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8章
曹恒这样当众的一番话,既叫大魏人意识到了自己的错处,同时也让围观的各部人看到了大魏对他们的接纳之心,而今战起,所以大魏的百姓才会对他们那样的不愤。将心比心,这心里的怨恨,随着说开了自然是散去许多。
至于那引起此事的孩童们,打人的自是被乡官就训斥了一通,挨打的那一位,曹恒看了一眼,只平静地说了一句,“回家吧。”
孩童抬头看了曹恒,“你是什么人?”
事到如今都没人想到问曹恒是什么人,这个孩子却问了,曹恒很确定这个孩子从一开始就没有怕过这些人的欺负。
“我是什么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这里成为一片乐土,还是把这里变成一片荒芜?”曹恒轻轻地说,孩子冷冷一笑,“如果他们还像以前一样,毁了再重建不是更好?”
“如果你想毁了这里,那么会有更多的人想要毁了你。”
“你也会?”
“会。”曹恒非常肯定地回答,哪怕她不是大魏的公主,如果有一天,有人毁了这片安乐的土地,一如鲜卑一般,曹恒也一定会灭了他。
孩童明明很稚嫩的脸,昂头瞧着曹恒,“像我一样的杂、种很多。”
像他们既不为大魏所容,更不为另外的部落所容,他们自成一体,所以他很清楚像他这样的人很多,很多。
“那样很好,不是证明了大魏里有很多的人都能接受了各族的族人吗?否则怎么会有你们?你们,会是新的开始,新的希望。”曹恒把自己的理解道出,孩童听着沉思了,“阿回。”
这个时候一个妇人扬声地唤了一个名字,孩童听着寻着声音看了过去,大声地回应,“阿娘我在这里。”
“快回家了,你阿爹回来了,带了许多好吃的。”妇人再次催促着孩童归家去,曹恒顺着声音看去,只见一个很温和的妇人,衣着打扮是大魏人,而在她的身侧,走出了一个身着匈奴服饰的男子,大着嗓子叫唤,“回来回来,快回来。”
说话间手护在妇人的身侧,脸上洋溢的是幸福的笑容。
“你阿爹和你阿娘的感情很好。他们都很喜爱你。”曹恒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说出口,孩童道:“所以,哪怕我是杂、种又怎么样?”
“这么小想的事情挺多。这么好看的郎君,莫说自己是杂、种,真正的不在意是告诉他们,你有最爱你的父母。”曹恒轻声地说,而在心底里越发觉得,随着大魏纳各部,一些从前隐隐忽略的问题,必须要重视起来。否则将来,如这孩童一般的两族结合之人,必成大魏的忧患。
“快回家吧。”有些事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曹恒想的是,该拿出什么样的章程来。
“我叫颜回。我阿爹是匈奴人,本来没有汉姓,我阿娘姓颜,我阿爹便跟着姓颜,所以我也姓颜。”孩童与曹恒说了自己的名字,曹恒点了点头,“颜回,很好的名字。回者,转也。昭回于天。人有生而有死,最后总会回到原来的地方。”
叫颜回的孩子怔怔地看向曹恒,曹恒伸手抚过了他的头,“回家吧。”
说罢她也准备走了,颜回看着曹恒认真的面容,突然高声地问道:“我以后如果想要再见到你,我可以去哪里找你?”
“到洛阳,站在太极殿前。”曹恒这样的回答,乡官在一旁正想该怎么样跟曹恒套近乎呢,听到这话一个趔趄,再无知他也知道太极殿那是什么地方,让一个孩子站在太极殿前才能见到,这位得是什么人?
反应过来想再问多一句的,结果曹恒已经不见踪影。颜回重复地喃语了曹恒刚刚说的话,洛阳太极殿吗?好,他一定会去的。
曹恒在碰到这样的事后,接连走完了整个北地,这样的情况有重有轻,这心里是犹如油煎一般。
“殿下,幽州宋刺使来信了。”曹恒把自己看到的记录下来,想着回了京城之后该怎么跟曹盼还有政事堂的诸公商量办法解决,赤心拿了幽州传来的信现呈到曹恒的面前,曹恒拿过拆看了看,看完之后眼中流露了笑意,“好。”
赤心道:“是鲜卑的事定下了?”
