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万美空巷
萧睿在李宜寝宫里养伤的日子里,在这大唐宫阙中的烟花四月天里,宫里的贵人们联袂而来探望萧睿。李隆基的妃子们,老李家的皇家公主们,结伴轮番前来探视,这些日子以来,李宜的寝宫里是热闹之极。
萧睿抗旨不从自杀殉情的消息早已在朝野上下传开,虽然大唐的权贵们对此在感叹之余也颇感不以为然,认为萧睿有些愚不可及;但这,却深深地征服了大唐上流社会女子的芳心。尤其是那首“问世间情为何物”的凄清绝唱更是传诵一时,让皇家的这些贵族女人们感动不已,背地里不知道流了多少触景生情的眼泪。
据说,很多公主都派人将那首“问世间情为何物”工工整整地抄写下来,高高悬挂在自家的书房里,作为警示自家驸马专情的“名人名言”,这让萧睿闻听之后啼笑皆非。这一场溅血的遭遇和别情,让萧睿的心性有了一个彻底的转变,虽然脸上的神情还是一如既往的沉稳淡定,但如果你仔细看,他的眼神中时不时就会飘出一丝丝的阴沉和愤怒。
李宜衣不解带地守在他的身边,无论宫女们怎么劝说,她也不肯离去。经此一事,她心里对萧睿的情感非但没有弱化,反而更加的强烈。心中有了萧睿这个顶天立地至情至性的奇男子,她心里再也装不下其他的男子。
“子长,御医不让你饮茶。这是燕窝莲子羹,补气补血的,你多少用一些吧。”李宜笑吟吟地坐在萧睿身边,持着一个精美地玉碗,心头充满了宁静的幸福感。李隆基能同意萧睿在她这里养伤,这足以说明,皇帝已经认可了他们之间的事情。想必用不了多久,她就能与自己的爱郎好事成双了。
“宜儿。这些日子苦了你了,我真是惭愧之至。”萧睿的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只能还是躺在软榻上,动弹不得。
还是那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情,李宜以公主之尊不顾体面、不顾女儿家的羞耻,贴身照顾于他。这等的情深似海,萧睿就算是那万年地冰山也早该被融化了。
李宜微微一笑,“只要你能好起来,我心里就欢喜的紧。”
萧睿瞥了李宜一眼,也不再说什么,任凭将公主尊严抛到爪哇国去地李宜温柔万分地给自己喂着莲子羹,眼中的一抹柔情越来越深重。他伸出手去,轻轻抚向了李宜宜喜宜嗔的俏脸上。为她拂去了散落在额头上的一缕乱发。
感受到爱郎的体贴和温柔,李宜心头一暖,心情恬淡的少女此刻越来越欣喜,越来越温柔,她脸上浮起两朵红晕,嗔道。“子长别动,你身上有伤呢。”
说话间,一个宫女进来禀告,“公主殿下,玉真殿下来探视状元公。”
李宜脸上的红晕更重了,急急起身将玉碗放在一旁地案几上,摆了摆手,“请玉真皇姑进来。”
玉真带着春兰秋菊四个花枝招展的女道士,笑吟吟地走进殿中,远远地就招呼道。“孩子。你身体觉得怎样了?娘亲想过几天接你去烟罗谷里调养,这宫里虽好。总比不上我们烟罗谷里清幽安静,适合养病。”
“娘亲来了,我感觉好多了。”萧睿笑着招了招手。突觉随着玉真盈盈走来的那四个小丫头眼中投来的火热眼神,不禁呆了一呆,有些不自在地摇了摇头。
李宜默默站在一旁,心头有些复杂地望着玉真。这些日子以来,她隐隐觉得,自己这玉真皇姑对萧睿怕不是母子之情那么单纯,当日听说萧睿自刺,她可是生生地晕厥了过去。而在萧睿被救过来的最初几天里,她也同样是衣不解带地守在萧睿身边,一连在宫里住了十多日,见萧睿伤情稳定下来,这才离开皇宫回了烟罗谷。
而即便是这样,她每日也要来探视一次,每次来还带着她亲自下厨做的各式点心小吃。
玉真回头瞥了李宜一眼,心里一颤面色不由自主地红了一红,但马上又掩饰了过去,淡淡笑道,“咸宜,让这四个小丫头留在你的宫里侍奉子长吧,她们本来就是我送给子长的侍女,这也是她们份内地事情。这些日子,你也受苦了。”
“不用了,这些事儿咸宜做就好。再说咸宜这里,也不缺侍女。”李宜摇了摇头,眼神即温柔又坚定。
玉真呆了一呆,默默地扫了李宜一眼,也不再坚持,只是轻轻地趺坐了下去,轻轻抚摸着萧睿的手,“孩子,咸宜对你如此情深,已经不顾了公主的体面,你可莫要辜负了她呀——好了,娘亲知道你是至情至性的好男儿,但男子汉大丈夫三妻四妾乃是寻常事,皇上已经答应了我,等过些日子就为你们三人下旨赐婚,你就放下心吧。”
李宜全身一震,虽然她心里早有预感,但此番真正从玉真的口中证实了这个消息,她心中狂喜之极也百感交集。在别人看来,或许是萧睿的至情至性感动了大唐皇帝,竟然肯不顾大唐礼法恩准当朝公主与民女共事一夫;但只有李宜,此刻才蓦然醒悟,在自己跟萧睿地事情上,玉真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和让步。她也知道,如果玉真自己不顾一切要下嫁萧睿,那自己多半是要美梦成空。
而自己,刚刚还在猜忌……李宜又羞又愧缓缓跪倒在玉真面前,颤声道,“咸宜拜谢玉真皇姑的成全!”
