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章攻克金都 - 大明开荒团 - 燕市酒徒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大明开荒团 >

二五章攻克金都

如果让更多的敌人运动到豁口下,手榴弹那个讨厌的东西就会给弓箭手致命打击。城就更难守了。

代善带领众人疯了般投掷石块,终于城墙根下的敌人或被消灭或被逼走了。可是正面逼近这个豁口的敌人越来越多。

代善看准顶上的一块巨石,运足力气,和几人一起,喊着号子,一鼓劲儿,顺城墙豁口掀了出去。

巨石轰隆隆滚落,传来许多人呼喝躲避的声音。

这时,城门的守军也冲了过来,协助防守这个豁口。

赫图阿拉城的城门修得很窄小,而且还建了瓮城,城墙厚达六米,都是山石堆累,外罩青砖。由于有了瓮城,火炮不能直接攻击城门,所以城门倒成

了相对安全的地方,没受伤的生力军也最多。

进攻的人知道城门最难啃,也没人顺着通向城门的大道进攻。城门守军就有能力支援别的地方。

就在代善调动指挥士兵,拼命防守两个豁口的时候,城外响起了呜呜的收兵号角。开荒团战士很快退了下去,一些受伤的士兵,也被背着、扶着,一起退走了。

代善长出了一口气。第一波进攻总算被打退了。

苏子河畔,一团长跑到李胜方身前,敬礼报告:

“报告师长:一团阵亡166人,伤178人。”

李胜方回礼。对这个伤亡数字他能够接受。对这次进攻他也很满意。

整个作战过程有条不紊,没有士兵失去冷静,乱逃乱窜。也没有士兵进退失据,慌不择路。可以说一切都在掌握中。

阵亡166人,伤178人,这在冷兵器时

代攻城战中,几乎是微不足道的数字。

可是李胜方知道,他完全可以先用炮火覆盖,把赫图阿拉城轰个七零八落再进攻,那这个数字还可以大幅降低。但是李胜方没有那样做。

他觉得他的新兵需要生死考验,需要流血牺牲。抚顺城墙高大,没有士兵攀爬进攻的余地,只能用重炮轰开。赫图阿拉城不一样,它借助了小山的地势,偷工减料,只有五米高度。

而且内外两城,都由土、石、木杂筑而成。比经营百年的老城抚顺差太多了。完全可以锻炼士兵攻城能力。

他的部队,以年后大明被收编的士兵为主,经过近半年训练,他必须知道这些士兵直面死亡的时候,是怎样的表现。

大师兄以前多次说过,大明的兵烂到骨子里,那么,在他们成为开荒团的士兵后怎样呢?这当然需要流血牺牲的实战检验。

师政委彭峰在一旁兴奋道:“小方,这些兵

通过考验了吧?都是好样的,一个丢脸的都没有!”

彭峰是政治部主任凌云的弟子,最早跟随凌云到辽东的一批人。如今被派到第二师和李胜方搭班子,主持民生社工作,同时负责军纪、军功考评、文化学习等工作。

原来主将想提拔谁就提拔谁,有了政治部,这样事就是做梦。

政治部会要求拿出提拔的原因,你总不能说自己看他顺眼吧?

所以政治部一建立,李胜义等人就一肚子怨气。这回他们的职权就是练兵打仗了。提拔干部搭班子,都成了政治部专利。

可是有怨气又能怎样?凌云后台太硬了,那可是李易的准岳父,论起辈分,要长李胜义这些人一辈儿呢。

更何况民生社核心思想当然是忠于民族,忠于开荒团,忠于总司令李易。他们敢质疑这个核心思想?所以最终李易这些师弟们只能认可被束手束脚。

如今的民生社,和李易草创时代不可比拟。在凌云这个社团专家手里,焕发了蓬勃生命力,已经发展到开荒团最基层的班。

加入民生社的标准很严格,必须识字,必须认同民生社的核心思想,必须积极要求进步,作战勇敢。

反过来说,现在的开荒团,团级以上军官,几乎还是被李易的师弟们垄断。营级以下的基层军官,几乎清一色被民生社会员把持。

自从凌云的政治部补充了大批黄浦军校的学生后,工作开展得更是如鱼得水。这些黄浦学生兵,几乎都是李易的死忠。李易再忙,每月也要抽时间去军校几趟,亲自授课,和学生座谈,吃饭,嘘寒问暖。

这一套手法李易可驾轻就熟,后世在新闻里看也看会了。更何况他后世还曾在师政委旁边耳闻目

睹学习过呢。

彭峰私下就曾和凌云感叹:“人说撼泰山易,撼岳家军难。依我看,撼李家军更难。这军队初创是李家200将,现在后继有人,几千黄浦军校毕业生,又是新的李家将!而且政治部和带兵的将领互相制约,想造反都不知道从哪做起。司令真是英明啊。”

凌云道:“互相掣肘古已有之,不过是监军制度的改头换面。李易真正了不起地方在于多年的卧薪尝胆。

显通寺的200个师弟就是李易的胆,有这200个师弟,披荆斩棘,开天辟地,李易打算做什么,就会有人去冲锋陷阵。

向阳大院的三千普通弟子就是李易的魂,凡移民所在,他们无处不在,这些移民受的还是李易教化,感恩效忠,是应有之意。

黄浦军校则是李易的枪,李易亲手打造的枪,自然指哪打哪,应用随心。以后天下之大,再没有什么能阻挡李易脚步了。”

彭峰道:“老师:我看这李易所作所为,无外乎‘教育’两个字,教育200师弟,教育3000弟子,教育黄浦学生。可惜知易行难,咱们门派当初如果悟到这两个字精髓,掌门您怕不也做出一番大事业来。”

凌云摇头道:“至圣先师孔子,弟子三千,有教无类,又怎样了?贤者不过七十二人!成材率太低了。你看李易编写的向阳大院教材和军校教材,涉及天文地理数算军事,大千世界,几乎都有佘略。更难得的是每一门学问都有进阶,循序渐进。随便拿出一本,初看不过尔尔,细看都当得是秘籍的存在。非胸有天地,不得为之。哪是‘教育’两个字那样简单。拿我比李易,真的是萤火比日月了。”

凌云感触颇深。自己这未来女婿,一举一动,看似平凡,却大道至简。在把握人心,把握军心上,可太高明了。自己良臣择主而侍算是择对了人。只

有这样的主才能坐稳江山。

彭峰是他的得力弟子,一直没有外放军中。这次也是李胜方担任东征主将,他才安排彭峰到这个师任职。

李胜方对彭峰很满意,道:“老彭,我是服了你了。几个月时间,这些大字不识的文盲兵,现在都能马马虎虎看个命令了,大道理更是说起来头头是道。这都是你的功劳啊。当时你来我这里,我看你毛都没长齐,还以为是政治部糊弄我,我还去找军长希望换个人呢。嘿嘿。。。。。。”

彭峰瞪了李胜方一眼:“小方,咋说话呢?我27了,比你大两岁呢,还我毛没长齐,你咋能说出口?我感觉你的见血练兵也差不多了,伤亡多了抚恤金可就高了,你小心挨骂。”

李胜方道:“打住,你这不是怕多支出抚恤金,是怕伤了你的骨干吧?”

彭峰道:“可不是,他们可都是冲锋在前的,死伤一个我都心疼。”

李胜方有些意兴阑珊,命令道:“好吧,传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