曹恒道:“不仅是鲜卑上书请归附于大魏,恳求大魏派兵进入鲜卑以驻守,还有匈奴,匈奴内乱已定,丹阳姨母当上了单于。”
睁大了眼睛,赤心难掩惊讶,谁能想到在有了曹盼这个女帝之后,匈奴竟然在十五年后再现一个女单于。
曹恒将信收了起来,“准备准备,明日回幽州。”
“诺。”回幽州,着手安排鲜卑之事。想必这事曹盼一定和政事堂诸公商量好了。
鲜卑之事早有先例在前,如昔日的高句丽。如今的高句丽归于大魏,是为大魏国土,以高句丽的人以治之,这么多年来没有丝毫的叛乱,这样的成就既是派往高句丽的人夏侯玄的功劳,同样也是大魏朝廷上下众志成城的结果。
这么多年,大魏的盐、粮,不断地引入高句丽,这是安民之根本,再以法制,却是依高句丽而行的法度,曹恒曾经看过这样的律法,大方向与大魏的乾清律如出一辙,只有细节不同,曹盼当时跟曹恒说,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高句丽毕竟不是大魏,饶是在大魏之内,也得要变通,更何况是一国。
那么眼下鲜卑的情况与高句丽何其相似,曹恒自是认为,这件事必该借鉴高句丽。
亲娘那样聪明又靠谱的人,一定早就已经料到今日了。该安排的事一定已经安排,她所需要做的是学习这些安排。
曹恒就这样在北地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幽州,宋侣见曹恒虽然一路风尘却精神抖擞的,露出了一抹笑意,曹恒见面就问道:“幽州之内,宋刺使是怎么处理匈奴与大魏人,甚至他们结合所生子嗣的问题的?”
宋侣微微一怔,猛地看了曹恒,“殿下发现了?”
一句发现了透露出来的信息不少,曹恒道:“这么说宋刺使一直都知道问题的存在?”
“不仅侣知道,陛下也知道。”宋侣这样的回答让曹恒更是顿住了,曹盼也知道?
“有些事得一步一步的来,解决问题的时机也很重要。”宋侣意味深长地说了这一句,曹恒微蹙眉头,宋侣突然转了话题道:“听闻昔日蜀相诸葛孔明之子诸葛瞻也到了幽州。”
曹恒的脚步一顿,想到之前曹盼驳了诸葛均要陪曹恒一道来幽州的请求,她以为诸葛瞻至少从这一点看出了她们对他的无视。
此时来幽州,曹恒道:“无妨。”
大局已定,诸葛瞻来了又有什么意义,曹恒问道:“政事堂尚书省公文下达了?”
问的是鲜卑之事曹盼那里有没有下发了正式的文书。宋侣道:“算算时间应该明日能到。”
“那位诸葛郎君在幽州多日,最爱去的是匈奴人聚集的地方。”宋侣再次旧事重提,曹恒还是不以为然,宋侣再接再厉,“他放出话来,道是北方各部,大魏最大的敌人不是鲜卑,而是匈奴。如今匈奴内乱,正是大魏一举歼灭匈奴的最好时机。”
好,算是让曹恒有点反应了,曹恒冷哼一志,“歼灭。他说了这样的话,没有匈奴人打他?”
宋侣笑出声来,“殿下还真是料事如神,他这话一放出去立刻挨了打,亏得他身边的仆人得力,擒住了打人的匈奴人,闹到了县衙,臣才知道这位到了幽州。”
事情大概的经过就是这样,曹恒吐道:“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派人盯着他点,别让他搅事。”
后面一句是冲着赤心吩咐的,宋侣道:“不劳殿下的人了,臣已经安排了人看着,而且已经派人告诫,让他谨言慎行,不要挑起两国战火。”
曹恒看了宋侣一眼,宋侣笑得十分无害,曹恒能想像诸葛瞻听到这句告诫后的脸色会有多难看。
“打了他的匈奴人呢?”比起诸葛瞻来,曹恒以为匈奴人的处置更惹眼。
宋侣继续笑笑地道:“打架斗殴如何处置,臣自然就如何处置,只是臣让人给他们带了一句话。有人想要挑起两国战火,你们打人无异于添油加醋,果真匈奴想与大魏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