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知青回城时代10
沈娟不给二弟两口子留面子,当着弟媳妇、侄子的面数落二弟两口子:“越来越不是人了,怎么成了这副德行。”
“无论老二两口子怎么作妖,只要昶青、昶明还剩一口气,就得给他们养老。”沉江清扫餐桌下的垃圾,倒掉垃圾,把扫帚簸箕放到墙角,坐到躺椅上读报,时不时推一推老花镜。
“大姐,吃饭,别理他。”沉江媳妇一只手端着面碗,另一只手拉着沈娟坐下来,沈娟吃了两口,越想越气,她放下筷子,看着弟媳妇欲言又止,沉江媳妇连连摇头,“就像说的那样,昶明被弟妹逼的窝在乡下当村官,昶青被弟妹两口子折腾的貌合神离,那又如何,两个儿子不给他们养老,他们到法院告两个儿子,法院怎么判,还不是判弟妹两口子胜诉,两口子便有恃无恐使劲折腾,我们怎么上火都不管用。”
沉江用力抖报纸,沉江媳妇烦躁瞪他:“这些话不是你说给我听的吗,我复述一遍给大姐听,怎么惹到你了。”
沉江对折报纸,拿起他的茶杯一声不吭走进卧室。
*
沈娟、沉江媳妇围绕着沈昶青兄弟俩、沈家父母说个不停,医院那边,刘干事要留下来照顾刘楠楠,被沈昶青劝回去。
他一边留意刘楠楠和宝宝的情况,一边整理这几天收集的材料。
刘楠楠夜里醒了一次,手背下意识贴着宝宝,歪头,看见男人伏在桌子上翻资料写东西,仅仅占据桌子的一拐,其他地方被亲友送的探望品占据,怪可怜的,刘楠楠这样想着,慢慢地合上眼睛,睫毛投下浅色阴影,和苍白的皮肤形成强烈对比。
沈昶青放下钢笔,给自己泡了一杯浓茶,腿抵着桌角,一只手随意落在桌面上,掌下是写满字的纸张,另一只手端着茶杯,垂眸,呷了一口浓茶,如墨的瞳仁突然动了几下,他放下茶杯,在宝宝大声啼哭之前,给他换了一片尿布,喂了一次夜奶,重新伏在桌子上写东西。
天亮的时候,他趴在桌拐眯了一个多小时,刘干事带早饭来了,他闻声醒来,到卫生间用水龙头的水冲脸,回到病房,他接过刘干事递来的粥,一口气喝完,把材料装入公文包里,又拿了两个包子:“妈,我回单位一趟。”
“哎――”刘干事话音未落,沈昶青已经离开她的视线,她嘀咕一声,顺手接过女儿的洗脸盆、牙刷杯,放到不起眼的地方,又倒一碗红糖水荷包蛋递给女儿。
刘楠楠低头揪了揪肚子,叹了一口气,愁眉不展盯着荷包蛋,在这样补下去,她得胖成什么样子。刘楠楠抿了抿唇瓣,想跟母亲孩子提宝宝不吃母乳,她不必顿顿吃大补的饭,母亲突然凑到她耳畔,小声问:
“楠楠,阳阳出生这么久,小沈爸妈没出现,小沈怎么说?昨晚你们谁照顾阳阳?”
刘楠楠身体往后仰,碗中的饭差点撒出来,她稳了稳身体,离母亲远一点,说:“没怎么说,还有,宝宝是你女婿带的,我都没醒过。”说着,她的视线飞到窗户台上,一根细铁丝上搭着几片尿片,母亲走之前带走了宝宝换下的尿片,那几片洗干净的尿片是丈夫洗的,她收回视线,从奶粉上一晃而过,奶粉明显少了,说明宝宝昨夜喝了不止一次奶,她竟然完全不知道。
得嘞,女婿一手包揽了外孙的所有事情,沈家两个老东西来不来,随便他们。
刘干事催促女儿快吃,吃完,扶着女儿在房间里走了几圈。
这次,沈昶青赶在中午之前回来,给刘干事、刘楠楠带了饭,没坐一会儿,他又出去办事。
把领导丢在火车站,到单位也不来见他,陈科长强烈感受到自己的威望受到了挑衅,新仇旧恨加在一起,非要让他掉一层皮。呦呵,这人啊,真不经念叨,陈科长眯着眼睛,愤恨唾了一口,抬脚就去追沈昶青。
赵厅长怎么带沈昶青上楼?
