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寒梅煮雪 - 和宿敌奉旨搅基 - 唐不弃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6章 寒梅煮雪

永安十年冬,伏龙寺内那株老梅树开花了,枝影横斜万朵香。

陈景明拢好了仅有的一件棉袍,跪坐在窗边持木勺化了枝头雪水,煮茶等待冒着风雪去后山崖壁刻录往生咒的姬央归来。

日子平静的让人发躁。

窗户缝隙里钻入冬日朔风,长钩咔嗒作响。

半炷香后,姬央才裹着一身寒气进屋,卸了蓑衣斗笠挂在墙角,见到他,怔了怔。“今日不读书?”

“读完了。”陈景明略躬了躬身,静静地道:“法师在外辛苦,吃盏茶吧!”

姬央不自觉地挑眉,似笑非笑地望着他。“怎么,萦绕于寒君心头的事儿,至今仍未能有决断?”

自那日在长安西市坊间离别后,陈景明到底不安,特地托了让他作画的西郊兵营那位李大人,求李大人帮忙暗通款曲,递信去平乐侯府。陈景明话说的婉转,说要是平乐侯方便,他愿亲自登门请罪。

李大人全名李从贵,据说与那位平乐侯爷郝春素来交好。陈景明交画的时候顺便求了求,当时李大人睇了他一眼,笑了声,随后满口答应了。

再后来,却再无下文。

贵人多忘事。李大人是这样,那位说要请他吃卤牛肉的平乐侯大概也是如此。

“也没甚可决的,”陈景明垂下眼皮,声音清冷。“毕竟,平乐侯爷已经领兵出征了。”

郝春离开那日,陈景明手里头卷着幅空白画轴,眼睁睁见郝春一马当先被众人呼拥着过去。长安朱雀大街沿途挤满了人,隔着浩荡人头,当然问不得,也说不得。

到底他想问什么,陈景明也说不清楚。

总不至于当街喊住那位骄矜的小侯爷,喂,你还欠我一份卤牛肉!

“阿弥陀佛!当今穷兵黩武,总不是什么好事。”姬央双手合十念了句佛号,走到窗边盘腿坐下。

陈景明想起在长安闹市隔着人群看见的郝春,少年侯爷一袭玄色裘衣骑青骢马,手中握着一杆红缨枪。心中微动,没来由地脱口而出。“未必!”

他在伏龙寺寄住两年,对曾为长安贵公子的姬央恭谨持礼。这样明确地反驳姬央,尚属首次。

姬央微微一怔,撩起眼皮仔细看了他一眼,唇边挂着抹微笑。“哦?看来你对此次朝廷派兵出征西域,很有信心?”

闹市中郝春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离开长安,玄色裘衣猎猎,日头打在郝春银色鹰盔下那张少年脸庞,眉目清俊到摄人心魂。

那日,秋日长风浩荡,郝春头顶那抹殷红长缨被照的分外鲜明。

荡啊荡的,直荡入陈景明眼底。

陈景明又抬手拢了拢棉袍,垂下眼,右手若有似无地轻舀茶汤,看那青叶在汤水中煮沸。雾气腾起,弥漫了他的视线。足过了三息后,他才轻声地岔开话题。“法师避世已久,如今新帝执政已近十年,大赦令早就颁了,法师可有考虑过重入朝堂?”

对姬央抛过来的问句,只字不答。

姬央目光落在茶汤,片刻后,忽而掉开视线淡淡地笑了。“我此生早已是废了,倒是你,明年秋闱大可一试!”

“惯例都是世家子入闱,学生拿不到贵人举荐信,怕是……”陈景明失笑摇头。

“莫慌,最迟明年底,朝廷就要正式颁令开科广选寒门子了。”

姬央说的太过肯定,陈景明倏地抬头,目如岩电。

姬央不闪不避,迎上陈景明雪亮的少年眼眸,有那么个刹那,竟然想起了很多年前……那一年,干元二十三年,他和程怀Z等一众年轻士子参加春闱时的场景。

那一年,他十七岁,八皇子秦阆与他同岁。年仅十五的程怀Z夺得了那一场恩科的魁首,从此成为朝堂上不可或缺的权贵。头甲第二名的陇西狂生李仙尘入主鸿胪寺。

只有他依然留在秦阆身边,做秦阆的属官。

那一年入仕的士子们,后来各为其主,厮杀在棋局中。秦家各皇子逐鹿天下,他们就是那些皇子们身边最亲密的谋臣。

哦,他还曾是八皇子秦阆枕畔的情人。

姬央垂着眼自嘲地一笑。哪怕秦阆死了这么多年,他依然常常能梦见秦阆。所谓四大皆空,只不过是佛陀留下的最严苛的笑话。

“……法师?”

姬央回过神,迎着陈景明漆黑的瞳仁,笑了声。“当今圣上一意要取西域,可朝廷无将。干元末年诸皇子逐鹿,九龙夺嫡,诸多良将谋臣死伤殆尽。新帝即位十年,仍不能复现盛况。所以这从寒门选士一途,势在必行。”

陈景明搁下汤匙,定定地望着他问道:“法师如此肯定?”

“嗯。”姬央缓缓地跪坐起身,一袭灰白色的僧袍,光净面皮上犹存少年荣光。他微侧着身,回头望向陈景明笑了笑。“我或许不了解当今,但……我了解当今身边那位程大司空。”

陈景明仰头看向他。

姬央却越过永安十年秋的天光,再次看见了干元二十三年的秋闱。一张张年轻的脸,躬身拱手时意气风发,他们在渭水边流觞,也曾联袂登高而歌。

那些人,如今大多做了鬼。

“程大司空其人,”姬央慢吞吞地笑了,声音轻的就像是浮动在梁下的灰尘。“他向来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西域征战需要良将,各地藩王制取消后,地方上也需要良吏。所以,他必然会一力主张广开言路,从寒门子中选拔贤能。”

陈景明倾身向前,略有些疑惑地反问道:“学生以为,法师不喜这位程大司空?”

“当然谈不上喜!”

姬央想起被永安帝秦肃以方天画戟斩裂的八皇子秦阆,忍不住咬牙恨恨。连带地,他也恨着秦肃身边的程怀Z许多年。

或许是永安十年的冬雪太寒,佛寺内的晨钟暮鼓到底没能穿透这浮世浮城,姬央顿了顿,终于还是忍不住道:“于私,我从不喜这位权倾朝野的程大司空。但是于国而言,他是国家的肱骨,贫僧……敬佩他。”

陈景明默然。

前头渌帝死后,女主F皇后执政,渌帝九子夺东宫正位,渌帝长兄、光帝独子秦肃也在江南起兵。一共十位秦氏皇家子,逐鹿于秦岭潼关,最终胜出的是秦肃。

于姬央而言,王事太过扑朔迷离。秦家王室子众多,偏他择的那位,最没有盼头。

“西域据闻有三十六国,但实则远不止。”陈景明再次岔开话题,沿着应天舆图内记下的标注,仔细地厘清记忆中脉络,分辨与姬央听。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