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第340章“江司令” - 1978合成系文豪 - 好想吃薯片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1978合成系文豪 >

341.第340章“江司令”

第340章“江司令!”这年头搞改革,一切国营单位都得自己谋出路。

大会堂也忙着和市场接轨,对外开放收门票钱,在里面拍照也收费。

万人礼堂悬挂的“江山如此多娇”巨幅国画前特意设置了两个拍照的合影点。

别说,就这么一搞,到了90年代,大会堂不仅给国家省了钱,还给国家创收了不少经济效益。

当然了,大会堂今天肯定不对外开放。

江弦给门口的工作人员出示了介绍信和证明,马上被放行进去。

一想到自己也是省了两毛钱门票钱,脚步都不由得轻快几分。

“江弦!”

他才刚进到大厅,就看到王扶朝他招手。

“王老师,你来的真早。”

王扶笑了笑,“我怕路上有什么事儿,耽搁了,一早就过来了。”

王扶昨天可是亢奋了一晚上,一想到第二天的颁奖,在床上激动的都睡不着。

“对了,我来给你介绍一下。”

王扶指了指刚才他刚才交谈的那位老者,“这是姚雪垠同志,《李自成》的作者。

姚老师,这位就是江弦。”

“早就想认识一下了。”姚雪垠和江弦握了下手。

“幸会幸会。”江弦客客气气的说。

姚雪垠名满天下,这说法是一点不夸张。

从70年代过来的人,基本上没人不知道姚雪垠,没人不知道《李自成》。

当年一场嗡嗡嗡,全国只剩下八个样板戏,除了八个样板戏,还有两部小说。

一本是《金光大道》。

另一本就是《李自成》。

在姚雪垠写《李自成》期间,就连他老人家都亲口叮嘱“要加以保护”。

最后把姚雪垠转移在一个安全隐秘的地方,他潜心创作数年,才终于有了这部皇皇巨著。

不过后世总有人吐槽《李自成》是茅奖里最差的一部。

不是辩驳,这里稍作解释。

姚雪垠这次获奖的是《李自成》的第二卷。

但是后来,他又写了三卷,打算将《李自成》一共写成五卷。

到了90年代,姚雪垠不幸患上脑萎缩,每天只能写几百字。

最后还没写完第四卷和第五卷,就病逝了。

他的家人替姚雪垠整理了最后的稿件。

原本的五卷整理为了四卷,这才有了后世这部两百多万字的历史小说。

但毕竟是未完之作,小说读起来难免会觉得虎头蛇尾。

而且小说前后创作了将近五十年之久,前后有参差也很正常。

另外,每部小说都有时代的局限性,《李自成》的有些观点放在后世眼里当然过时。

不过不能否认,在当下,在1982年,《李自成》绝对是一部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经典。

毕竟迎合了这个时代的需求。

这小说用比较潮流的词儿说就是“销售火爆”。

因此这篇小说能得茅奖,你不能说评委没考虑文学性。

实在是思想变化的太快。

在这个时代,读者们读《李自成》就觉得很正常,农民起义就应该是这样。

“我看过你的《荔枝》。”

姚雪垠冲江弦道:“我听巴金同志讲过,你的这篇小说,只用了短短几天的时间就写了出来?”

“我写得快,写之前其实我已经准备了好几个月。”

“那这速度也够快了。”

姚雪垠很是佩服:“写历史小说,最重要的就是严谨,要核实每一个细节,不能写错任何一点。

你的那篇《荔枝》,不能说完全没有错误,但是明显的错误很少,基本看不见,说明你写的非常严谨。

而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到这一点,足以见得你的底蕴很深、很扎实。”

旁人不懂写历史小说的艰辛,但是姚雪垠懂。

对江弦的历史小说写作能力,他会比旁人感到更加震撼。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