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章 - 野山茫茫 - 野山清泉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野山茫茫 >

17章

真民回到村里,站在满秀娘斜对面山坡上,久久地望着她家那几扇老木门。他多么渴望梅子会突然出现在她家门口。一只大公鸡跳上阶基石磨盘上,对着他这边山咯咯咯地高声尖叫着,仿佛向他示意着什么......真民往屋后山坡走去,望着数不尽的山山岭岭,童年少年旧事,如天上白云一般飘过眼前......

梅子小时候,三天二日生病,哭起来几个小时不收口,肖宏明满秀带她去了许多乡里老医生看病,钱花了不少却不见好,只好让她捱着日子。后来听说银桥镇那边有个仙人婆做法事能驱鬼治病,两口子提着活鸡,猪肉赶到银桥镇请仙人婆作了二场法事,可事后还是不见好,再去请她就不肯来了,说梅子前世是病鬼投胎治不好。

那年肖宏明跟满秀大吵一架,肖宏明打了满秀几下,满秀抱着哭着不停的梅子跳进屋边的水塘里,水塘的水太浅,没有盖住满秀的肩,屋场男人下塘把满秀拖上岸,摸起还没断气的梅子。梅子大了病好了许多,只是在冬春寒冷时节,她脚杆子做痛,小腰子痛,有时痛得难受她用小手叉着腰慢慢移着碎步,走路姿势象结扎不久的小女人,村里人给她取''关节炎'',“结扎婆''外号。

肖宏明两口子一心想让二个儿子多读点书,家务事只叫梅子帮手,有时她抱怨不满,免不挨家人的打骂,她五六岁就上山放牛,夏天晒得黑黑的,冬天脚手冻的红肿麻木。她家的那头蛮牛常常发疯,满山满岭的乱跑,梅子哭嚎着去追牛,一路上不停喊天喊娘。要是吃了别人的东西,回来又挨爹娘的打。虎猛子上半年初中就不肯再去学校,跟人去外面闯世界,梅子背着大哥留下来的烂书包,跟着二猛子真民他们翻山越岭去村里老学校上课,那时,真民常常喜欢捉弄梅子,有时把蚱蜢虫子塞到她书包里,把四脚蛇放在她肩上,梅子哭着,捡起石头追赶他,把石头丢在他脚上,真民咬牙装着很痛样子,学着梅子样呜呜地假哭着,梅子擦着眼泪笑出声。

肖宏明没学手艺,又不喜欢做田里农活,经常在城里做一些卖水果.卖衣服.卖假药材的小生意,每年回来的钱不多,满秀娘起早摸黑做田里山岭的活,梅子很小跟着帮忙。记得梅子七岁那年,她父亲在城里遭到强盗抢劫受了重伤,花光家里钱,还四处欠账,好几个月不能下地做活。梅子放学回来打完猪草又去打鱼草,回到屋里又要做家务。真民记得那次,他在下弯冲山坡放牛,跟刘波在老禾场玩跳房游戏,梅子从井里担着一担水一步一晃移到老禾场上,她满头大汗,实在走不动了,放下担子歇着气,真民叫她一起玩游戏。梅子刚跳几步,肖宏明从屋里赶过来,重重地扇梅子几个耳巴,梅子争辩几句,又遭到她父亲一顿拳打脚踢,边打边骂道:“你这个病鬼,你这个死关节炎,害我走背时运,背了一身账,下次看见你贪玩,我把你丢进深水塘里浸死你这个短命鬼!''

