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水深 金贵蛮横的小郡王戴着花楼里才有…… - 炮灰反派和绿茶大佬互演的日子 - 仰玩玄度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0章 水深 金贵蛮横的小郡王戴着花楼里才有……

翌日,大理寺。

太子坐在桌后,淡声道:“一个知道得太多的棋子对于主子来说,没有作用,只有威胁,这一点昨夜你已经知道了。”

灵鸳楼的妈妈昨夜刚经过刺杀,又深更半夜被抓入大理寺,哪还有平日迎客时那股子搔首弄姿的劲,变了副蓬头垢面的相。她闻言嗫嚅了片刻,道:“可奴家真的不知道啊!”

太子抬眸,道:“不知道的犯人留在此处也没用,于氏,若你真不知道,孤立即放你出去,如何?”

那怎么行?!出去了就要被灭口,就是一个死字啊!

于氏脸色一白,抬头道:“我……我不敢说的,我不说是自个儿死,可若是说了,我全家都要死啊!”

“你不说,这案子一天天地拖着,背后之人查不出来,你的全家不也依旧受困?背后之人倒与不倒,你的全家都有生死风险,可你若与官府合作,官府为公为私都要尽力保全证人家属。于氏,且掂量掂量。”

太子审问时的语气一如平常,温和、半点听不出咄咄逼人的严厉和威胁,很容易叫人放下防备,勉强稳住心神去想他的话。然后犹豫着道:“我知道的不多……”

“无妨,孤问,你答便可。”太子挥手示意旁边的大理寺官员开始记录,“经过检查,如今被羁押在牢中的灵鸳楼内的男女中有超过十人的身上皆有各样的旧伤痕,他们为何而伤?”

于氏道:“他们不听话,想跑,楼里没办法,只能抓一次打一次,渐渐地就乖了。”

“根据查证,楼内男女都是出自平民家,一部分人家中有不光彩的地方,大多都是父母欠了赌债。”太子合上核查之后的名册,“是父母将他们卖入楼中换钱,还是借机逼良为娼?”

于氏浑身一颤,道:“一部分是父母卖进来的,走的是寻常买卖的法子,还有……还有一部分颜色好的,是……是……”

“是你们故意布局让其家中欠下巨额赌债,逼良为娼,亦或是直接抢了人来□□?”太子顿了顿,“如此,其家中为何不伸冤?”

于氏伏地,答道:“便是要两方威胁。有些家里恨不得拿儿女换富贵;有些家里怕事,不敢闹,拿了银子便当没了儿女;有些家里便是要想办法闹,只需告诉他们,一旦你们闹了,你们的儿女便得先一步没了命,他们就被握住了命脉,不敢闹了。至于楼里那些烈的,也用他们的父母威胁,他们便不敢乱说。”

“逼良为娼,已然是重罪。”太子点了点桌面,“孤再问你,灵鸳楼做的是什么买卖?”

“其一是牟利,来往皆是富商、贵客、王公贵爵,他们的银子最好赚;其二便是借此机会将得心的人派去各家府邸,做侍宠做妾都好,一是探消息,二是当棋子,主子有事儿吩咐,他们便要去做。”于氏的回答与料想中相差无二。

“最后一个问题。”太子眼神淡然,“你的主子是谁?”

于氏摇头道:“这个我真不知道,每次来传信的都是管事的,他穿白衣,年纪约莫二十来岁,没露过脸,但是!但是我偷偷观察过他几次,他每次都穿着一样纹饰的衣裳――便是莲花暗纹,上半身瞧不见,下摆却围了一圈,全的只有一朵,其他全是半花。”

莲花暗纹?太子闻言一顿,道:“好,叫她将派去别家府中的人都记录下来,签字画押。”

他起身离开牢房,大理寺少卿亦步亦趋地跟着他,道:“牢房污秽,辛苦殿下亲自走这一遭。”

“为陛下办事,不言其他。”太子转头吩咐,“将灵鸳楼的所有人都细细审问一次,若有旁的,快速报来太子府。”

“是,臣知道。”大理寺卿将他送到门口,恭敬地行礼后才转身回了牢房。

“殿下。”向原大步走来,递上一沓纸,“灵鸳楼的账目往来皆清算完毕,数额虽说庞大,但青楼本就易于牟利,倒也没什么,只是这与灵鸳楼对接账目之人,名叫吴九。我查了这个吴九的祖宗十八代,根源上没什么,只是他的卖身契是握在安王府的。为了以防此人是枚故意构陷安王的棋子,我已细细审问,打听到了安王在府外的库房所在,已派人前去抄查。”

“安王?”太子闻言叹了口气,“京都中借青楼食楼酒馆等牟利的权贵并非一二,此事本也没什么了不得,闹成如今这个局面,一是因为虐待之事闹得满城风雨,父皇要堵住悠悠之口,也想借此敲打类似之事。如今经过查探,其中还有逼良为娼之事,事情便更严重了。”

