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作精在考古科普综艺5 ・
这一次,大家都认真地听了一遍周教授的讲解,才一起开箱。
为了增加体验感,盲盒的外包装,也还原成了真实文物运输箱的外形。上面还贴着印有夏州博物馆的封条。
打开文物运输箱,里面最大的塑封包装里,是一块砖头大小的,上面有方格形凹陷的灰白色泥砖。
“这泥砖上的正方形网格,正是模拟了我们考古作业最常见的探方挖掘法。依照方格为单位,分工挖掘,好,你们可以先用工具套装里的小铲子,开始初步的挖掘清理工作了。”
凌苓依从另一个小包装里,找到了迷你版的小铲子,只有拇指大小,她捏着小铲子顺着泥土的边缘慢慢地刮下去。
那边的郑泽宇因为之前开过这种挖掘型的文物盲盒,他的进度比别人都快一些,现在挖出了这个文物的头颅,这个头上落满了他挖下的泥灰,看不清面容,郑泽宇用力一吹,扬起的灰尘飘得满屋都是。
周教授笑得嘴角抽搐:“小伙子你肺活量不错啊,能把土吹这么远,都吹到我这来了。”
郑泽宇属于缺根弦型的大男孩,完全没有听出周教授的阴阳怪气。
“对!我天天健身,去体检时医生说我肺活量很大!”
周教授今天第N次说服自己,不过是些顽劣的学生,不要跟他们计较,他让自己的助手查理把喷壶递给郑泽宇。
“喷点水再挖,这样就不会扬灰了。”
郑泽宇一脸恍然大悟:“这样也可以?我怎么没想到呢,之前弄得满屋子都是灰,可这样不就搞得满手全是泥了?”
周教授勉强让自己用心平气和的语气说道:“包装盒里不是有手套和桌垫吗?我看你都没有拿出来。”
郑泽宇这才从盒子底部把所有东都掏出来,周教授强迫自己不去看他弄断的雕塑翅膀,免得自己犯高血压。
郑泽宇拿到的这个文物盲盒,确实是隐藏款,里面的内容是夏红陶迦陵频伽。
它腹部以上为人形,双手合十,身缀缨络,面相宛如菩萨,腹部以下是鸟身,背长翅膀,身后有尾羽,它是也被称为妙音鸟的红陶土雕像。
被郑泽宇掰断的,正是迦陵频伽身后的尾羽。
张涵雅拿到的盲盒款式比较简单,她自己本身也很擅长手工,现在她手上的这个文物基本全部出土,是一头鎏金铜牛。
她这是一头已经修补好的完整的铜牛,为了增加体验感,这款盲盒的铜牛自带修补的痕迹,需要用工具包里提供的砂纸打磨才算完成。
张涵雅已经照着盲盒里的说明书,把鎏金铜牛放在盆里洗好了,用毛巾擦干后,她拿起砂纸开始用力磋磨铜牛上凸起的修补痕迹。
“咳咳咳,姑娘,打磨要蘸水才行啊,你这样不蘸水,磨完了没有光泽感。”
“哦哦,好的教授。”
这个学生倒是挺听话的,周教授赞许地看了她一眼,又扭头看了看刚刚非要抢进阶版盲盒的凌苓依,不看还好,一看血压差点没升起来。
凌苓依倒是好好地把需要修复的文物碎片全部挖了出来,可她居然把完整的碎片掰得更加粉碎!
仿佛还嫌不够似的,她掰完了自己的,又去掰寒美美刚出来的碎片。
凌苓依和寒美美拿到的这两款盲盒,一个是蟠龙鎏金铜方壶,一个鎏金铜鼎,虽然是进阶版盲盒,也并没有完全还原最初出土时的碎片状,而是大幅度降低了难度,只把复原后的文物分割了成了几部分,让大家体验一下修复文物的过程,以免难度太高,劝退买家。
“姑娘,你在……嗯……做什么?”周教授继续勉强自己用和蔼地语气问凌苓依。
“教授,我觉得这两件文物的例图长得很奇怪,我想重新拼一下。”
“胡闹。”周教授脸上带了些愠色,但马上又消退了下去。
这两件文物,还是他参与修复的,当时他还年轻,还是个学徒,是他的老师研究了好几年,定下了修复稿,带着他一起历经了无数个昼夜,才将这两件文物复原。
罢了,这是在他的眼前,还是在拍摄中,这些文物的复制品就遭遇到了这样的对待,在这些人眼里,这些不过是玩具而已,并不是像他认为的理想与荣耀,如果是被普通人买回家里,说不定会有更让他气愤的遭遇。
凌苓依对着周教授做了个握拳向下的手势表示决心:“我没有胡闹,放心吧教授,我一定会全部复原的。”
“嗯。”
周教授放平心态,专心整理自己手里的长尾琉璃四足兽复制品,不再看凌苓依他们了。
【我觉得教授有点可怜耶,大家都状况频出,教授好像个消防员在到处救火】
【这回凌苓依是真的有点过了,郑泽宇是不小心掰断翅膀的,我刚刚看她是铲子先划好了痕迹,才顺着划痕故意弄碎】
【幸亏是假的,这要是真的在修复文物,凌苓依这么搞,肯定是牢底坐穿】
【只是个玩意儿而已,用得着这么上纲上线吗?谁家孩子还没玩坏过几个玩具?就不许孩子有些探索的好奇心吗?】
【别吵了别吵了,咱们来讨论一下,依宝是怎么用铁铲在铜壶上划出痕迹,再徒手掰断的,我刚刚去夏州博物馆的官方旗舰店里看介绍了,这两件可是真的铜制品啊】
【这算什么?我们凌掌门能在枪林弹雨中飞檐走壁,才徒手掰开个铜片片,毛毛雨啦】
周教授虽然努力想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手上的琉璃四足兽上,却总忍不住用眼光偷偷瞄凌苓依。
这两件文物,是从一个祭祀坑里出土的,出土的时候就已经被人工砸碎,他们研究员分析是古人砸碎用来祭天的器具。
这是他和他的老师花了无数心血,历经了日日夜夜,才拼接修复完成,每一块残片的形状,他都烂熟于心。
文创部门为了降低买家的门槛,只把它们切割成了几块,即使是几岁的小朋友也可以轻松上手。
可凌苓依现在分割成细碎的残片,这些残片因为产品本身就是迷你版,显得更加微小,但周教授不会看错,凌苓依分割出的这些残片,和出图的形状一模一样!
这怎么可能?!
周教授仔细想了想,盲盒复制版的文物,因为要做成迷你的,上面并没有复制残片粘合的痕迹。她不可能是靠这个迷你版的提示,来进行正确的分割复原。
他们夏州博物馆倒是有这两件文物的展出,旁边也放了一张复原前的残片平铺图,他不相信凌苓依的记忆会好到这个程度,仅凭一张角度不太好的照片,就能完全分割到丝毫不差的地步吗?
凌苓依已经把她和寒美美的两件文物都分割成碎片了,寒美美在帮这些残片清洗擦干,趁着等碎片阴干的时间,凌苓依拿出了工具包里手工白胶、沙漏和纸胶带。
周教授有些憋不住,他又对着镜头讲起来:“先把手工白胶均匀地涂到碎片粘胶处,用沙漏计时10分钟,等胶与切面完全融合,再进行粘接,之后用纸胶带辅助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