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债务
第255章债务
从那之后公司每天都有近千万的利润分红要打给全国各地的客户。财务部也成了三省集团最庞大的一个部门,归严诗叶管。
莫三省创业原始资金的积累靠的是雇主人脉和吃苦耐劳,后来发达也是因为赶上那个时代。
说到底莫三省能成为百亿集团董事长,不过是借着投资人的钱站在高处。
运气好而已。
他祖上八辈都是农民,在经商上面毫无经验可借鉴。
他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职业经理人帮他报了总裁班,花了几百万。
结果在这些总裁班企业管理经营之道是一点没学会,倒是培养了一身总裁的烂习性。
原先吃苦耐劳的好品格也丢弃了。
总裁们的标配就是女人,所以莫三省全国各处都有女人。
他为这些女人购置房产,豪车,还给她们开店。
为了面子花重金送这些女人进入当地的名媛圈。
他跟着这些总裁过着极度骄奢淫逸的生活。
这些所谓的总裁也趁机给莫三省推荐各种不靠谱的项目,莫三省考察都不考察直接就爽快答应投资。
这样的事,于希令也经历过一次。
有一回一个说是搞出版一年营收上千万的女老板找到莫三省。
不知道她用了什么办法直接让莫三省爽快答应投资一千万。
因为是跟出版有关,莫三省当天就让于希令申请打款。
于希令觉得事出蹊跷,还去找其他几个副总规劝莫三省三思。
结果莫三省直接奔到于希令的办公室将她狠批一顿,说她格局太小。
于希令有苦说不出,事情都没弄清楚就气愤的按照莫三省的要求填了款项申请单。
后来当于希令再去追问这个事情的进度,那个女老板说这事跟于希令无关,她会跟莫三省直接沟通。
于希令懒得管这些破事,就没再跟这个女老板联系了。
据说到现在连毛都没见着。
这样的事太多太多了。
所以公司全国各地投资的项目这么多年颗粒无收,三省自营的近万家实体店连年亏损,垂死挣扎。
跟莫三省毫无眼光的投资策略有很大的关系。
这一点三省的高层都心知肚明,但是大家为了能弄到钱,从来都是哄莫三省高兴就好,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像于希令这样敢说真话的人很少,这是莫三省说于希令单纯的原因之一。
两人说着说着,莫三省居然悲恸的哭起来。
他那张老脸千沟万壑,哭起来格外难看。
于希令不忍直视。
莫三省边哭边说:“希令啊,你是不知道我多想把这个金融业务停掉,但是雪球越滚越大,要是没有新的资金进来,估计三省账上的钱撑不过一个月啊!”
到这里于希令总算听明白了。
原来三省集团的核心业务就是金融。
这种用后来投资进来的钱填之前承诺投资可本金和利息的模式。
没有实体良性运营的支撑,妥妥的旁氏骗局啊!
比方说一个人投资了100万,你答应给人12%的分红,那投资人最终拿到手的应该是本金加利息一起112万。
所以一年时间里,你要想办法营收112万才能到期返还给投资人。
一个公司一年挣12万不难。
但是如果公司一年吸纳公众投资资金100亿呢,那需要兑付的分红就有12亿。
那可是12亿啊,不是12万!
一个未上市,实体经营又亏本的企业,怎么可能做到。
所以企业就只得不断的吸纳更多的资金来让项目运转起来。
每一个金融项目都有生命周期,这个项目结束了,就得用新的项目将客户的资金转移。
怪不得三省集团每年都有新项目出来。
照这样下去三省横竖都是死路一条。
但是莫三省是商人,他肯定早都想好退路了。
他唯一要筹谋的是怎么合法的把投资人的钱揣进自己的兜里。
所以准确来讲不是三省集团死路一条,而是投资人会赔的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