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花落谁家 - 鉴宝宗师 - 冷剑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鉴宝宗师 >

第六百一十章花落谁家

会场观众席,一片哗然。

不少人窃窃私语,低声纷议起来。

但是,唐顺和穆子枫对视一眼,彼此看了一眼对方的答案。

然后,不约而同的放下了笔记本。

相视一笑,皆都有些无奈。

评赏席的诸位嘉宾,彼此对视,也都是一阵沉寂。

申功华张了张嘴,却没说出一句话来。

三个环节的较量,彼此的答案,都是如出一辙。

这场比试,显然得以平局论终。

顾二娘因为人亲切,晚年时期,不少购置砚台的人,便笑称为顾亲娘。

所以,顾二娘所制的砚台,也被称之为‘亲娘砚’。

唐顺和穆子枫的答案,虽然表述略有差异。

但是其中意思,却是一个样的。

这枚砚台,是顾二娘赠予十砚老人的作品。

沉寂了片刻,申功华拿起话筒,看向唐顺和穆子枫道:“二位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唐顺和穆子枫对视一眼,随即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

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好补充的?

既然双方都看破了这枚端砚的来历,毋庸置疑,彼此也都对这枚端砚了然于胸。

眼看着二人不做任何补充,申功华犹豫了下,不得不当众宣布:“三局比试,正式结束。我宣布,这次比试,平局。”

评赏席上的众人,都没任何反对。

即便是魏无别、段承国这些看好唐顺的老前辈,都是纷纷摇头,没有半点异议。

“怎么就平了呢?”

“他俩这次的答案,明显有差异啊!”

申功华的宣布落下,观众席有人提出了质疑。

“对呀!怎么回事啊?”

霍元伟也是站了起来,有些莫名其妙。

“……”

申功华无语凝噎,沉默不言。

唐顺和穆子枫对视一眼,穆子枫笑道:“唐老板学识渊博,不如,请唐老板为大家伙解解惑吧?”

唐顺见状,没有推拒。

他转过身,面向观众席,拿起了那枚端砚,道:“据《吴门补乘》等书记载,顾二娘本姓邹,嫁到世代以治砚为业的顾家。”

“她的公公是顺治年间姑苏城里有名的制砚高手顾德麟,号称顾道人。其制砚技艺高超,镌镂精细,制砚作风‘自然古雅’,因而在当时‘名重于世‘。”

“顾德麟死后,制砚技艺传给了顾二娘的丈夫。可是她丈夫不寿早逝,于是顾二娘便继承了制砚这门手艺。”

“顾二娘心灵手巧,又肯刻苦钻研,很快掌握了制砚技艺,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因其为人亲切,人们都叫她‘顾亲娘’,称她制作的砚台为‘老亲娘砚‘。”

说到这里,唐顺翻转砚台,指着砚台侧面的题款道:“这个题款,是特制的,是顾二娘为十砚老人亲自特制的证据。”

“十砚老人,本名黄任,1683年一1768生人。字于莘,又字莘田,因喜藏砚,自号十砚老人、十砚翁。是清代著名诗人,书画家,砚台收藏家。”

“至于这个‘十砚轩’,便是十砚老人黄任所建。十砚老人嗜砚成癖,他罢官回老家时将仅有的2000两买了十方古砚,并盖了座房子珍藏。后便将这栋房子,取名为‘十砚轩’,并自号为‘十砚老人’。”

讲述了题款的由来,唐顺便是放下了砚台,随即接着笑道:“有关十砚老人和顾亲娘的关系,说来也是有趣。”

“十砚老人曾在端州做官时,曾得到一块好砚石料,为了找一位制琢砚台的高手,将石料在身边藏了十多年。”

“后来打听到苏州有位制砚高手顾二娘,便从闽省永福千里迢迢携石料赶到苏州。顾二娘见十砚老人这样诚心,石料也的确是块好料,就高兴地为他制琢了一方精美的砚台。”

“十砚老人十分感激,当即写下了一首题为《赠顾二娘》的诗,刻于砚背阴。便就是这首‘一寸干将切紫泥,专诸门巷日初西。如何轧轧鸣机手,割遍端州十里溪。‘”

“这首诗,是十砚老人和顾二娘之间友情的见证,也是这枚端砚的来历背景的最佳佐证。”

“至于这枚端砚的真伪判断,就很简单了。”

说着话,唐顺拿着端砚,朝着墨池内哈了口气。

刹那间,砚台墨池内部,蒙上了一层水雾。

“在场诸位,几乎都是行家。应该都是听说过的,极品端砚,有‘呵气成墨’的传闻。”

唐顺将墨池内的水雾,一边展示给众人观看,一边淡然笑道。

“啪啪啪!”

唐顺说完,穆子枫率先拍掌。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