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以退为进
第33章以退为进两骑江陵兵箭矢般冲过巴陵桥,急起急落的马蹄踏上御道,朝宫城门疾驰而去。
只看他们风尘仆仆的样儿,便知他们是从前线赶回来,中途多次换马。把守关防的卫士知有天大要事,那敢拦截。
蹄声惊破洞庭湖畔和御道两旁民居入夜后的宁静,路人固是驻足观望,屋内的人也赶到门外看个究竟。
两名骑士再忍不住心中兴奋,同声发喊道:“打胜仗哩!打胜仗哩!武阳侯大败朱粲!武阳侯大败朱粲!”
他们的喊叫立时惹起哄动,竟为吃人恶魔朱粲的败北而欢喜,那情景既混乱又兴奋,很多人都在猜测朱粲是否已经死了。
宫中的萧铣接到战报终于忍不住情绪的激动,狂笑起来,立即召来诸位重臣。萧铣欣然道:“萧峰此番夷陵之战,先降许绍,再败朱粲,大振我大梁声势。”
岑本文道:“这一战的意义在于不仅仅取得了夷陵,更使我军巩固了江陵,使得我军在江北终于立稳脚跟。他日一切准备就素,即可以夷陵为跳板取巴东进军巴蜀,以江陵为据点取襄阳进军中原。”
萧铣欣然道:“不错!朱粲经此一败再难以阻止我军北上,我们必须着手为进军中原做准备了。”
张绣突然道:“眼下还不是陛下高兴的时候,因为夷陵、江陵现在都在萧峰的手中,他若反叛,可就是我大梁的恶梦。”
萧铣一震,面色铁青,缓缓道:“萧峰何以能叛我。”
张绣冷然道:“萧峰既能背沈柳生,何以不能叛大梁。何况陛下似乎因为夷陵之胜而忘记了宋王之死。”
萧铣沉默半响,然后道:“朕确实兴奋过头了,夷陵、江陵两地军马不下十万,有兼之粮草物资充沛,萧峰若反确实无人能治他。诸位有何建议?“
众人沉默不言,香玉山淡淡道:“陛下,眼下许绍已经归降,陛下何不宣他入朝接受封赏,在让萧峰领兵返回江陵待命,而让杨君茂将军领夷陵总管。”
萧铣瞧了一眼香玉山,心想还是此子了解自己,欣然道:“玉山之言甚为妥当,眼下绝不能让这三人待在一块,否则谁也不敢担保萧峰会不会反。文本,你起拟一道圣旨,带去夷陵给他们。”
岑文本拜道:“微臣领命!”
萧铣将目光移往张绣,道:“张帅立即集结两万精兵,倘若萧峰不听调令,立即挥军过江直取江陵。”
张绣起身道:“微臣领命!”
两日后,岑文本抵达夷陵,萧峰等人出城接驾。岑文本宣读萧铣旨意。拜许绍金紫光禄大夫,礼部尚书,安陆公。其子许智仁受封夷陵侯,仁武将军。女婿张玄静受封安蜀侯,智武将军。李弘节授秭归侯,严武将军。
同时命杨君茂暂领夷陵总管,擢升云麾大将军,陈普环暂时革除一切职务回巴陵接受处罚。对于萧峰既没有处罚也没有擢升,令他率兵返回江陵待命。
萧峰待走人离去后,亲自与岑文本单独会面,问道:“岑兄!此番大战,我手下大将张和和许问、沈达都立有大功,为何不见陛下封赏。”
岑文本叹了口气,道:“萧兄啊!萧兄,你让小弟如何说起呢。你知不知道,如果没有宋王之死,以你今次的功劳足已可封王,位及七大王。嘿!现在是六王,你还真有本事。”
萧峰自然知道岑文本口中的意思,笑了笑道:“萧某是不想得到陛下赏赐了,可我手下这帮兄弟.....”