陈科长想到沈昶青替他代笔的事,脸色骤然变青,他放缓脚步,眼珠子左右转动,快速闪到角落里蹲下来,时不时探头观察那边情况。
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沈昶青出来了,身边还跟着赵厅长,赵厅长时不时扭头跟沈昶青交谈,两人一块儿上车。
车开远了,陈科长走到马路中间,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张望。
他在赵厅长身边,都没有沈昶青这个待遇,看来不久沈昶青就要踩着他的‘尸骨’往上爬,陈科长白胖的脸扭曲,双目狰狞,后悔没早点把沈昶青踹出计生委,现在他搞小动作弄沈昶青,赵厅长肯定过问,搞不好他为此丢了工作。
陈科长萎了!
陈科长对沈昶青是又恨又怨又怂,沈昶青完全不知道,他跟赵厅长参加领导组的局,面对大佬,他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默默的站在一旁,总能用几个字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又切合话题,没达到让他们印象深刻,可也在他们脑海里留下印记。
对于沈昶青来说,这就够了。
饭局过后,沈昶青找到报社主编。
冯主编对沈昶青有印象,那场饭局,小伙子一直在大佬圈里活动,大佬们看似没有留意小伙子,小伙子却总能跟大佬们搭上话,这是从未有过的情况,说明小伙子将来非池中之物,他不敢怠慢,热情地招待小伙子。
沈昶青递给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之知青”手写稿件,并且附上几张照片:“先有定下国策是优先发展城市,牺牲农村,后有组织知识青年下乡,帮助农民建设农村,谁又能否定里面没有安抚农民的成分呢!”
冯主编哑然,沈昶青接着说:“大批知青下乡,是城市这边亲人思念他们,担忧他们,现如今大批知青回城,城市这边亲人有的欣喜,有的烦躁,对某些村民来说,天塌下来了,造成如今这种局面,是国家犯的错误,要掩盖,尽量不去揭开它,触碰它,这真的不是掩耳盗铃吗?”
“都成了历史,我们要向前看。”他说这句话都没有底气,冯主编敲击桌子,低头沉思片刻,说,“既然纠正了错误,大家回到了大家该待的地方,走上本来该走的路,就别折腾了。”
“你说的对,”沈昶青突然笑了,神色轻松,“我这份手稿,里面标题和内容没关系。”
冯主编狐疑翻开手稿,粗略浏览一遍,内容写的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不解抬头,沈昶青指着照片:“这个、这个……他们是知青,选择留在农村,这个、这个……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照片里有知青,标题带知青,也不算偏题太厉害是吧。”
冯主编明白了,他要搞一个噱头,也反应过来小伙子为什么找上自己,因为小伙子投稿,这份文章根本没机会出现在报纸上。
哎,这人没有能力,但有一份好的前途,他还真不能得罪。
“不错,符合我们报社的风格。”冯主编违心说。
“那谢谢你,有时间请你吃饭。”沈昶青眼睛发亮,笑得意气风发。
两人互相客套一番,最后沈昶青离开的时候,冯主任承诺沈昶青写的文章最近两天登报。
*
刘楠楠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沈家父母才出现,见面就抱怨某个人浪费钱,说她生了三个孩子,哪次不是当天生完当天回家,不像某些人娇气的嘞,不在医院住满一个星期会死。
听听,这是人说的话吗?刘干事撸起袖子,恨不得抽死她。
沈母皮肤保养的好,虽然衣服款式和刘干事一样,但是她的衣服颜色鲜亮,所以造成了两人年龄差不多,但是沈母看着比刘干事年轻六七岁,也让人心生好感。
刘干事双目喷火,沈母缩了缩脖子往后退,容易被人误以为刘干事蛮不讲理欺负沈母。
你嘴巴不是挺能啵哒啵哒嘛,怎么关键时候怂了,刘干事瞧不起她,暗骂真贱。
沈母典型的欺软怕硬,不敢和刘干事正面交锋,转而折腾儿子:“你跟我出来。”刘干事在这里,她不好当面跟刘楠楠要岗位,就叫儿子出去说,她儿子是一家之主,有权利替刘楠楠同意。
“妈,我就在这里说吧,”沈昶青掏出两张纸,递给沈母,“我给阳阳找了一个保姆,只是白天照顾阳阳,晚上我们自己照顾,一个月二十五块钱,半年付和年付随便你,你和爸仔细看一遍雇佣合同,如果没有问题,你们俩谁签字都可以。”
“什么!”两张纸像粪便,被沈母尖叫着丢出去。
让她出钱雇保姆照顾刘楠楠生的孩子,即便是她孙子,也休想。
“雇什么保姆,刘楠楠辞职回家照顾孩子。”沈母命令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