梅子爬起来,擦了嘴巴边的血,担着水艰难移着步子,多少年过去了,真民每次看见梅子,脑海里就时常闪现她小时担水一步一抖一晃那可怜样子。心头就会涌上一股悲酸。常常心里喑想长大一定要给让梅子过上好一点日子。

此后梅子再也不敢跟村里小伙伴玩耍,常常提着篮子,走到能看见小伙伴的山坡去打猪草,打鱼草,有时呆望大禾场欢笑小伙伴打纸燕子,一.二.三.四.五.六......数下去,帮小伙伴记着数。

梅子家象真民家一样,一个月难得吃上二.三回肉,满秀常常把好吃的留给丈夫和二猛子吃,自己连油都省得吃,有一回,真民去满秀家玩耍梅子正在着吃饭,也许很久没吃肉,她在她娘藏着一碗肉里夹了几片吃了,满秀回来看见碗里肉少了,大声骂:“你这个短命鬼呀!谁叫你偷肉吃,也不怕咸。”梅子说:你把好吃的都留给他们吃,我就不能吃,我就不是人!''满秀很恼火一个耳巴搧过去,气凶凶从盐罐子里舀二调羹盐倒在她饭里,骂道;''你这个买老公的,一说你就顶嘴,肉里放那么多盐,你不怕咸,今天就让你吃盐吃饱,不吃我就要你死!“梅子低着头吃着盐拌饭,涌出来的眼泪又一滴一滴掉进碗里。

真民读初中三年级时,梅子到骑田镇读初一,那时二猛子在城里读高中,家里没有钱让她住在学校,天天象真民一样走路上学。梅子一个人不敢走野木山里黑林子,叫真民上学放学等她,一起过林子。后来村里人碰见真民和梅子走在一起,常取笑他们要注意安全,梅子似乎担心真民真的会起歹心,好几天没有理睬真民,晴天她一个壮着胆子跑步通过林子,阴天林中太黑,她跟李家山同校学生一起走,绕了一大段路才能到家。真民觉得自己受到莫名侮辱,见到梅子也不理睬她,板着脸走开了。十多天后一个下午,当真民走进林子,看见梅子站在小路上等着他,脸上留着歉意笑。此后两人又作伴走过黑林子,为了避嫌,听见远处传来脚步声,走在前面人加快步子,走在后面人放慢脚步,等那些相遇人走远时,两人又紧跟着。走过一个秋冬又走过一个春夏,读书时学过多少词语如云烟在脑海里闪过,只有心心相印,两小无猜,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

出外几年,时时在梦中出现影子,时时牵挂的人,如今却不声不响走了。那几棵童年一起插在水塘边的柳树如今已经相依相伴,可人却要相离相分!他长长地叹了口气,心想,人活在世上有许多事无法尽如人意,现在只能把过去一些旧事藏在心底,到了老了孤单时,坐在门边,望着远山去慢慢回忆吧......

初十这天,刘先福和儿子买了礼物去陈芳琴家商谈定亲的事,十二是个好日子,真民父子几个人去庵子村,真民二个舅舅在银花家等着,一行人走进陈家大门,芳琴哥哥陈宏涛点燃长长的炮仗,噼噼啪啪的响着,一股白烟升起,芳琴父亲陈大荣穿过烟雾迎过来,跟先福家几个亲戚握手道好。

众人走进大厅落座,桌子已经摆好几大盘糖珠子.饼干.瓜子.水果,屋场许多人过来看热闹,真民忙着给男人们散烟,给女人打招呼。

陈芳琴在堂姐、堂妹陪伴走下楼来,屋里人转过脸去看,真民心情有些激动盯着走过来她,看见她穿着红色的束腰呢子外套十分合身,白色衣领扎着一条花丝巾映衬她俏丽的脸,她的长辫子依然很复杂很优雅盘在脑后,她画着蓝色眼影,嘴角含着微微笑,耳朵上吊着两个含宝石的耳环在轻轻摆动着。

芳琴跟客人打招呼,深情盯了真民几眼,发现他今天有些特别,胡子没刮干净,脚上却穿黑色胶底鞋。想说什么却没说出口。她的堂姐陈小娟把她推到他身边坐着,众人吃着东西,他们说起过年高兴事,扯到家里烦心事,媒人把话题拉回两人婚事上,两个年青人表了心意,依着乡里老习俗,真民交给芳琴一个用红纸包着大红包,接过陈芳琴递上来礼物,里面有二个日记本二只精美的钢笔,还有二个绣着二个鸳鸯红红的枕头帕,真民心想这些礼物虽轻,却情意深重,象征俩人成双成对永远不分开,同床共枕幸福到老。

