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章极致哀荣 - 大明开荒团 - 燕市酒徒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大明开荒团 >

七十章极致哀荣

这开荒团到底已经强大到了什么程度?万历帝想想就是一头冷汗。

安南、后金,这可都是强国,就这么弹指间灰飞烟灭了?这特么就像做梦一样。

戚继光那个混蛋死得早啊,真应该把他从棺材里拉出来看看,还一代战神呢,可把大明坑坏了。

万历帝想起戚继光,气就不打一处来。

要说挽救了大明,让大明免于倭乱的,当然是戚继光居功至伟。可让大明经济滑坡,终于到了穷困潦倒地步的,也是这个戚继光。

当年,戚继光在东南剿灭了倭寇,就调到北方,对抗这些彪悍的异族。

戚继光当时向朝廷献安国策:那就是修长城。

修长城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想法,实际上从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了,秦的时候达到巅峰,明朝

就是最后疯狂了。对付北方游牧民族,这确实是最好的办法。多么矫健的骏马,在长城下也只能望城兴叹。

戚继光献的不是什么妙招,也就是一个笨方法,不过很好用。

戚继光身体力行,从山海关开始,向着大海先修了一段长城,被称作老龙头。

别说,从山海关到老龙头,真的是铜墙铁壁,后世满清直到入关,也未曾打下这段长城。

可是修长城可太费钱了,大明的gdp一半以上,都拿来填补到长城上,连军饷都耽误了,更没有了军事训练经费。

所以说晚明官兵疲弱,戚继光肯定是最大的罪魁祸首。

戚继光本心当然是好的,可惜就忘了计算修长城到底需要多少银两了。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远不是大明的小农经济能承担得起的。

万历帝可不是什么感恩的人,你戚继光赶跑倭寇,那是人臣本分,责无旁贷。可是你献策修

长城,真的是个蠢主意,从此以后,大明再没有充足军饷,再没有可战之兵了。

抚今思昔,万历帝怎能不对戚继光充满怨念?

万历帝现在成了报纸控,天下大事,比那些奏章上得来的,更详细生动。

他知道开荒团不仅是辽东李胜信这一路东征,从上海也出动了一支偏师。据说是安南俘虏改编的仆从军,这十多万大军,登陆的是对马岛。对马岛是日本和朝鲜有争议的地盘,可现在实际控制人是日本。

这危急关头,难道开荒团还有余力,要对日本下手?万历帝想想就替李易捏把汗。

在五国联军逼迫下,开荒团海上和联军周旋,陆上居然强势反击,这也太不把窝头当干粮了吧?估计就是看出了所谓联军,虽然一时鼎盛,可不是什么长久之计。只要开荒团陆上作战赢了,那么联军舰队就是无本之木,土崩瓦解就是个时间问题。

万历帝算是看明白了:朝鲜和日本,是

这次五国联军里的坐地户,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李易这是打算和这两个引狼入室的家伙算账啊。

万历帝有些后怕:几个月前,朝鲜和日本也派人来邀请大明,希望和大明一起,组成六国联军,讨伐失道寡助的开荒团。亏得大明立场坚定,没趟这趟浑水。

现在看看李易的气魄:同时对两个陆上强国开战!不对不对,自己算错了,还有一个国家,叫做后金的,自己怎么忘了呢?不能因为人家国都没了,就忘了人家。

这后金想当年,把自己折腾的欲仙欲死,现在居然被李易一个部下,勒令取消国号,现在国都都丢了。而且那个什么李胜信,好像根本不是专门去打后金的,是打朝鲜需要从后金地盘过,闲着没事,行军途中顺带着灭了后金。

难道这李易真的疯狂到同时对三大陆地强国开战?

不对不对,万历帝拍了拍自己脑袋。自己真是老了,有些脑袋不够用,李易是对四大陆上强

国作战,还有一个最强大的北蒙呢。

万历帝现在每天都看报纸的战况分析,许多军事专家都在分析,李易的最强军队不是什么南路的李胜水,也不是什么北路的李胜信,而是北征蒙古的李胜义和李胜智。

这支二十多万的大军,才是李易最核心战力。好钢用在刀刃上,这支军队去远征蒙古了。

万历帝每天看这支20多万人的大军音信皆无,和其他忧国忧民的人一样,也替李易有一份担心。

按理开荒团也算他的敌人,李胜义、李胜智来个大败才好。可是万历帝也是愤青出身,主持过三大征的,平定了西南苗疆,西北蒙古的叛乱,出兵朝鲜,扼杀了日本人吞并大明的野心。对异族还真从没屈服过,从这一节上,真没愧对祖宗。李胜义军团讨伐北蒙,也算是代表中华民族出征的,他还是希望这支军队能打胜。

有人担心这支军队会覆没在北蒙,万历帝觉得不可能。其实许多军事专家在报纸上分析过:

北蒙地盘太大了,比大明大得多,三五个月,恐怕不要说打仗,就是走还没走完这个国家呢。

李易派李胜义军团劳师远袭,目的很显然是打算一劳永逸,彻底解决北蒙这个狗东西!

提起北蒙,万历帝就恨得牙根痒。

不要说大明历代和北蒙作战的损失,就仅仅是他这个时代,死在北蒙手上的军队百姓,就不知道有多少。真是血海深仇。但愿李胜义能代表国家,代表人民,代表中华民族,干掉这个外患。那可国家幸甚,人民幸甚!

这样算起来,李易现在在陆地上就是同时和四个国家开战!

万历帝激动得在地上直转圈:中华民族真的站起来了!好!这些异族都该打!打死才解气!

眼前看,李易是看不上大明这个烂摊子的。他不用担心谋朝篡位。

实际上,自己当初曾经封了李易一个名号:“海外开荒使”。而且授权李易“大明域外,专司决

断”,李易到今天可以说基本还是按他的赐封做的。

这一次移民,李易几乎把大明的山贼、游侠一扫而光,都划拉进他的移民大军中去了。这一下,大明立刻安静不少。没有李易在,这天下真不知几人称霸,几人称王。

自己现在只操心李易一个,不用虑及其他,日子比以前舒服多了。还是不要自己找麻烦。

只是李胜石要葬在烈士陵园,这给万历帝带来很大烦恼。

开荒团提前通知大明,那自然是因为李胜石是开荒团高级将领,他的葬礼肯定有军方将士出席,先明后不争,避免和大明有什么误会。

可大明难心在李胜石的葬礼,大明应该表现出什么态度?

李胜石是为中华百姓开疆拓土战死的,毕竟李胜石占领庆尚道,是为了能顺利安全的向北方移民。民间肯定会有悼念活动,甚至以后也会经常有到陵园的悼念活动。如果大明朝廷麻木不仁,被百姓诟病那是一定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