去一同领受。
东宫黎不情愿的挪往大厅,有十几个陌生的宫女拖着玉盘正在上菜,东宫灵已经站在那里等着了。
平姨正在报菜
“皇后娘娘除了特赐的这道燕胶鹿肉外,还另外命御膳房配了十八道菜肴。”
“这一道是八宝锦鸡。”
“这一道是凤尾鱼翅。”
“这一道是雪月乳鸽汤。”
“这一道是檀扇鸭掌。”
“这一道是珍珠雪耳羹。”
……
等菜品一一摆齐,众人叩谢赏赐,东宫灵和东宫黎方才落座。
东宫灵倒是细细的品尝了一番,但是东宫黎却难以下咽,因为这是仇人的施舍。
东宫黎正兴致缺缺的,看见旁边站着的平姨在按着腰,脸色有些不舒服。
东宫黎走过,“平姨,你腰不好吗?来同我们一起坐下吧。”
“黎郡主,老奴这是老毛病了,不必在意,奴婢哪敢僭越,和两位主子同坐。”平姨摆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