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死于非命 - 解剖刀 - 医路潜行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解剖刀 >

第315章死于非命

李飞将幻灯片打到下一页,“这是这次车祸的肇事司机,蔡郝,男,48岁,吉林省人。据他供述,他并不清楚自己是在哪里撞的人,是后车小车司机提醒他才知道侧护栏上挂着一个人,才报的警。交警检查过车辆,都是合法的,蔡郝驾驶车辆期间并没有酒驾和毒驾,但有疲劳驾驶的嫌疑。这个人底子是干净的,此前都没有作奸犯科的案底,一时间难以判断和案件扯没扯上关系。林科长,说说尸检的情况吧!”  林老师回答说,“因为死者的大部分脑组织都已经缺失了,死亡原因不能很明确地做出判断。从尸检的情况来看,死者脾脏有大出血,脑组织镶嵌有骨碎片,盆骨有轻微骨折,背部和肩部有大量严重的擦伤,这些征象和一般的常见车祸还是蛮符合的。”

“另外我说说和一般车祸案件不太一样的吧,死者的胃、十二指肠、空肠内都没有发现有食糜。解剖死者的胃发现胃内潴留了大量的液体。经过化验,潴留液是氯化钠溶液,浓度接近于0。85%,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生理盐水。还有就是死者的皮肤比较干燥,镜检细胞有轻度脱水的迹象。”

“有没有发现有人为损伤?”赵局长开口问。

林老师补充说,“死者的腹部脐周有三处烫伤,损伤时间在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之间。还有就是死者的左侧阴囊有轻微的肿大,考虑有局部炎症,有可能是外伤性损伤。”

“这几处烫伤和阴囊的肿大能够判断出是其他人的击打伤吗?”

“应该比较难,毕竟自己也可以把自己烫伤,至于阴囊肿大,车祸等一下因素也会导致,当然了,就本案来说,车祸这么短的时间内,即使有炎症也不至于会像死者那样,他这个应该是有一段时间了。”对方的法医回答着赵局长说。

林老师同意对方法医的说法,“是的,这个比较难判断,因为死者身上除了这几处损伤以外并没有发现有束缚伤和其它的虐待伤痕。”

“死者会不会是被人关起来?这既解释了死者为什么不能进食,甚至是脱水,也解释了没有束缚伤。”小雅试探性地假设着。

“不排除这种可能,但同时这跟死者身上的烫伤也有一定的矛盾,我们先假设死者身上的烫伤是其他人完成的。可如果只是单纯的关押,没有束缚的话,为什么死者身上的三处烫伤会挨得这么近?我们都知道,当我们受到攻击时,第一反应就是用手来抵抗,在没有束缚的情况下,我觉得首先受伤的是手,而不是脐周的密集烫伤。”林老师分析着说。

王局默默地点了点头,说道,“这样,先将支持是谋杀的理由和意外车祸的证据都列出来,然后再逐个分析看看。”

“我认为谋杀的理由有以下几点,第一就是死者胃内没任何的内容物,甚至是有脱水镜像;第二就是死者身上的不明原因烫伤和阴囊肿大;第三是死者的遇害时间,死者为什么会在国道出现?第四是悬挂方式,死者是怎么被悬挂在车上的?”林老师一一罗列出自己的观点,说道。

“很好,还有其他补充吗?”王局问道。

会议室一片安静,在做笔记的做笔记,思考的思考,没有人补充出另外的理由来。

“既然没有,那就逐条来分析看看,如果有的随时可以补充。”

赵局长率先分析道:“胃内没有任何东西这点确实很可疑,就算是为了躲避警察的追逃,也不至于这么狼狈,虽说出逃日子是艰苦了点,吃不上山珍海味,但啃个野果和蔬菜或者是树皮总可以吧?应该不会出现一点内容物都没有的情况,甚至离谱到把自己弄到轻度脱水的这个田地。”

“我同意两位领导的说法,另外想想,如果第一点成立,那第二点自然也说得通。黄健贤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同时,按一般罪犯的思维,黄健贤在此期间应该也遭到了虐待。但像林科长刚刚说的那样,这烫伤究竟是怎么来的,还有待斟酌?这里我提出三点疑问,第一是烫伤的时间,为什么是死前的一到两个小时?第二是为什么伤痕在脐周周围,而不是在手部?第三是这些烫伤的损伤机制是怎样的,能不能尽可能地还原损伤的过程?”李飞将笔丢下,一连抛出三问,等待着大家的解答。

“死者为什么会大晚上,而且是在这么恶劣的天气下出现在国道?这明显就很不合常理,能不能用这样假设?死者生前被人限制了人身自由,而今晚他正好逃跑了出来,烫伤就是在逃跑的过程中留下的。但死者的出逃被人发现了,凶手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就将凶手杀害了。这也就解释了第一点和第二点,甚至解释了第四点。”林老师再次分析着自己的假设和观点。

“按你的意思,这货车司机还是有很大的嫌疑?”李飞听明白了林老师的意思,问道。

林老师并没有急于回答,反问着李飞,“你那边的审讯结果怎样。”

李飞摇摇头,“不太像!”

王局沉了沉气,对李飞问道:“说说看,这个人什么个情况,有没有作案的可能。”

“蔡郝八点多从广西柳州出发,大概是十二点经林榴高速进入我们省,然后在一点五十五分左右从棉寮收费站下的高速。由于当时天气原因,下了高速驶离匝道之后蔡郝就将车辆停下了……”

停车这个细节依旧是大家关注的重点,赵局长直接打断李飞的话,“什么原因停的车?”

“据他交代是因为快下雨了,他怕车上的货物被淋湿,所以停车为车厢盖上雨衣。”李飞复述着蔡郝的意思。

“拉的是什么?”

“甘蔗!”

“甘蔗也怕雨淋?”

赵局长尖锐的疑点突然使得会议室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在思考着他的这个问题。

李飞想了想,并不认为这有太大的问题,“这个应该说明不了什么吧,露了口的甘蔗淋水后也容易腐烂,蔡郝估计是怕赔本,给甘蔗遮雨并非就不合情理。”

“对了,过收费站的时候有没有监控拍到车上挂着的人呢?”林老师问道。

“在审讯的时候,我就派小邓去调取监控了,棉寮收费站的监控显示,蔡郝的货车并没有挂着尸体。”

王局有些不解,“不能通过血迹来锁定车祸地点吗?”

“王局,案发时间段内下着大雨,从今晚的降雨量来看,应该接近三百毫米了。”

“特大暴雨?”王局顺口说了一句。

“对,我们的勘察员也试图沿着道路往回摸,但情况非常不乐观。304国道两边环山,山体上的泥水全都往马路上冲,所有的线索和痕迹都没大雨给冲没了,一直往回摸到棉寮收费站同样是一无所获。”

“这么大的降雨量,那行车记录仪估计也没用了。”王局叹息着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