向原颔首,道:“寻常权贵逼良为娼,陛下若要重罚,也不过是降爵,最重便是废黜爵位,可既然涉及皇子,此事便非同小可。”

太子边走边道:“皇子做这逼良为娼的勾当,便是不爱民,无贤德,莫说百姓,都察院也要往父皇案前送上三斤折子表达愤怒。说的难听些,往后除非大周的皇子都去了,安王才可能勉强得到觊觎储君之位的机会。”

“如此格局,哪有觊觎的资格?”向原呸了一声,“若是陛下要重罚,安王可就不只是这些个罪名了,他借机往府邸里派人是要做什么?打探消息、安插眼线为真,说成意图排除异己、构陷朝臣权贵也可以,端要看陛下愿意怎么想了。一句话:自作孽不可活。”

“自作孽不可活是真,背后布局谋求之人更是不可小觑。”见向原惊讶,太子笑了笑,“昨夜有人意图杀害于氏灭口,来人动作半点不爽利,倒像是故意让孤快些将于氏带回大理寺看管、审问一般。说来也巧,那人与于氏口中描述的那位管事一模一样。所以,是谁将此人派去了安王身边,是谁早就盯上了灵鸳楼?”

向原一点就通,讶然道:“所以此人故意派人闹得满城风雨,让陛下借此下令调查?说来也对的上,安王刚因为容王爷之事被禁足,还牵连了淑贵妃,此时的确是打压他的好时机。”

“我们现在可以确定管事的背后之人是盯着安王的一方势力,但不能肯定此事便是由他们所做,或者说其后只有他们一方在推波助澜,毕竟没有证据。元都水深,藏在水下的人可多着呢。”太子说到这话时刚好走出大理寺,他迈步上了马车,等向原上去后才问道,“那日在灵鸳楼的都有谁?”

向原想了想,道:“风头大的便是煜王爷,小郡王还有岑世子。”

“乐沂是个小傻子,自己的事都理不清,不该是他。”太子靠在软枕上,闭目思索,“煜王纨绔、不涉朝政、不堪重用又看似天真,但这些都是表面的,他是否表里如一,谁都无法确定,还有小郡王……孤觉得他也有些变了。何况这二人都是暴露在面上的人物,背后还藏着谁,根本无法探查。”

“小郡王没那理由对付安王啊,大家都是纨绔,为难彼此做什么?”向原笑了笑,又莫名心里发沉――元都陡然冒出这样的神秘人来,他怎能不细思恐极?

“要说纨绔,乐沂才是真材实料。”太子笑了笑,“他与小郡王从小一起长大,定然是比旁人了解,转道去肃国公府吧。”

***

“啊切!”

江砚祈突然打了个喷嚏,莫名地心里一跳:好家伙,莫不是谁在背后念叨他?念叨倒没什么,若是其他的……

“少爷!”墨余跑了进来,“太子殿下出了大理寺,往肃国公府去了。”

“哦。”江砚祈抬头一看,顿时吓了一大跳,“你这脸是怎么回事儿?”

墨余冷嗤,他摸了把又青又紫的半张脸,冷声道:“我今儿刚到东榆街头就被蒙着黑布打了一顿,还专门往我脸上揍,妈的!”

江砚祈小心翼翼地道:“你这么厉害,谁能把你打成猪头?”

“除了纾俞那孙子,还能有谁?”墨余气得翻了个白眼,捂着脸道,“我看就是他那主子记恨我昨晚试探他,故意支使他来揍我,妈的,心眼比针尖还小!”

我看你猜得对。江砚祈怜惜不已,柔声道:“没事儿,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迟早打回去。”

“然后他再打回来,我再报复回去?没完没了的,我这脸可经不住几次揍。”墨余郁闷地泄了口气,“我以后再也不往容王爷身前凑了,这次是打,下次说不定就是抹脖子了!”

“我觉得你很有分寸感。”江砚祈鼓励地竖起了大拇指,以过来人的口吻劝说道,“跟那疯孩子计较什么呢?他就是贪玩又爱疯,咱们大度些。”

“所以――”墨余伸手一指,情真意切地嘲讽道,“您还真老老实实地戴上了小铃铛红绳?您知道今儿院里的丫鬟怎么埋汰您吗?”

江砚祈立马黑脸,“说我什么了?”

“说若非知道您是金贵蛮横的小郡王,她们还真以为您给谁做小宠了呢,戴着这花楼里才有的情趣物件招摇过市,生怕人家不多往您腕间看一眼。”墨余趁机挑拨,“容王爷其心可诛!”

江砚祈本是为了避免萧慎玉那疯孩子再次上门询问“你怎么不戴我送给你的铃铛红绳呀”,更害怕那疯孩子又发疯闹腾,所以才戴上这玩意儿。他肤色白,戴着也衬,却没想在别人眼里,他这就是做人小宠的证明吗!

“萧慎玉那混账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