订下儿女亲事,刘先福叫起亲家叫得十分顺口,陈大荣塞给亲家几个亲戚一个红包,二包中华烟。他请村里的厨师在家弄了几桌酒席,吃完订婚酒,陈大荣叫儿子开着轿车送先福几个亲戚回去。先福第一次坐豪光闪亮轿车很兴奋,车子停在村里杂货店前,他打开车门不记得低头,一头碰到车门框上碰肿了一个包,但他心里很兴奋许并没有感觉一点痛,笑着给在小店门口的人递中华牌香烟,应付众人打听订婚的事。

肖老头接过烟,仔仔细细看了几眼,闻了几下,收进铁烟盒里,说他这世还没抽过这么香的好烟,留着夜里一个人坐在床上慢慢抽,抽出一个味道出来。他点燃一支便宜烟说:“先福如今你转弯摸角跟我屋里也沾上了亲戚了,陈大荣应该叫我翠妹子(他老婆)的娘叫表姑,几年前我还在丈母娘家里见过他,如今他是开公司搞大工程的大老板,一年随便能挣上百万,在镇里至少可以排在前五名的大财主,你跟他攀上亲,真民以后跟着发大财,你跟着享福啰……”

“你这个老鬼快不要这么说了,”先福苦着脸说道:“我这个穷化子屋里作梦都没想跟他结亲,两家门不对户,不知底细的人还以为我屋里人一心想攀有钱有势人家,他俩人真是前世结了缘。去年真民在戏场见了一面,那妹子就喜欢上真民,倒请真民吃饭………”先福把来来曲曲的旧事翻出来,接着说:“你们又不是不晓得我们家条件差,可陈妹子死活要跟真民,求爱的信写了一大塔,你们都看到媒人三天走几回,这事推又推不脱,奈又奈不何,没法子呀......”

“你老把戏还叹气,结了这门好亲,心里早就喜饱啦!”杨玉娥笑叹道:“我肖丽跟真民前世没结缘嘞!”

你屋里肖丽还是蛮不错!结了这门亲我心里总是难安实在是高攀啦!陈大荣是个有本事大能人,对崽女都一样,一碗水端平,己经许诺将来真民结婚,不但送车还送一套大洋房。他们家亲戚都是有钱有权的人,我亲家儿媳妇的叔叔是县公安局的主任,他把王主任号码写给我,说有什么事随时可以给他打电话。”

“你先福上面也有人啦!村里人再也不敢小看你,没人会欺负你头上来!”

“那也不一定,不过那些人也应该掂量掂量!”

当媒婆呱大娘听说真民订了亲事,匆勿赶来,一进屋苦者脸对刘先福二口子说:“真民订亲也应该跟我打声招呼,害得我昨天还到银桥镇约好的谢妹子来跟真民见面,你二口子一直托咐我给真民访个好姑娘,我从去年跑到今年,不知走了多少路,鞋都磨烂好几双嘞!”

张云秀说她家做梦都没想攀这样的人家,没想到女方会主动托媒人来做媒,她塞给呱大娘一个红包,她也不客气装进袋里,笑着说一定要给她女儿刘青青访一个有钱好人家。

刘真民订婚在村里传开了,一连好几天村民在谈着这件事,杂货店参加讨论人也比平日多。有人嫉妒,有人叹息,更多人羡慕,他们佩服真民有本事有手婉追到镇里有名大财主的漂亮女儿。刘先福一家人也觉得很有面子,发现村民对他们客气许多,刘先福腰杆子似乎挺直不少,有时发出嘿嘿嘿爽朗的笑声,这在以前是很少有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