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投缘·
宁寿宫。
大手拉小手,弘昀牵着弘时和弘昭,三个奶团子排排站,给皇太后磕头行礼。
仁宪皇太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孝庄的侄孙女,也是一位后宫争斗的胜利者,哪怕和顺治无夫妻恩义,但她依旧还是最后的赢家。
白发衰颜,但气质高贵威严,今天的精神还算不错,面带微笑,看着小皇孙们嬉戏玩闹。
“这是”
皇太后看着弘昭的脸,虽然是幼儿模样,奶膘圆圆,大眼睛无辜,但只要见过康熙的都能看出眉眼间的相似,更甚者会想起那位风华绝代的奇女子。
伺候了皇太后大半辈子的侍女苏日娜小声提醒,“是雍郡王的幼子,皇上亲自赐名的那个孩子。”
皇太后又看了一眼粉雕玉琢的弘昭,是真的很像,尤其是她这种见过幼时的康熙长相的人,恍惚间以为时间倒流回从前,她还是顺治爷的皇后,佟佳氏还在陪着她说话。
但终归还是不一样的,当初的皇上哪里有这般朝气明亮呢步步警慎,时时小心,过早的成熟,也过早的长大。
“是叫……弘昭,是吗?”
她不确定的念出了名字。
康熙儿子多,孙子更多,皇太后只勉强记住了各个嫡孙的名字,太子和五爷的孩子她倒是都记得清楚。一个是太子,一个是她养大的,对皇太后来说都是特殊的人物,所以费心记了他们孩子的名字。
至于弘昭,实在是有些瞩目。侧福晋的孩子说到底还是庶子,但竟得康熙亲自赐名,洗三,满月,周礼,都特意备了礼物。
尤其是抓周的时候,弘昭在那么多东西里,除了抓崔蘅私下训练过让弘昭抓的书笔和小马鞭,还非常无师自通的抓了康熙爷刚送来的礼物,是一枚印玺,虽是私印,但上面雕的是九爪金龙。
而得到过康熙私印的,只有太子和四爷。
崔蘅这么如临大敌,实在是因为弘昭特殊啊!所以宁愿一直茍在府里,想尽办法的推脱一些需要弘昭露面的活动,勉强撑到了三岁才出来见世面。哦,古人说虚岁,弘昭四岁了,没有那么脆弱了,皇太后又生病,实在是不能再找借口了,所以这是皇太后第一次见到弘昭。
没等苏日娜肯定,弘昭就脆生生的开口了,“回乌库妈妈,孙儿是叫弘昭,皇玛法起的名字,希望弘昭前路灿烂光明。”
口齿伶俐,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皇太后乐了,果真是个特别的孩子。
“到乌库妈妈这里来,让乌库妈妈好好看看我们聪明伶俐的弘昭。”
弘昭也不怯场,“噔噔噔”的就迈着小短腿奔去了皇太后坐的矮榻,被皇太后搂在了怀里,“真是个好孩子。”
五爷的长子弘升牵着弟弟妹妹的手,有些不服气,除了废太子的弘晳阿哥外,乌库妈妈可只会对他们阿玛的几个孩子这般亲近。结果他们还没有向乌库妈妈磕头拜年呢,反被一个第一次进宫的小弟弟给拔了头筹。
乌库妈妈,你看看我们啊,我们还在这里呢!
在给皇孙们都发完压岁钱后,皇太后单独将弘昭留在了她身边,其他皇孙都先被领去侧殿吃喝玩乐,奴才们陪着做些游戏,等宫宴结束之后被接走。
“我们弘昭平日喜欢做什么呀”
“最喜欢骑马,但阿玛很忙,所以平日练拳多一些。”
皇太后若有所思,“那开蒙了吗?”
弘昭也不隐瞒,“认完了千字文,最近在读三字经和弟子规。”
“哦”皇太后有了兴趣。
本以为不是骑马就是打拳是为了藏锋,但看这读书的进度,也不像是用平庸来掩藏光芒的做法。
“身子可吃得消”
毕竟年幼,一味追求文武双全的话很可能撑不住。
“不会的。”弘昭小大人似的摇了摇头,“孙儿什么都学的快,所以半天就可以完成所有功课,剩下的时间阿玛和额娘会陪着弘昭出游。”
“香山的枫叶最红,玉泉山的泉水最清,但弘昭还是最喜欢和阿玛额娘在大街小巷闲逛。”
皇太后故做不解,“为什么喜欢逛街呢?因为热闹”
弘昭看了看皇太后,眼神清亮。
“喜欢热闹,但更喜欢遇到不同的人,弘昭想尽可能的多看看整个世界。”
历史上的清朝因为闭关锁国所以让整个华夏都衰落了下去,那崔蘅就尽可能的想让这个时空的清朝有个开阔的掌权者。
四爷是挺开明的,但如果继任者保守呢?德嘉创造的大好局面岂不一朝回到解放前开放,这不是一两代帝王就能完成的事,弘昀和弘时还是受的传统士大夫教育,崔蘅也只能尽最大努力浇灌自己的弘昭了。
好歹是个穿越女,她生的孩子也该有个光环在吧?不求流芳百世,但也不能遗臭万年吧?四爷的三个儿子中,真不是崔蘅诋毁,弘昀优柔,弘时霸道,哪怕岁数大了弘昭不少,一眼望去,弘昭还是最引人注目的那个。
弘昭早慧又通透可能也是老天爷希望有一个开明的继任者吧?秦始皇一统六国,那也是在前面秦国几个国君的锐意进取下打好了基础,能连着出几个明君,这个国家不强大谁强大康熙比较开明,四爷开明,弘昭更开明,崔蘅不信打不出mvp!
没错!崔蘅就是把弘昭当未来皇帝培养的。年氏能生就让她生去,爱情已经享受过了,所以后半辈子搞事业!她就不信弘昭比不过去四爷的其他孩子去,她也相信哪怕她和四爷不复昔日情意,但为了江山考虑,只要弘昭足够优秀,那皇位就是他的。
弘昭的人格已经形成的差不多了,他会是这个帝国最合适的继任者。至于崔蘅为什么会如此肯定,那是因为四爷大势已成,康熙的继位者是四爷已经板上钉钉。皇子一旦摸到兵权,那想称皇的心思是按捺不住的。
她当时想的是如果弘昭性格不行,她就劝四爷另择贤主,但事实是哪怕弘昭性格有些缺陷,但比起其他人来,弘昭还是完胜,一个开明,就足够一棍子打翻所有人。
德行兼备,治理国家也得心应手,百姓仍然安居乐业,确实还是盛世气象,但一味守成,拒绝革新,不过又是一个末日王朝。
德嘉拼了那么多年,也只一个沈善渊和一个四爷理解她,康熙算半个,观念的革新真的任重而道远。
弘昭开明,又有底线,予人尊重,那崔蘅还迟疑什么上啊!
皇太后这下是真的被弘昭震惊到了,她虽是女子,又在深宫之中度过了几十年,但她也是草原上追逐牛羊长大的蒙古贵女,亲眼见证孝庄文皇后历经三朝的政治风云,她并非吉祥物。
在这一刻,她真的从弘昭身上看到了德嘉的灵魂。
热烈,桀骜,不羁,却又悲悯,博爱,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