岑文本冷笑了一下,道:“还赏赐,此番你能不被革职查办,已是极大的幸运。你知不知道,这些日子来,朝中乱成一锅粥,全是为了你的事。齐王张绣力主将你革职斩首,以慰宋王的在天之灵。秦王雷世猛虽然与齐王意见相左,但在朝中诸王及元老的压力下最终保持中立。所幸你此番降服许绍,打败了朱粲,大涨我军声威。陛下也趁此时机将齐王等人的意见暂时压了下来。”
萧峰原本就想到杨道生之死必然会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但也没料到这多人立主杀他。不过令他意外的是,秦王雷世猛竟会有保他的意思。
萧峰起身道:“此番,有劳岑兄了,你暂作休息。在下告辞了。”岑文本叹了口气。萧峰走后,立即召来刘仁轨和沈达、张和、许问,将岑文本的意思大概告诉了三人。
萧峰道:“在下深感歉意,累的你们跟我一起。”
张和瞧了其余众人一眼,率先道:“我们与侯爷本来就同枝相连,所以侯爷不必感到内疚。”
许问笑道:“将军不必如此,此番你已向世人展示了你的实力,日后建功的机会想必不会少。”
萧峰虽然知道他们说的未必是真心话,但仍然颇为感动,笑道:“多谢诸位兄弟谅解,我真的很欣慰。”接着道:“我们明日便返回江陵,你们去准备一下。”
张和等人出去后,许绍求见。
萧峰亲自迎接,奇怪道:“许老师深夜来访,必有要事,还请道来。”
许绍坐下后,叹道:“将军此番既没有赏也没有罚。可曾想过,萧铣为何一点指示都没有,而是让你返回江陵待命。”仅凭许绍直呼萧铣之名,便知许绍全然没将萧铣放在眼里。
萧峰故作疑惑,问道:“我萧峰杀了一个王,如此重罪,纵然有大功,陛下也不能不闻不问。还请许老师为我解答!”
刘仁轨道:“一来,是眼下朝中元老正在气头上,小兄弟你不宜回朝。二来圣上是在试探你,在看你的反应,看你是不是值得他去保。”
萧峰疑惑道:“我值不值得他保!”
刘仁轨道:“对,萧铣在看你是否忠心。如今你官拜江陵总管,手下将士近五万人。现下又得夷陵,可算是除晋王董景珍、齐王张绣之外的最大势力。”
萧峰点头同意,淡淡道:“他不是怕我谋反,他需要我的支持,需要我去维护他作为皇帝的威信。”
许绍见萧峰还不明白,叹道:“自古君王之忌,无外乎功高盖主,和不听调令。而你现在两者都有,若回巴陵,难免不丧命。”见萧峰面色平淡,没有说话,话锋一转道:“将军可知道萧铣能做皇帝,乃是全凭董景珍与张绣等人拥立,否则早被沈柳生斩杀于罗川。董景珍、张绣,雷世猛等诸王侯,当然也包括将军,手下兵马都非萧铣一手建立起来的。如此多的异姓藩王,而且还都把持朝廷要职,岂会令萧铣放心?梁军中主要分为三派,一派自是以香玉山为主的巴陵帮人马;另一派便是齐王张绣,其中燕王许玄彻、宋王杨道生,都属他那一派;另有一派自然便是董景珍、雷世猛为首的四王。”
许绍说的这么直接,萧峰哪里不明白,可是萧峰是决计不想回巴陵了,同时心知许绍有意拉拢他谋反,淡淡道:“没有兵权便没有威信,如此说来,杨道生之死,倒是给陛下帮了一个大忙。许老,你觉得我上交兵权,辞去江陵总管一职如何?”
许绍闻言一震,深感佩服,道:“原来萧将军早有对策,从这招以退为进来看,可知萧将军深谙权谋之道,又何以会冒险?”
萧峰愕然,没想到许绍把自己想成一个玩弄权谋之辈,知他误会,忙解释道:“许老误会了,在下......”
许绍打住他道:“萧兄不必解释,许某明白。这大梁早晚为你所得,老夫就此告辞。他日巴陵相见,请记得,老夫永远站在你这一边。”说着便起身离去。萧峰却是一片茫然。
刘仁轨道:“奏折已经写好了,还请将军过目,如果没有问题,属下立即送到巴陵去。”
萧峰看了看觉得用词甚为妥当,问刘仁轨道:“仁轨,你觉得我真退怎么样?”
刘仁轨闻言大为愕然,感到萧峰此言全发自肺腑,随说道:“退与不退,怕也容不得你做主。你若退,则必与整个大梁为敌。难道将军想投向他方,可将军到了别处也不见得比在大梁受重用。”
萧峰笑道:“我也使随口说一说,你退下吧?”刘仁轨闻言退出门外。
望着刘仁轨离去的身影,萧峰不禁暗叹此人当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只需尚有待磨练。
次日,萧峰的江陵军缓缓向东开进。同一时间,一叶轻舟逆江而上。
小鹤儿来到他旁,道:“听说过了南津关,便是西陵峡了。”
“西陵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