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爸妈
餐后,几人从十八铺子出来,李薇将车开到沿江路,几人继续在江边散步,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自从在洗手间分开后,孙宁就没和陈耀再说过话,对他是一副冷冷的神情,女人的心,海底的针,陈耀也不知道哪里开罪了她,对此,他倒没有什么失望丧气,而是莫名地有几分欣喜。
看着孙宁和李薇拉着小丫头孙亚琳走在前面,陈耀偶而扶一下微醉的孙玉成,两人跟在后面倒是聊得起劲,孙玉成当大学老师也十多年了,讲话难免文皱皱的,但是陈耀却十分喜欢和他聊天--阳春白雪,增广见闻,胜于读书。
借此机会,陈耀将《侵袭》已经写好的续写内容和孙玉成探讨了一会儿,他就和这一家子人告辞。
******
傍晚时开车回到南珠区老宅,青砖雕窗琉璃瓦,墙内天井小院子,十足的广南特色。七层出租房离老宅不远,在城中村边缘建的,出租收租就成了老爸陈至刚唯一的工作,日子过得也清闲。
陈耀一进屋,和父亲打了个招呼,陈至刚白瘦的脸上笑着嗯了一声,又像个老太公一样,倚在大厅的老桌子上用水写布练毛笔字---这半年来老爸越来越懒了,每次陈耀周末晚上回来,他连饭都不做了,就等着陈耀做。
陈耀正准备去厨房--怎么着老妈在厨房里忙碌着晚饭?昨晚老妈还在埋怨父亲打通宵的牌,今天怎么还在这里做晚饭?而且脸上还洋溢着轻松欢畅的神情。
看这样子,敢情老爸老妈这一年多的再次来往,终于迈出了关键一步,破镜重圆了?陈耀的心一下就热腾腾起来,
2008年爸妈离婚后,三口之家分成两半,陈耀常常早上在老爸这吃早餐,晚上就跑到老妈教书的学校吃晚餐,那愁心的滋味,那扎心的感受,直到两年后考上大学时才缓解变淡。
十二三年间,老妈一心教书,尽责育人,没有再婚;老爸则心灰意冷,得过且过,也没找对象。如今两人五十多岁,老妈也从讲坛上退休了,头发也半白,人生已过半。
然而,以后的日子还长久着呢,人到老来还是得要有个伴。常听老人说:知冷知热总是在夫妻之间,子女各有自己的家和世界。
啊!这种合家团圆融洽温暖的日子,多好!
“妈,我在路上买了一只文记白切鸡、半只烤鸭,您这个鸡肉放冰箱里明天再做吧。”陈耀高兴地进了厨房,看着老妈正准备蒸鸡肉,赶紧说。
“好,你买这么多菜?那我再做个青菜,花甲汤已经煲好了,还有红烧鱼,去叫你爸吃饭。”李秀兰看着高高大大的儿子走进厨房,脸上透着温柔的神情,笑容挂上眼角,然后麻利地用保鲜膜套好排骨肉,放进冰箱。
“爸,吃饭了。”陈耀叫了一声父亲,就开始张罗碗筷。
“哦!写完这一句--宜将乘勇追穷寇.......”老爸轻轻地回了一声。
不一会儿,饭菜摆好,三人落坐,四菜一汤,简简单单。
陈耀给爸妈各倒了一小杯酒,然后说:“爸,妈,来干一杯。”
陈至刚和李秀兰两人脸上的高兴神情也更加明朗,三人就碰了一下酒杯,一饮而尽,陈耀又把酒满上。
“耀耀,多吃肉,多吃鱼。”李秀兰夹了几块给陈耀,又夹给陈至刚:“你也多吃点,这么两大碗。”
“嗯,我自己来。”老爸话不多,也夹了一块烧鸭腿给老妈。
“妈,今天的红烧鱼特别好吃,还有紫苏香味的。”陈耀很久没吃到过这种味道了,老妈老家在湘南,做菜偏湘南味。
“就你会吃,鱼和紫苏都是从你外婆家里带来的,星期二坐你小舅车回了一趟湘南。”
“啊!妈,怎么没听你说,不然我也去了,春节也没去成外婆家,这个新冠疫情太折腾了,好久没去看外婆了。”陈耀想起外婆家在崇山峻岭的山脚下,青山碧水,绿意盎然,小时候在那里渡过了好些个清凉的夏天,经常和小舅及表弟一起,下溪捉鱼捉螃蟹,爬山摘野生的酸枣弥猴桃,外婆还最爱讲故事给他听,什么地主穷人、神仙道婆、民间传说,鬼怪故事,一大箩筐。
“你不是在上班啊--你小舅回去把你外婆接来了,昨天回到广阳的,你小舅没跟你说啊?“
“没呢,这个星期我也没去小舅那,老爸老妈,要不我们明天一起去小舅家吧。”陈耀开心道。
陈至刚咪了一小口酒,喝了酒后的脸上有点了血色,思索着道:“行,上午去买点礼物,我们去解放路买。”
“耀耀,明天你不是要上班?”李秀兰细心地问。
“妈,公司倒闭了,正要跟您们说。”
“怎么突然就倒闭了?“
“还不是因为这个疫情,公司做外贸,一年多没什么生意,公司股东突然就决定将公司关闭了。”
“哦,现在倒闭的店铺公司是很多,你就当休息一下,工作慢慢再找,房贷车贷,妈来付。”李秀兰关爱道。
“妈,您真好。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陈耀殷勤地帮老妈夹菜。
“去,老大不小了,还唱小孩子的歌!那张嘴越来越会说了。”李秀兰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当然了,我随您。不过,妈,房贷车贷我能应付,您也知道我写了几本书,投资股票也赚了点钱,不用担心我。”
“知道我家儿子有本事--什么时候把本事放在大事上,结婚娶个老婆,让我们带孙子啊?”李秀兰笑道,陈至刚也放下筷子望过来。
“啊!妈,就饶过我吧,现在每次回来,都要说结婚娶老婆。”陈耀痛苦道