玉真幽幽一叹,探手扶起了李宜,柔声道,“跟我还这么客气作甚?你是我的侄女,子长是我的孩儿。你们患难见真情,我这做娘亲地,岂能不为你们做些事情?好了,别哭了孩子,好日子还在后头——只是,咸宜,怕是你的公主爵位要保不住了。你可要有心理准备。”
李宜微微一笑,抹去了眼角的两颗泪珠。轻轻依偎向玉真的怀里,毅然道,“玉真皇姑,只要能跟子长在一起,我什么都不在乎……”
玉真扑哧一笑宛若少女,“也没那么严重……想想吧,除去公主封号你就不是公主了?笑话。孩子。不管怎样你都是皇上的女儿,这是事实谁也改变不了,去地只是一个所谓地名号,只为保全皇家地面子,你该得地一切,都不会少地。”
*******************************
李林甫府,李腾空的闺房。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明媚刁蛮的少女痴痴地望着悬挂在墙壁上的一幅字。喃喃吟唱着,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
“孩子,别伤心了……”一双温热的大手抚在了李腾空的肩头,少女哽咽着回头扑向了自己父亲的怀抱,“爹爹,我好想哭呀……也不知道那洛阳地杨家女是何等之人。竟然能让萧睿不惜抗旨生死相许。”
李林甫叹息一声,又皱了皱眉,“这萧睿的才学和至情至性,的确是古今罕有,不过在老夫看来,他纯粹是一个傻蛋,无知的少年人。”
“爹爹,不许你说他……”李腾空不依不饶地在李林甫怀里撒着娇。
“孩子,你们这些少年人啊,太无知了。你可知道。皇帝本来就无诛杀他之意。他却一意孤行自己走上绝路,岂不是愚蠢之极?”李林甫恨恨地跺了跺脚。“痴人,当真是痴人也。”
“爹爹,抗旨不尊可是死罪呀……”
“皇上的性情如何,爹爹太了解了。他不惜费尽心思重开制举让萧睿登科,还异想天开地收归自己门下,又赐予了金牌——你想想看,皇上明知萧睿已有妻室为何还要逼他?还有,玉真怎能眼睁睁地看着萧睿走上断头台?种种的迹象表明,这不过是皇上在试探于他——可是,这傻小子却愚不可及地半路自刺,闹了这么一出,差点白送性命。”李林甫摆了摆手。
“是,是这样呀,那萧睿岂不是白受苦了,那日我进宫去看他了,好惨呀……”
“也不能这么说,他闹腾了这么一场,又给自己赚了一个好名声。而且,也给了皇上一个借口,恐怕用不了多久,咸宜公主就要跟洛阳的杨家女一起下嫁萧睿了。”李林甫叹息着,“孩子,你的事情,爹爹……”
李腾空眼中闪出一丝失望,但马上她地失望之色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她嫣然一笑,用少有的一本正经地口气郑重道,“爹爹,我也是非萧睿不嫁哦……嘻嘻,这样的好夫君,女儿怎么能放过他?不过,爹爹呀,你就不用管了,女儿跟萧睿的事情,女儿自己去处理。”
“孩子,你要嫁过去——哎,我李林甫的女儿岂能给一个小子做妾,简直就是岂有此理!”李林甫恼火地跺了跺脚,在这场博弈中,他明白,他已经输给了皇帝和玉真。可越是这样,李林甫越觉得不甘。
“只要他对女儿好,怎么还能拿女儿当妾室呢?再说了,咸宜公主连公主地名分都不要了,我这个李家小姐又算得了什么呢?爹爹呀,我就是喜欢萧睿,从见他的第一眼我就喜欢上了……”李腾空紧紧地咬着红唇,明媚的俏脸上红光流动,也不顾李林甫那羞恼的神色,她径自又走到那字幅下面,继续低吟了起来,“问世间情为何物……”
************************************
又十日。萧睿伤好得差不多了,虽然还不敢剧烈运动,但也可以下地稍微活动了。李宜知道,他也不能长期滞留在宫里,只得同意了玉真要接萧睿出宫调养的建议。
红日高悬,萧睿在兰儿的搀扶下走出李宜的寝宫,刚要上玉真地马车。突见不远处的宫道上,武惠妃带着一众妃子和宫女,缓缓走来。
旁边的李宜笑了笑,“子长,母妃和宫里地各位娘娘们也来为你送行来了,你地面子好大!”
……
……
宫里的贵人们送了萧睿好些小玩意儿,像什么珍珠丝绸玉碗玉盏和金银器皿之类地东西。萧睿一概收下再三拜谢,又寒暄了好半天。这才冒着一头冷汗从一群宫里女人地包围中解脱出来。
兰儿盈盈一笑,“公子,跟咸宜公主道别吧。”
李宜缓缓走上前来,仰起宜喜宜嗔的脸,眼圈一红,也不顾宫里地众位娘娘在场,牵住萧睿的手。柔声道,“出了宫,你要保重身子,我,我明日便去看你。”
萧睿心神激荡,心中柔情满怀,他紧紧地握了握李宜的玉手,温和地目光在她娇媚的身子上打了一个转转。低低道,“宜儿,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走了,你也保重!”
玉真的豪华马车骨碌碌地行走在宫中悠长而宽阔的宫道上,武惠妃上前一步。拍了拍李宜的肩膀,叹息道,“孩子,他已经走远了,回去吧,这些日子也苦了你了,好在你们马上就可以好事成双了。”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李隆基地妃子钱妃挥舞着华丽的霓裳宫袖,连连赞叹不已,“惠妃姐姐。这萧睿当真是名不虚传。出口成章顺嘴就是佳句,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当真是妙极妙极呀!咸宜,不管怎样,经过了这么一场劫难,你总算是心愿得尝,有这样一个绝世才子为伴,你还有什么不快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